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弹性退休的政策构思与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 2012-06-16 11:38:29 作者: sxsgeass

 

  1、2012年退休年龄政策,养老退休年龄法规,最新退休政策,退休年龄新政策。

  国企职工按年龄超过50多岁,工龄超过30年的职工,可实行提前退休或预退办理,按90%发放预退工资,费用由国家和企业负担。这样退休回家,腾出一些岗位。一是增加现在的就业机会,有利于消除因就业压力突然暴增而引发社会动荡的消极因素,解决了现在的就业问题。我国有过这样的先例,曾在1977、1978年大批城市人员安排招工,大批知青回城安排工作,让大批工人提前退休让孩子接班,这从失业的边缘处找回了就业之路。二是既解决了历史问题,开辟了解决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转换中历史衔接问题的新途径,同时避免让这些在国企出了一辈子力的人即将退休被辞退。三是不但安抚了这部分人心,更给未来的老人现在的年轻人一种奉献终会善报的理念。四是能迅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技术高速发展,许多职工技术更新的速度不相适应生产技术进步的速度,造成了技能落后,使用人单位在最佳时机用年轻职工替换老年职工,其次,因为50岁以上的职工工资较高,保险费也较高,会增加企业工资成本和养老保险费用的支出,如果让这部分人提前退休或预退办理,不但解决企业冗员问题,而且迅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2、 按工龄退休比较合理。

  按工龄退休比较公平。过去我们以年龄作为退休的唯一依据,而忽视了应将对社会提供的劳动时间长短作为退休的重要依据,并且工龄是衡量对社会贡献大小比较可靠的量化手段。

  按工龄退休的政策事实上是存在的,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已规定,工龄30年可以提前退休,实际在法律上已经认同可以按工龄退休。其次现实中,企业在减员增效和改革、改制中,已按工龄,采取多样的“退休” 形式。

  3、按工龄退休,可以增强干部队伍年轻化,避免有的领导干部档案上年龄越改越小,这样既可以杜绝乱改年龄,防范那些又改年龄又混文凭的腐败现象,有利于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结合得更好一点,而且还体现出相对的公平,大家都是工作了同样的年限。

  4、按工龄退休有利于充分发挥智力劳动者的潜力,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我国现实行统一按年龄的退休制度,博士生和高中生的退休年龄是相同的。然而,现实却是高中毕业生19岁一毕业就开始工作,而博士生毕业时已27岁左右才就业。按年龄退休显然不合理的人才使用政策。低学历的人就业相对早一点,高学历的人就业相对晚一点,而且他们的职业与工作环境相对来说好一些,而且低学历的人工作环境多数会差一点。 按工龄退休才能充分运用人力资源。

  5、实行弹性退休。 一个人如果在企业连续工作满三十年,但年龄不够六十岁,根据自己身体和工作能力可以提前退休。如果自己健康良好,又有能力,家庭条件也允许,可以延长退休年龄,65岁-----70岁,不搞一刀切,这样做,不但让体质差者有个解脱,而且也给有能力体质好者创造充分发挥余热的机会,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治国方略。同样将企事业单位的退休年龄与公务员保持一致。

  6、改一改不合理的一刀切,如从事特殊工种10年以上,男55岁退休,从事特殊工种10年,55岁退休了,从事特殊工种9年,60岁才能退休,合理吗?为啥不能改从事特殊工种每2年可以提前一年退休,但最多提前到5年退休。

  7、实行男女同龄退休,不但防止在退休年龄上性别歧视,而且避免了家庭夫妇两人生活不协调,女的退休在家,男的还要在单位再工作10年,维持了社会细胞---家庭的和谐

  我们不当主人了,要求和公仆一样的待遇就行.

  一、248号和13号文件主要解决哪些人员的参保补缴问题?

  这两个文件主要是解决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办理参保补问题,主要有下列两类人员:

  (1)已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但尚未办理退休手续,或虽已办理退休手续但由企业负责发放退休金,或还与企业有劳动关系,还没有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

  (2)已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并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现从事城镇个体经营或自谋职业、还没有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各类人员。

  上述两类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后有什么好处?

  上述两类人员只要参保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至本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年份(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且缴费年限满15年及以上,个人提出申请领取基本养老待遇,市社保所按本人终止缴费时的政策计算基本养老待遇,终身享受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死亡后按政策规定可享受:丧葬补助费(按死亡上一年全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倍)、一次性困难补助费(按本人死亡当月应发养老金的8倍);如果其供养的直系亲属符合供养老条件的,每月还可以按规定从社保机构领取救济费。

  三、办理参保补缴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1)目前已办理退休手续并由企业发放退休金的退休人员,或虽然未办理退休手续但尚与企业有劳动关系的人员,由企业提供参保申请报告、退休金发放表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到社保所按单位参保人员有关规定办理参保补缴。

  (2)已经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现从事个体经营或自谋职业的人员,由本人提供原在企业工作过的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1份(如:原始工资发放表(单位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或单位出具曾在单位工作过的证明、或荣誉证书、或工会证、或工作证等等能够证明本人在单位工作过的相关材料),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一寸免冠正照1张到社保所按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政策办理参保补缴。

  四、如何办理参保补缴手续?

  本人持在企业工作过的相关证明材料、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到市社保所二楼资料审核处进行资料审核并填写申请表,领取《参保资料收条》。五个工作日后,本人携带补缴所需费用、身份证原件、一寸免冠正照1张、《参保资料收条》到一楼大厅办理缴费手续。

  五、如果从1988年1月补缴到2009年3月大约需要多少钱?办理了参保补缴后,马上符合申领基本养老金条件的,目前大约每月能领到多少钱?领到的基本养老金是固定不变的还是以后逐步提高?

  (1)以个体工商户或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补缴1988年1月至2009年3月大约需要37500元左右。

  (2)如果按1988年1月至2009年3月办理了参保补缴后,符合条件马上申领基本养老待遇,从2009年4月起每月可以从社保机构领到750元左右(此数额只是估算数仅供参考,具体还要待自治区统计部门公布2008年全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公布后,另一方面,还要看个人的年龄大小,综合多个方面的因素才能准确核算)。总之,基本养老金的多少与个人的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申领待遇时的年龄、申领待遇时上年的全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3)基本养老金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与社会生活水平相挂钩并由社保机构按照国家规定适时进行调整,随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如:2007年12月31日之前退休领取养老金的人员,2008年1月人均提高102元,2009年1月人均提高110元),使退休人员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晚年生活更有保障,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六、2008年已按当时的规定从1996年7月办理了参保补缴的人员,如果现在提供原在单位工作的相关资料早于1996年的,能不能再往前补缴?如何办理?

  2008年已经按当时的规定办理了从1996年7月参保补缴的人员,现在只要能够提供原在单位工作的相关资料早于1996年7月以前的,可以按照提供材料最早年份办理补缴手续(最早补缴时间不能早于1988年1月),与之前补缴的年限合并计算缴费年限。

  这部分人员请本人持证明材料、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基本养老保险手册》原件及复印件1份到二楼资料审核处办理审核申请手续,领取《参保资料收条》。五个工作日后,本人携带补缴所需费用、身份证原件、《基本养老保险手册》原件、《参保资料收条》到一楼大厅办理缴费手续。

  补缴之后,符合申领基本养老待遇条件的,个人提出申请,马上可以办理申领基本养老待遇手续。

  七、到哪里办理?是现金缴费还是刷银行卡缴费?

  符合条件的人员带上相关材料,每周一、三、四全天,每周二、五上午到桂春路南二里4号南宁市劳动保障大厦(琅西菜市场和金州大厦旁,南湖派出所对面)一楼市社保所办事大厅办理参保补缴手续。

  由于办理参保缴费的人员较多,为了确保安全参保缴费,避免随身携带大量的现金,建议大家持银行卡刷卡缴费。

  八、如何办理申领基本养老待遇手续?

  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及以上,女性55周岁及以上)的个体工商户或灵活就业人员办理参保补缴后,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及以上的。由本人带上缴费收据原件及复印件1份,个人帐户对帐单1份(凭收据到二楼打印),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3份、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1份,近期一寸免冠照片2张(彩色和黑白均可),到市社保所一楼退管科领取并填写申请报告和待遇申领登记表各1份,经审核批准后,从申请办理的第二个月起享受基本养老待遇。

  九、办理截止时间到什么时候?符合条件的人员是现在马上办理好,还是等到最后再办理好?

  2011年1月1日(含)以后不再受理补缴业务。符合参保补缴条件的人员办理得越早越好,因为早办理一个月补交的利息就可以少一些,而且可以早领一个的基本养老金,还可以参加下一年度基本养老金调整。

  4年前,延迟退休年龄在社会上激起涟漪随即归于沉寂。近来由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的发布,再一次走进公众的视线,并引起热议。

  2010年10月23日,人保部举行的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对于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考虑到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不断给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带来的巨大压力”,“人保部密切关注世界各国调整退休年龄政策的动态,重视研究退休年龄相关问题。”如果延迟退休得以推行,那就意味着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都将逐步提高到65岁。而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为: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男性60岁退休,女性55岁;在企业工作的男性55岁退休,女性50岁。

  一、延迟退休的提出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1.延迟退休是国际通行做法,大势所趋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退休年龄都在60岁到65岁之间,如丹麦、冰岛和挪威的退休年龄达到67岁,英国、意大利65岁,而美国也有62岁。据统计,全世界男性平均退休年龄约为60岁,女性约为58岁。因此从我国今后的长期发展来看,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是和世界接轨的必然。

  2.延迟退休可以减轻国家负担

  延迟退休提出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是,我国已经逐渐步入老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亿,占总人口的12.5%。拿内地最早“老龄化”的上海为例。在上海,平均3个在职者就要养2个退休者,而全国这一数值是3.2人养1人。

  而适当提高退休年龄,一方面可以增加养老金的积累,另一方面也可以减缓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据统计,晚退5年,社保基金就可少支付5年的养老金,同时又多加收5年的养老保险,一来一去就有10年养老保险基金的差距。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3.有利于技术类与管理类人士更好地发挥余热

  就人才培养体系来讲,一般人在30岁以前都是处于学习阶段,身体健康、学历高、经验丰富的60多岁人退休,对于国家和个人都是一种资源浪费。尤其是对于某些技术类或管理层人士来说,素来有“姜越老越辣”之说。例如受患者欢迎的“专家门诊”、“主任医师”一般年龄都在五六十岁。但遗憾的是,此时他们也都面临退休问题了。

  二、延迟退休的弊端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对于延迟退休,除了少数人比如在职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和医生、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持赞成的态度外,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持反对意见。这是因为,延迟退休的提出虽然有着相应的社会背景,但是其不合理处也显而易见。

  1.延迟退休有可能加剧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

  对于延迟退休,年轻人发出的反对呼声极高。这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在逐渐衰减,但是我国的就业压力并没有减轻。我国是人口大国,墓前劳动力资源总量高达10.6亿。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仍在进行中,就业压力很大。今年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有2400万人左右,而目前每年大约只能安排1200万人就业。此外,我国还有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在如此大的的劳动力就业压力面前,延迟退休毫无疑问等于是挤压了大学生等年轻人的就业空间,毫无疑问将加大整个社会就业压力。

  2.延迟退休可能对年轻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延迟退休可能意味着重要岗位继续被有经验的年长劳动者占据,年轻人职位上升空间可能被挤压,从而可能对年轻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造成影响,减弱劳动力的新陈代谢。另外,社会上大批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很难实现再就业。延迟退休有可能使就业形势更加雪上加霜,进而加剧社会矛盾。

  3.延迟退休有可能造成利益集团的不公分配

  从“挺退派”和“延退派”的人员构成我们可以看出,延迟退休的受益对象是技术类、管理类人士,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一方面可以做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也可以继续保持较高的生活水平。但是就业技能、环境、收入很差的社会弱势群体在既有的退休制度下,都梦想着提前退休后能有个不高但能养家糊口的收入,延迟退休无疑损害了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利益。

  三、关于延迟退休的一些建议

  关于延迟退休的讨论,专家列举了以下三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弹性/柔性退休制度

  弹性退休制度是指允许劳动者在退休年龄、退休方式和退休收入方面具有某种弹性、较为灵活的退休制度。比如不一定必须将退休年龄指定在一个硬性的年龄里。可以根据不同的工种和岗位,规定只要满足相应的工作年限就可退休,其个人利益不会受到影响。而身体健康、学历高、经验丰富、具有工作热情的同志可以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2.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形势明显好转

  近年来,就业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无数年轻人寻找就业机会,如此背景下推迟退休年龄,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就业压力。而经济的发展可以让国家积累更加雄厚的财力进行转移支付,应对政府日益加重的社会养老责任,同时可为更多人的提供就业岗位,让他取得更多的收入,从而让更多人在养老上享有发展成果。

  3.继续优化完善制度机制,特别是要彻底变革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

  政府层面应该从根本上改革养老保险制度。结合老龄化发展趋势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养老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认真研究制定和完善老龄事业发展和法规政策体系,依法保障老年人的各种合法权益。同时做出更有创造性的制度设计,使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必须能够真正起到“保险”和“保障”的作用,从根本上给退休者、就业者和失业者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和谐的双轨制退休政策,退休年龄不一样,公务员30年工龄可以退休,其他男性(不管工龄35年)按年龄60岁才能退.退休时间不一样;

  不和谐的双轨制退休政策,不但退休年龄不一样,而且退休工资计算不一样,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费计算方法和企业职工的退休费计算方法为何不统一呢?为什么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不和企业职工一样从个人工资中扣除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呢?

  1、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应办理退休,这是1978年6月2日(国发)104号制定的暂行退休办法,事过了27年的今天我们还在继续在执行暂行办法。

  2、在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由于就业岗位少,造成了十几个大学生争夺一个就业岗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造成了职工下岗就业难。招工单位一般聘用的对象35岁以下,用人单位一般将45岁以上列为淘汰对象,特别是今年8月份华北油田再就业跟离婚挂钩,为上岗“突击离婚”的现象,就凸现了就业资源缺乏,加大了就业成本,加大了失业人群。若不及时调整退休年龄,则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将不能释放给社会。

  3、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中和国有企业改制,出现了“停薪留职”、“买断工龄”、“长期休养”、“内部离岗休养”、“外出打工”、“轮岗”、“待岗”、“放长假”各种各样的变相“退休”形式,而且制订的办法差异较大,如:工龄20年,年过40岁,有的办“长休”,有的办“内退”;工龄30年,年过50岁,有的办“长休”,有的办“内退”,还有的直接办退休。同一个国有企业,同样条件,内部各单位办理差别各异。面对这种情况,有待统一规范。

  4、2005年4月27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一)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引发了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与公务员在退休上一视同仁的问题浮出水面,等待解决。。

  5、2005年8月28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提出了“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 各单位在执行国家退休制度时,不得以性别为由歧视妇女。从而在法律上得以保障。引发了“男女退休平等”问题

  6、1978年国发104号制定的暂行退休办法规定,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应该退休,有的同样在以上环境中连续工龄满9年,却到60周岁才能退休,明显失去了公平性

  1、目前应该对在国企年龄超过50岁,工龄超过30年的职工实行提前退休或内退。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基金制度开始启动,到90年代中期开始,企业普遍开始建立保险金账户。这些人是七十年代工作的,工作前期是计划经济时代,低收入、高积累,国家包养退休的制度,没有养老保险基金。工人的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原本应该作为养老积累的钱为国家用于投资建设。这批人进入中老年后,国家才开始实行现在的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特别是过去一段的改革措施中和将要改制的方案中,很多国企为解决企业超员问题,牺牲了这些老职工的利益。

  目前,让这些职工实行提前退休或内退,不但正视了历史,衔接了新老政策,而且,这部分人员实际上大部分已经离岗了,现在办了理退休,还原事物的真实,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在构筑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

读书人网 >政策法规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