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2年物流师辅导仓储决策与作业流

发布时间: 2012-08-24 22:46:59 作者: maylh

  第二节 仓储决策与作业流程管理

  一、仓储决策

  在企业的仓储管理中,仓库是进行仓储活动的主体设施。仓库的产权、数量、规模、选址、布局以及存货内容等方面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决策,它直接影响仓库资源的配置能力。

  (一)仓库产权决策

  仓库产权决策:企业仓储决策的第一项内容就是仓库产权,即采用自有仓库(企业建造或购买仓库),还是公共仓库或营业仓库。一个企业是自建仓库还是租赁公共仓库、营业仓库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周转总量

  需求的稳定性

  市场密度

  (二)仓库数量决策

  仓库数量决策:通常只有单一市场的中小规模的企业只需一个仓库,而产品市场遍布各地的大规模企业,需要经综合权衡各类影响因素方面方能正确选择合理的仓库数量。

  总成本

  顾客服务

  运输能力

  小批量顾客

  计算机的应用

  单体仓库的规模

  (三)仓库规模决策

  仓库规模决策:仓库规模是指仓库能够容纳的货物的最大数量或总体积。直接影响仓库规模的因素是商品储存量。商品储存的时间或商品周转的速度也影响仓库的规模 。

  仓库面积、长度、宽度、高度和仓库层数是反映仓库规模和仓储能力的重要参数。

  仓库面积的确定:

  建筑面积:是指仓库建筑所占的平面面积,包括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

  使用面积:是指仓库建筑物内可供使用的净面积,一般是建筑面积扣除外墙、库内立柱、间隔墙等所剩的面积。

  有效面积:是指仓库内实际存放物品所占的面积,包括货架、货垛等所占面积的综合。

  确定仓库面积考虑的因素:

  物资储备量

  平均库存量

  仓库吞吐量

  货物品种数

  仓库作业方式

  仓库经营方式

  仓库层数的确定:在土地十分充裕的条件下,从建筑费用、装卸效率、地面利用率等方面衡量,以建筑平房仓库为最好;若土地不十分充裕时,则可采用二层或多层仓库。

  仓库高度(层高、梁下高度)面积考虑的确定:取决于库房的类型、储存货物的品种和作业方式等因素。决定层高或梁下高度应根据托盘堆码高度、托盘货架高度、叉车及运输设备等来研究决定。

  (四)仓库的选址决策

  仓库选址: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决定库存场的地理位置。仓库选址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选位;二是定址。在仓库的实际选址中,综合考虑如下因素。

  客户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

  运输条件

  用地条件

  法规制度条件

  (五)仓库布局决策

  仓库布局决策:是对仓库内部过道大小、货架位置、配备设备及设施等实物布局进行决策。

  目的:是充分利用存储空间,提高存货的安全性,有效利用搬运设备,提高仓库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仓库布局要根据仓库作业的程序,方便仓库作业,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

  要尽可能减少储存物资及仓储人员的运动距离,以提高仓储劳动效率,节约仓储费用;

  仓库内部的合理布局,要有利于仓库作业时间的有效利用,要避免各种工作无效重复,避免各种时间上的延误,各个作业环节要有机衔接,尽量减少人员、设备的窝工,防止物资堵塞;

  仓库内部的合理布局要有利于充分利用仓库面积和建筑物的空间,要杜绝仓库面积和建筑物空间上的浪费,以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和仓库的经济效益;

  仓库的合理布局要有利于仓库的各种设施、储运机具效用的充分发挥,提高设备效率,提高劳动效率;

  仓库的合理布局还要有利于包括仓储物资、仓储人员和仓储设施、仓储机具在内的整个仓库的安全。

  仓库内部布局的影响因素 :

  仓库的主要功能

  货位是否固定

  平面或立体布局

  通道与货架占用空间

  储存的对象

  分拣作业要求

  物品存储布局 :

  物品可以按照它们的兼容性、区别性和使用频率来进行分组。

  应该在仓库中留出一部分的空间,用于物品的包装、分拣和配货。

  仓库处理设备应当能够满足大多数库存物资的操作要求,这样能够提高物资运输的效率,否则这些设备应该被重新设计或重新配置。

  仓储内物资的存储区域应当按照存储物资的周转速度和产品大小尺寸来进行设计,而不是单纯地、片面地设计所有的存储货架和仓储工具,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仓库内部空间。

  (六)存货内容决策

  如果企业有多个仓库,就要做出如下决策:是否所有仓库都储存全部产品;是否每个仓库具有某种程度的专用性;是否将专门存储与通用存储相结合。这些决策对于提高仓库运作效率十分必要。


二、仓储作业管理

  仓库作业管理:包括商品从入库到出库之间的装卸、搬运、仓库布局、储存养护和流通加工等一切与商品实务操作、设备、人力资源相关的作业。

  (一)货物入库管理

  货物入库的整个过程:包括货物接运、验收和办理入库手续。

  货物接运的主要任务:及时准确地从运输车辆卸载入库货物。

  货物验收的主要工作:包括验收准备、核对证件、进行购买订单核对、实物检验、处理验收发生的问题、货物入库登记。

  入库是将产品从收货装卸平台移动到仓库的存储区。这个过程包括确认产品和产品的储存位置,并将产品移到合适的位置。最后更新仓库的储存记录,使之反映产品的接受及其在仓库中的位置

  (二)货物的保管

  货物保管:物品进入仓库进行保管,需要安全地、经济地保持好物品原有的质量水平和使用价值,防止由于不合理保管所引起的物品磨损和变质或者流失等现象。其具体步骤如下:

  分区、分类和编号

  堆码和苫垫

  盘点

  养护

  分区、分类和编号

  分区是指存放性质相类似货物的一组仓库建筑物和设备。

  分区分类的方法有:

  按货物种类和性质分区

  按不同货主分区分类

  按货物流向分区分类

  按货物危险性质分区分类

  货位编号:可根据仓库的库房、货场、货棚和货架等存货场所划分若干货位,按其地点和位置的顺序排列,采用统一规定的顺序编号。

  堆码和苫垫

  货物堆码的方式有:

  散堆方式

  堆垛方式

  货架方式

  成组堆码方式

  货物堆码的方式有:

  屋脊式

  鱼鳞式

  隔离式

  盘点

  货物的盘点对账是定期或不定期核对库存物资的实际数量与货物保管账上的数量是否相符,检查有无残缺和质量问题。

  盘点分为:定期盘点和不定期盘点。

  定期盘点:一年1-2次;不定期盘点:一年1-6次;

  每日每时盘点:一日1-3次。盘点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齐盘点法

  分区盘点法

  循环盘点法

  日常循环盘点法

  养护

  在货物保养的各个环节中必须抓好5个方面的工作:

  安排适宜的保管场所

  认真控制库房温湿度

  做好货物在库质量检查工作

  保持仓库的清洁卫生

  健全仓库货物养护组织

  常见的储存方法有:

  定位储存

  随机储存

  分类存储

  分类随机储存

  共同储存

  仓储的保管原则是:

  面向通道进行保管

  尽可能地向高处码放,提高保管效率

  根据出库频率选定位置

  同一品种在同一地方保管

  根据物品重量安排保管的位置

  依据形状安排保管方法

  依据先进先出的原则

  (三)货物的出库

  商品出库方式:有两种:送货 、自提 。

  商品出库作业:发货前准备和发放商品出库。

  发货检查:

  确定按传票规定量发货,既不多发,也不少发

  确认应发货的对象

  确认发货的品种

  检查所发商品及商品的质量

  确定发货时间和发货顺序

  核对运货车与发放商品

读书人网 >复习指导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