读书人

2012年福建高考语文模拟题(附答案)

发布时间: 2012-05-05 13:05:58 作者: sxsgeass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6分)

  (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屈原《离骚》)

  (2)采菊东篱下,______。(陶潜《饮酒》)

  (3)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4)______,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5)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韩愈《师说》)

  (6)而或长烟一空,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砚庄记

  戴名世

  世之人以授徒卖文称之曰“笔耕”,曰“砚田”。以笔代耕,以砚代田,于义无伤,而藉是以供俯仰,此贫穷之士不得已之所为也。

  余家世耕田读书,故称饶裕。余始祖自婺源迁桐,至先王父①凡十世,未有以授徒卖文为生者。明崇祯中遭贼乱,家破。久之,先王父募人垦荒田数百亩,聊 足自给。先人兄弟三人,而先人所分受田宅仅十之二,食指②甚多,不能给,于是始授剿方,以糊其口,而匮空日益甚O热思让唬所遗债负若干,余次第偿之?丧葬之事,余独任其费,而所遗田宅及室中之需尽归于吾弟。余脱身游,或教授生徒,或卖文制碑,东西奔走,何啻二三万里!所与士大夫交游颇多,然无度外之 人为一悯其穷而援之者;而每岁所获存家中,尽为戚党奸人盗去。

  计自岁丁卯至壬午,凡十五六年,存与友人赵良治所者凡千金。是时吾县田直甚贵,而良治为余买南山冈田五十亩,并宅一区。田在腴瘠之间,岁收稻若干。 屋多新筑,,颇宏敞,屋前后长松不可胜计。良治复代余名堂额曰“砚庄”,而余以岁壬午冬自江宁归居于此。家众凡十馀人,皆游手惰窳③,不谙种植,岁所收 稻,仅足供税粮及家人所食。而余遂不能常居砚庄,每岁不过二三阅月,即出游于外,奔走流离,而余已浸寻①老矣。

  余之归也,年已五十,尚无子,家之人遂有觊觎此土而欲攘而有之者。余自维潦倒一生,未曾凭藉先世尺寸,忧愁勤苦之馀,仅仅有此,皆得之笔耕,用以休息馀年,终吾世则已矣,遑惜其后哉!请姑待之。

  (选自《南山集》)

  [注]①王父:祖父。②食指:家中人口。③窳:懒惰。④浸寻:渐进。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藉是以供俯仰 藉:凭借

  B.是时吾县田直甚贵 直:一直

  C.不谙种植 谙:熟悉

  D.余自维潦倒一生 维:思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叙述自己之“穷”的一组是(3分)

  ①明崇祯中遭贼乱,家破②食指甚多,不能给③或教授生徒,或卖文制碑④无度外之人为一悯其穷而援之者⑤岁所收稻,仅足供税粮及家人所食⑥出游于外,奔走流离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⑤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关爱弟弟,独自承担了父亲丧葬费用,还将父亲留给的田宅和家中所需都留给了弟弟。

  B. 砚庄屋多新筑,宽敞宏阔,苍松环绕檐前屋后。这些描写表现出作者高远的志向和高洁的志趣。

  C. 赵良治所题“砚庄”之名,既体现了庄主的文人身份,又暗示了田庄是主人靠“笔耕”的收入购建的。

  D. 文章叙事井然,感情真切,字里行间表露了一个贫穷之士不满现实而又无力抗争的忧忿之情。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此贫穷之士不得已之所为也。(3分)

  (2)家之人遂有觊觎此土而欲攘而有之者。(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瀑布

  [宋]石延?

  飞势挂岳顶,何时向此倾?玉虹垂地色,银汉落天声。

  万丈寒云湿,千岩暑气清。沧浪不足羡,就此濯尘缨。①

  [注]①语出《楚辞,渔父》:“渔夫莞尔而笑,鼓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屈原遂去不复与言。”后用“濯缨”指避世隐居。

  (1)全诗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2)首联、颔联写瀑布,所用的动词很有表现力,请举两例作简要赏析。(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瑞珏感到无限悲伤,哭着拒绝到城外分娩。觉新认为“担当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她只好依从;觉民鼓励觉新反抗,说:“大哥,你要奋斗啊!”(《家》)

  B.吴荪甫企业经营和公债投机受到损失,想克扣工人工资来补偿,减薪布告贴出后被女工们撕得粉粹,由此引发了工潮,裕华丝厂全面停工。(《子夜》)

  C.得知叔叔自杀的消息后,强烈的同情心使欧也妮母女感到要为夏尔做点事,于是精心准备了一桌按家里规矩办的丰盛午餐,而夏尔却毫不知情。(《欧也妮葛朗台》)

  D.小男孩将弗比斯给老妇人的那枚银币偷换成枯叶,法官根据老妇人和弗比斯的证词,判定枯叶就是冥钱,把它作为爱斯梅拉达勾结妖僧刺杀弗比斯的证据,判她死刑。(《巴黎圣母院》)

  E.法院开庭审判案件,涅赫柳多夫作为陪审团成员参加审讯工作,发现被审判的玛丝洛娃正是多年前被自己无情抛弃的恋人。(《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忽见徐庶拍马而回。玄德曰:“元直复回,莫非无去意乎?”遂欣然拍马向前迎问曰:“先生此回,必有主意。”庶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此前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此后他们各做了什么事情?(5分)

  (2)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尤三姐)一听贾琏要同他出去,连忙摘下剑来,将一股雌锋隐在肘后,出来便说:“你们也不必出去再议,还你的定礼!”一面泪如雨下,左手将剑并鞘送给湘莲,右手回肘,只往项上一横。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

  (《红楼梦》第六十六回)

  尤三姐还的“定礼”是什么?尤三姐自杀,柳湘莲离开了贾琏新房,随后发生了哪些事?(5分)

  选第()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①,然小人②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论语子路》)

  [注]①果:果断,坚决。②然小人:然,这里指像石块一样坚固的样子。小人,器量小的人。

  (1)在孔子看来,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理想的“士”?请简要概括。(2分)

  (2)孔子怎样看待“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请简要分析。(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一12题。

  ①阅读总是被我们赋予了太多的意义,大到为国为民,小到为家为己。人们通常认为阅读就是为了学习,学习就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知识就是为了实现某种 功利之目的。惟独的,人们忘记了阅读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就是孤独的过程,而孤独就是为了寻找“己之所是”,即成为我们自己。

  ②阅读固然是为了知,知则是为了行,行使知得以复活,进而让我们的知绽放出真理的光华。所以,每每在真理的实践中,我总能够体验到一种重生的感觉。 我无法将知与行彼此分离,但我也总是会提醒自己:“格物致知”的说法往往忽视了知识的超验性,“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也极有可能将知识庸俗化。它们共同的 弱点在于可能的片面。

  ③我相信古希腊哲人的观点,你只有明白德性的真谛,才可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反过来,我也想说,你只有成为一个德性之人,才有可能明白德性的真 谛。阅读是知也是行,阅读不只是手段,它更是目的,阅读本身就是财富和幸福。以为阅读是为了达成某一明确且又具体的世俗目的,那应该属于一种没有灵魂的阅 读吧。对于这样的阅读,我还能说些什么呢?读读高尔基的《在人间》就会明白,这个没有上过多少学的孩子,正是因为大量的阅读而成就了自己。如果没有阅读, 他更有理由成为一名盗贼、骗子或者流浪汉。总之,他就是没有可能成为高尔基。

  ④古人那种“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读,总让我深感恐怖,不寒而栗。其中隐藏的,似乎是某种“卧薪尝胆”式的刻骨仇恨。依我看来,这根本就不叫读 书,这叫复仇。阅读的过程当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寓涵有多少的艰辛,也就注定寓涵有多少的幸福。我们始终不应败坏阅读的幸福感,否则,阅读就会 把我们引向邪恶。

  10.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阅读的过程是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孤独的。

  B.作者认为阅读是为了知,知是为了行,强调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

  C.作者认为阅读是要造就有灵魂的人,不是为了明确具体的世俗目的o

  D.作者认为阅读过程注定要有不少的艰辛,但他反对复仇式的苦读。

  11.请简要概括本文论述的问题。(2分)

  12.请简要分析第③段论述的思路。(4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天池浪漫曲

  肖复兴

  ①到新疆首先要到天池。

  ②天池!听听这名字就足以引人,天上的池塘,该是何等浪漫。更何况古称瑶池,传说是王母娘娘沐浴之地,周穆王西游宴乐之地,更让这里闪烁着浪漫光环。我上天池为了什么?望着一车脸上泛着光芒的游人,我在问自己。

  ③车出了乌鲁木齐,戈壁的苍凉让人心发紧,悲壮让人心动,美却让人感到辛酸得想落泪。我知道这是西北独具的色彩和美,这是一种只有经历沧桑才能感,陪到的悲剧式崇高而庄严的美。美丽而神奇的天池那一缕浪漫,正诞生在这样浑黄苍凉美的土地上。

  ④我明白了,我并非独寻天池而来,我是梦想、思念着、牵挂着一个人的。如果没有这个人,也许我不会到新疆来,也不会奔天池去。因为新疆最初给我的印 象,不是哈密瓜,不是葡萄干……而是他写的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达坂城的石头硬又平啊,西瓜大 又甜;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两只眼睛真漂亮……”是他的歌把新疆与我拉近。只是那时一直到后采许久,我并不知道不仅仅这两首而且众多有关新疆的歌都是他 创作的。这不能怪我,尽管《在那遥远的地方》编入法国国女巴黎音乐学院的教材,罗伯逊曾将它作为保留节目唱遍世界,歌曲并没有署名作者,而荒唐地冠以“青 海民歌”。他是谁?能写出这么动听歌的人一定美如达坂城的姑娘……

  ⑤车到阜康县城折东跑三十一公里便是天池。一路天池水先导一样引我入山。

  ⑥就在今年,我才知道他叫王洛宾,今年已经七十八岁高龄!

  ⑦他的青春融进他创作的无数首新疆歌曲:《玛依拉》、《半个月亮爬上来》、《都塔尔和玛丽亚》、《高高的白杨树》……他的歌就是他的心的翅膀,让新疆飞向世界。

  ⑧传说也许带有演绎色彩,说他在二十六岁那一年在兰州街头偶然听到一个维族司机哼唱小曲,立刻被磁石般吸引住了。为此,痴情如醉,他竟义无反顾,只 身一人西出阳关,直奔新疆,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西北土著。谁想到呢,他却为此付出太为昂贵的代价,不仅仅是青春,不仅仅是中年丧妻,而且是长达十五年的牢 狱生涯……

  ⑨他却创作出那么多美妙足以惊动世界的新疆歌曲!

  ⑩我终于见到了天池!它比我见到过的许多湖泊都要美。平原的湖泊:太湖、西湖、鄱阳湖,自不必说了,它们难有这样居高临下的气势,难有这样倚天揽山 的格局,难有这样古木拔地、雪峰参天的森森万千气象!如果说美,它是冷艳的荚,是经历寒冷之后的温馨。如果说关,它是悲壮的美,是经历了磨砺沧桑之后的深 沉。

  ⑪我却没能见到他——王洛宾。

  ⑫听朋友讲他的悲怆身世与传奇经历,曾引起台湾女作家三毛的关注与爱慕。三毛女士曾与他鱼雁往来,甚至意欲与之成婚,不幸未遂此愿便溘然长逝于台 北。不管是传说也好,还是实有其事,王洛宾实在是新疆的骄傲,他是值得爱的。我曾经在电视里听到他自己弹奏钢琴自己唱的一首歌。与他同牢房的一位维族小伙 子的情人在外面苦苦等待抑郁而死,小伙子出狱后在姑娘的坟前铺满姑娘生前最爱的丁香花。他为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在狱中写下了这首歌。他那苍老却深情 的嗓音,我很难忘记,其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姑娘的坟前铺满丁香,我的银须爬满胸膛……”立刻让我泪水潸然!这是一位长者的炽热情感,沉甸甸让人到深沉的 分量。这样赤子之心的汉子,岁月不会把青春一笔勾销,难道不值得爱吗?

  ⑬天池默默无语,荡起一圈圈涟漪,圆圆的密纹唱盘一样,把这一切录进它深沉的湖心里。

  一九九一年九月记于乌鲁木齐

  (选自《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肖复兴卷》,有删改)

  1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③段“崇高而庄严”一语,点明只有历经沧桑才能感悟戈壁的这种美,也为讴歌王洛宾作铺垫。

  B.王洛宾的作品被编入法国教材,被罗伯逊作为保留节目唱遍世界,这些表明了王洛宾作品的国际影响。

  C.王洛宾创作了值得新疆人民骄傲的许多有关新疆的歌,作者认为这是他获得三毛爱情的原因。

  D.从第⑫段可以看出,王洛宾的歌曲之所以动人,主要是因为他将自己炽热的情感融人了歌中。

  E.文末“天池默默无语”表现了“天池”对人间不公的冷漠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王洛宾的理解。

  14.第⑩段从哪些方面来写天池?写天池冷艳而悲壮之美有什么作用?(4分)

  15.文章的标题是“天池浪漫曲”,全文主要内容却是王洛宾的故事,这矛盾吗?请就此问题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我不过是纸上谈兵的人

  秦珍子

  当卡洛琳接起电话的时候,她的丈夫托马斯萨金特正像往常一样,急匆匆地准备出门,他要搭乘火车去普林斯顿大学。在那里,研究生们在等着他上宏观经济学理论课。

  然而,这注定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早晨,电话里带着“瑞典腔调”的人为托马斯萨金特报告了一个好消息,这位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同获奖的还有他的老同学、老同事——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教授。

  比起西姆斯的“惊喜”,萨金特显得很“淡定”。“我还没备好课。”这位68岁的老教授说。他既没有马上将喜讯“昭告天下”,也没有对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任何获奖感言,而是按时登上了纽约开往普林斯顿的列车,并伏在车厢的小桌上认真备完了课。

  “我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讲不好课,学生们是不会饶恕我的。”萨金特说,他让随后而至的所有采访电话都“扑了空”。

  这份“坚持”早在50年前就显露无遗。那时,17岁的高中生萨金特正面临一个重大选择——提前一年毕业,去俄勒冈州立大学攻读;或者再等一年,就能 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托马斯的父亲正好有机会在俄勒冈州开一家公司,全家都能搬去。“我不要去俄勒冈,我要去伯克利。”如今91岁的查尔斯回想起儿子 当时倔强的表态,禁不住笑出声来。家人“一路向北”搬迁,而那个“有主意的年轻人”则沿着他的学术道路奔跑下去。

  如果为“全能型”的萨金特涉足的学术领域画张地图,那绝对称得上是横跨文理。他在伯克利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又在哈佛大学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在研 究经济学和在几所大学任教的过程中,这个“一直逃避数学”的青年学者渐渐意识到了数学的重要性。他花了十多年时间投入数学学习,甚至已经当上教授了,还常 常到数学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堂上去旁听。

  萨金特努力让“外行”的记者们了解自己的研究,“我们基本上算是‘数据历史学家”’。而在跟诺贝尔基金会官员的对谈中,萨金特干脆更加简要地表示, “我们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的人物,靠观察数字来努力搞清楚正在发生的问题。”萨金特这种平实、通俗的风格在严肃的经济学理论界是出了名的。在被问到他的理论 可否预测资产价格时,他的回答只有一句:“市场价格集合了所有交易者的信息,所以很难预测。”

  萨金特对学生的要求从不“休闲”。“他非常严格,即便是研讨小组,学生也不得无故缺席,还规定讨论时不得胡乱引申。”一个学生回忆道,在要找工作的 那个学期,萨金特会把所有学生组织起来,一个个进行模拟面试。有学生私下请教论文撰写中的问题,他也会坚持用正式“答辩”的方式解决。在纽约大学,萨金特 和妻子卡洛琳组织了一个论文研讨小组,他负责学术,妻子提供食品饮料,还用自家的炉子烤制风味蛋糕。小组讨论几乎风雨无阻,地点有时在学校,有时就在萨金 特自己家中。

  除了严谨和亲善,许多学生都知道,老萨最爱“讲故事”。从打野鸭到钓鲑鱼再到选红酒,萨金特什么都讲。即便是在诺贝尔经济学奖新闻发布会上,萨金特 也没忘记对“严肃的问题”做一些“幽默的化解”。在西姆斯回答完美国财政赤字问题后,话筒被推给了萨金特,结果他“搪塞”了一句:“我以为你会问欧元的问 题。”一阵笑声和掌声过后,记者配合地又问:“那欧元会怎样?”这一次,萨金特直接把话筒推给了身边的西姆斯,并带着调侃的语气说:“你觉得呢?”又引来 一阵哄笑。

  在某一堂宏观经济学和《百年孤独》“串讲课”即将结束时,他向学生们告别,“你们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能力,我看过许多学生,我知道你们这些人超出我教 过的平均水平,我想说,不要放弃研究。”说着,他拍掉手上的粉笔灰快步向门口走去,学生们集体鼓掌,直到他走进楼梯再也听不见。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1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中“非同寻常”一语,既是对萨金特获奖日子的意义的强调,也是对他“淡定”态度的褒扬。

  B.萨金特父亲欣赏儿子的“坚持”,没有让萨金特随家北迁,而是让他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书。

  C.萨金特说“我们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的人物”,表明他的研究是基于数据的,同时表现了他的朴实与谦逊。

  D.在学生毕业前夕,萨金特会组织学生逐一进行模拟面试,这反映了萨金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E.本文选取萨金特教学和应对“外行”的几个场面来表现他的可亲可敬,同时采用倒叙手法来突出他的学术成就。

  17.文中写西姆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8.从萨金特身上,可得到哪些治学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9.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2分)

  ①仲夏,芭蕉那高及屋檐、软阔碧绿的如盖仙扇,总能营造出一片清与静。②这静,是叫人无法不心安神逸、去除烦躁的静。③这清,是不带任何杂质的清, 犹如井水的清,秋之溪水的清。④何况这清与静,还附着绿叶的冷,这冷与清、静,是如此地,⑤才叫你尘心内敛,清凉入静,自怡自适,了无它念。

  (1)从上下文衔接来看,材料中有两句顺序颠倒一下会更好,这两句是(只填序号)(1分)

  (2)请在横线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1分)

  20.下面是某中学校刊上的一则消息,画横线的文字表达不当,请修改。(4分)

  我国极地科学家王自磐来我校作科普讲座

  5月18日下午,我校报告厅内座无虚席。著名极地科学家王自磬教授用亲身经历、丰富的图片,让同学们时而领略南极的旖旎风光,①时而跟着他一起艰难地体验南极恶劣环境中的工作,时而感受国际合作生死救援的温暖。当王教授讲到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成的时候,②让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他还提出一个个新奇的科学问题,与大家互动交流,同学们把手举得高高的,争着回答问题。会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1)①修改为:(2分)

  (2)②修改为:(2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o(7分)

  CSM全国测量仪数据显示,2012年央视春晚直播,全球华人有7.7亿人收看,收视率合计为32.75%,高于2011年的31.04%,但低于2010年的38.26%。

  对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加以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五、写作(70分)

  22.阅读下面一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要脱离漫画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2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7分)

  1.(6分)(1)哀民生之多艰(2)悠然见南山(3)梧桐更兼细雨(4)故不积跬步(5)孰能无惑(6)皓月千里(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给分)

  2.(3分)B(价格)

  3.(3分)D(①是“先王父”的境况②是“先父”的境况)

  4.(3分)B(这些描写未体现作者“志向”的高远和“志趣”的高洁)

  5.(6分)(1)这是贫穷的读书人不得已而做的事。(大意对、语言通顺,1分;“为”1分,句式1分)

  (2)家族中就有人对“砚庄”存有觊觎之心而想侵夺占有它。(大意对、语言通顺,1分;“攘”和第二个“之”各1分)

  6.(6分)(1)(2分)对此地雄浑遒丽的瀑布、清凉幽雅的环境的钟爱之情,以及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2)(4分)赏析要点:

  挂:点明了瀑布所处位置极高,瀑布之水从山顶直下,整体美妙入画。

  倾:写出了瀑布水量极为充沛,水势峻急,极为壮美。

  垂:写出了瀑布之水来势高远、柔美、流丽。

  落:极写瀑布声响充盈天地,境界高壮。

  (举出一例赏析,给2分。如答“‘飞’写瀑布之水流速极快,气势夺人”,给1分)

  二、(16分)

  7.(5分)AC(A项:瑞珏感到无限悲伤,,但并没有“拒绝到城外分娩”;觉民当为觉慧。C项:“按家里规矩办的丰盛午餐”有误,应是“一桌家里从未有过的丰盛午餐”。)

  (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8.(5分)要点:

  (1)曹操伪作徐庶母亲手书,叫他来许昌,孝子徐庶离开刘备。(2分)

  徐庶到许昌见至母亲,知道中了曹操奸计,此后虽在曹营,终身未替曹操出谋献策。(2分)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1分)

  (2)柳湘莲家中传代之宝鸳鸯剑。(2分)

  柳湘莲梦见尤三姐,醒来后被旁边的道士点破迷关,然后截发出家。(3分)

  9.(6分)

  (1)(2分)德才兼备的人。(意思对即可)

  (2)(4分)孔子肯定这种人讲话守信、做事果决,具有一定的美德;但认为这种人拘泥于“信”和“果”,不善变通而器量狭小,层次不高。

  三、(24分)

  (一)(9分)

  10.(3分)B(作者认为“理论联系实际”可能将知识庸俗化,并没有强调理论必须联系实际。)

  11.(2分)阅读的意义是什么。(或:阅读的真谛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

  12.(4分)围绕阅读本身的意义展开论述,先通过对古希腊哲人观点的肯定、补充与拓展,论述阅读是知也是行,本身就是目的,是财富和幸福;然后举高尔基的事例,强调阅读可以成就人。

  (二)

  13.(5分)CE(C项:王洛宾与三毛爱情传说的真实性,作者并没有确定。E项:天池“默默无语”并非“冷漠”,而是默默地接受。)

  (5分。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14.(4分)①气势、格局、气象。②象征王洛宾非同寻常的艺术创造以及历经沧桑却饱含热情的人格美。(意思对即可)

  15.(6分)示例:看似矛盾,实不矛盾。①王洛宾的故事虽然悲壮,却富有浪漫色彩,而他的故事又发生在新疆,符合标题“天池浪漫曲”的选材要求。 ②王洛宾创作的爱情歌曲和传说都是浪漫的,作者把这些内容融人在对天池浪漫的叙写之中,体现了“浪漫”的审美取向。③王洛宾对新疆歌曲以及新疆的热爱,反 映出他的浪漫情怀与追求,以“天池浪漫曲”为标题,是王洛宾浪漫故事的升华。

  (观点2分;理由4分。答对两点即可。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三)

  16.(5分)BE(B项:文中没有反映当时父亲欣赏儿子“坚持”的信息;E项:本文时空交错,并未采用倒叙的手法。)

  (5分。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17.(4分)交代一同获奖的还有西姆斯,并以西姆斯的惊喜来突出萨金特的淡定。写西姆斯把话筒推给萨金特一事,通过萨金特的应答,突出萨金特的幽默、低调与机智o

  18.(6分)示例:

  ①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学术规范,认真负责地对待自己的学习与研究工作o②要相信自己,有自己明确的治学追求,并能坚持不懈。③要努力发现自己的不足,扩大自己的学术视野,以求融会贯通,提升自己的治学水平。(一点3分,答对两点即可。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四、(13分)

  19.(2分)(1)(1分)②③(2)(1分)水乳交融(如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20.(4分)示例:(1)(2分)时而跟着他一起体验南极恶劣环境中工作的艰难

  (2)(2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删掉“让”,1分;“孩子们”改为“同学们”,1分)

  21.(7分)示例:

  春晚对全球华人有重要影响,应该办得更好一些。从时间来看,其影响可谓持续不断;从空间来看,其影响可谓无往弗届;从人数来看,收看者单年高达 7.7亿,占全球人口的1/9,其影响可谓冠绝天下。事实上,春晚是当代全球华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办得更好一些,让更多的华人分享来自祖国大 陆过年的喜庆与欢乐o

  (看法简明合理3分,阐述连贯合理4分。这是一道开放题,其他看法源于材料,言之成理即可。)

  五、(70分)22.参照2011年福建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

  世人把收授弟子卖文为生的举动称为“笔耕”、“砚田”。用笔来耕作,把砚当作田地,对道义没有妨害,凭借这种方式来获得应付日常生活的费用,这是贫穷的读书人不得已而做的事。

  我家世代耕田读书,可以称得上富裕。我的始祖从婺源迁到桐城,到先祖父那辈一共十代,还没有过靠收授弟子卖文为生的。明朝崇祯年间遭遇贼乱,家道破 落。过了很久,先祖父招募人开垦了数百亩的荒田,依赖这些足以自给。先父有三兄弟,而先父所分的田宅仅有十分之二,家中人口很多,不够供给,在这种情况下 开始到他乡教授弟子,来养家糊口,然而家中的亏空日益严重。先父去世后,留下了一些债务,我陆续偿还了,丧葬方面的事情,

  我独自承担了费用,而将先父留下的田宅和家中所需都留给了我弟弟。我离家远游谋生,有时教授学生,有时卖文撰写碑文,到处奔走,何止二三万里!我结 交的士大夫彳艮多,然而没有哪个肯因为我的窘迫而怜悯并援助我一下;而且每年存在家中的辛苦所得,都被亲戚中那些心术不正的人盗走。

  从丁卯到壬午年间,共十五六年,我存放在友人赵良治家中的共有一千两银子。当时我们县田价很贵,赵良治替我购买了南山冈的五十亩田地并一处住宅。田 地不算肥沃也不贫瘠,每年能收获一些稻谷。房屋大多是新建的,颇为宏大宽敞,房前屋后高大的松树不计其数。良治还代我将堂额起名为“砚庄”,我在壬午年冬 天从江宁回来,居住在这里。家中十几个人,都是游手好闲、懒惰无用的,不熟悉种植耕作,每年所收获的稻谷,仅仅够交粮税和家。人吃饭。于是我就不能常住砚 庄,每年不超过两三个月,就要出外远游,(为生计)奔走漂泊,而我也已渐渐地老了。

  我回来时,已经五十岁了,还没有子嗣,家族中就有人对“砚庄’’存有觊觎之心而想侵夺占有它。我自思一生潦倒,不曾凭借先辈留下的一点点好处,在经 历了忧愁和辛苦之后,仅仅拥有这些田宅,这些都是“笔耕”得来的,要用于晚年生活,度过我这辈子罢了,何必还要考虑这以后的事呢!姑且就这样对待吧。

  (二)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贡说:“请问次一等 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 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了。

读书人网 >高考模拟试题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