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2年公卫助理医师专项练习试题10(附

发布时间: 2012-05-13 08:36:31 作者: sxsgeass

  第 251 题

  关于致密斑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位于近球小管的起始部

  B.是含量变化的感受器

 

  C.具有分泌肾素的能力

  D.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E.是晶体渗透压感受器

  正确答案:B,

  第 252 题

  关于肾小球滤过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膜对滤过膜的通透性起决定性作用

  B.对分子大小有选择性

  C.带负电荷的分子容易通过

  D.不允许血细胞和蛋白质通过

  E.由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和肾小囊脏层组成

  正确答案:C,

  第 253 题

  对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刺激作用最强的是( )

  A.肾素

  B.血管紧张素原

  C.血管紧张素I

  D.血管紧张素Ⅱ

  E.肾上腺素

  正确答案:D,

  第 254 题

  静脉注射甘露醇引起尿量增加的机制是( )

  A.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B.增加肾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C.减少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D.减少醛固酮的释放

  E.增加远曲小管对水的通透性

  正确答案:B,

  第 255 题

  高位截瘫患者排尿障碍表现为( )

  A.尿失禁

  B.尿潴留

  C.无尿

  D.尿崩症

  E.尿频

正确答案:A, 

  第 256 题

  关于神经纤维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传导信息的功能

  B.神经纤维主要指轴突而言

  C.传导速度最慢的是8类纤维

  D.传导速度最快的是1类或Aa类纤维

  E.根据纤维直径和来源分为I、Ⅱ、Ⅲ和Ⅳ类

  正确答案:C,

  第 257 题

  关于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结构的完整性

  B.功能的完整性

  C.单向传导

  D.相对不疲劳性

  E.绝缘性

  正确答案:C,

  第 258 题

  关于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下面哪项不正确( )

  A.突触前膜兴奋后对的通透性增加

  B.前膜递质的释放通常是量子式释放

  C.后膜的反应主要取决于递质的性质

  D.后膜接受递质后即产生动作电位

  E.突触后电位的本质是局部电位

  正确答案:D,

  第 259 题

  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双向性传递

  B.兴奋节律的改变

  C.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D.可发生总和

  E.有后放现象发生

  正确答案:A,

  第 260 题

  神经细胞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

  A.树突

  B.胞体

  C.轴突

  D.轴突始段

  E.轴突末梢

  正确答案:D,

  第261 题

  关于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点,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A.主要通过化学递质

  B.不需参与

 

  C.兴奋呈单向传递

  D.有时间延搁

  E.易受药物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B,

  第262 题

  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相同点是( )

  A.突触后膜去极化

  B.都可向远端传导

  C.都与突触后膜对通透性增加有关

 

  D.出现“全或无”式电位变化

  E.递质使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改变的结果

  正确答案:E,

  第263 题

  EPSP是由于突触后膜对哪些离子的通透性增加而发生的( )

  A.,尤其是

 

  B.,尤其是

 

  C.,尤其是

 

  D.,尤其是

 

  E.,尤其是

 

  正确答案:B,

  第264 题

  IPSP是由于突触后膜对哪些离子的通透性增加而产生的( )

  A.,尤其是

 

  B.,尤其是

 

  C.,尤其是

 

  D.,尤其是

 

  E.,尤其是

 

  正确答案:D,

  第 265 题

  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膜引起递质释放,与下列哪项有关( )

  A.外流

 

  B.外流

 

  C.内流

 

  D.内流

 

  E.内流

 

  正确答案:E,

  第 266 题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

  A.是局部去极化电位

  B.具有全或无性质

  C.是局部超极化电位

  D.是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

  E.是突触后膜通透性增加所致

 

  正确答案:C,

  第 267 题

  突触前抑制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是( )

  A.轴突-胞体型突触

  B.轴突-树突型突触

  C.轴突-轴突型突触

  D.胞体-树突型突触

  E.胞体-胞体型突触

  正确答案:C,

  第 268 题

  突触前抑制发生的原因是由于( )

  A.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

  B.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突触后膜超极化

  D.突触前膜超极化

  E.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

  正确答案:A,

  第 269 题

  关于突触前抑制的论述,正确的是( )

  A.突触前膜超极化

  B.突触后膜超极化

  C.突触前膜去极化,

  D.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E.潜伏期较短

  正确答案:C,

  第 270 题

  关于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弥漫性投射到大脑皮层,无点对点关系

  B.与皮层的各层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C.不能单独激发皮层神经元放电

  D.不能引起特定感觉

  E.切断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动物仍保持清醒

  正确答案:E,

  第 271 题

  非特异投射系统( )

  A.由背侧丘脑的感觉接替核弥散地向大脑皮层投射

  B.向大脑皮层投射的区域狭窄,引起特定的感觉

  C.受到破坏时,动物将出现角弓反张现象

  D.受到破坏时,动物进入持久的昏睡状态

  E.受眼刺激时,动物脑电图呈同步化慢波

  正确答案:D,

  第 272 题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B.协调肌紧张

  C.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D.调节内脏功能

  E.维持醒觉

  正确答案:A,

  第 273 题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B.协调肌紧张

  C.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D.调节内脏功能

  E.维持睡眠状态

  正确答案:C,

  第 274 题

  下列关于背侧丘脑感觉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感觉的最高中枢

  B.与大脑皮层的联系称为背侧丘脑皮层投射

  C.是所有感觉传人纤维的换元站

  D.感觉接替核属非特异投射系统

  E.特异投射系统可维持大脑的清醒状态

  正确答案:B,

  第 275 题

  下列哪种感觉传入与背侧丘脑感接替核无关( )

  A.视、听觉

  B.触、压觉

  C.痛觉

  D.嗅觉

  E.温觉

  正确答案:D,

读书人网 >公卫医师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