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计算本月应纳增值税额采用当期购进扣税法:

 
一、增值税销项税额
(一)销项税额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二)销售额确定
1.一般规定:
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销售额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1)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取自于购买方的全部价款。
(2)向购买方收取的各种价外费用(即价外收入)。
价外收入:指价格之外向购买方收取,应视为含税收入,在并入销售额征税时,应将其换算为不含税收入再并入销售额征税。
例如:违约金、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3)消费税税金。
消费税属于价内税,因此,凡征收消费税的货物在计征增值税时,其应税销售额应包括消费税税金。
销售额不包括以下内容:
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因为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其税款不应包含在销售货物的价款之中。此外还有:
(1)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货物,而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2)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代垫运费。
承运部门的运费发票开具给购买方,并且由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

 
(3)符合条件的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4)销售货物的同时代办保险等而向购买方收取的保险费,以及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牌照费。
2.含税销售额的换算
需要换算的情形:
(1)混合销售的销售额:为货物销售额和非应税劳务营业额合计;其中非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应视为含税销售收入。
(2)价款和价税合并收取的销售额。
①价税合计金额
②商业企业零售价
③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销售额
④价外费用视为含税收入
⑤逾期包装物押金
换算公式: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或征收率)
3.核定销售额:在两种情况下使用:
(1)8种视同销售中无价款结算的
(2)售价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或无销售额的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销售额。其确定顺序及方法如下:
①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②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销售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③用以上两种方法均不能确定其销售额的情况下,可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销售额。
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入消费税税额。
计算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消费税税额

 
4.特殊销售——五种情况
(1)以折扣方式销售货物:
三种折扣:
①折扣销售(会计称之为商业折扣):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以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②销售折扣(会计称之为现金折扣):销售折扣不能从销售额中扣除。
③销售折让:销售折让可以从销售额中扣除。
(2)以旧换新销售货物:
以旧换新销售,是纳税人在销售过程中,折价收回同类旧货物,并以折价款部分冲减货物价款的一种销售方式。
税法规定:纳税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的(金银首饰除外),应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
(3)还本销售:
还本销售,指销货方将货物出售之后,按约定的时间,一次或分次将购货款部分或全部退还给购货方,退还的货款即为还本支出。
税法规定: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还本支出。
(4)以物易物:
税法规定:双方都应作购销处理。以各自发出的货物核算销售额并计算销项税额,以各自收到的货物核算购货额并计算进项税额。
(5)包装物押金计税问题
税法规定:
①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单独记账核算的,时间在1年内,又未过期的,不并入销售额征税。
②对收取的包装物押金,逾期(超过12个月)并入销售额征税。
应纳增值税=逾期押金÷(1+税率)×税率
押金视为含增值税收入并入销售额征税时要换算为不含税销售额。
③对酒类产品包装物押金:
对销售除啤酒、黄酒外的其他酒类产品收取的包装物押金,无论是否返还以及会计上如何核算,均应并入当期销售额征税。啤酒、黄酒押金按是否逾期处理。
二、进项税额
(一)进项税额的含义
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它与销售方收取的销项税额相对应。
(二)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
以票扣税:2项 | 计算抵扣:2项 |
增值税专用发票 | 外购免税农产品 |
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 运输费用进项税额 |
1.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2.从海关取得的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3.购进免税农产品:
(1)一般农产品: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扣除。
进项税额=买价×13%
(2)特殊农产品——烟叶
收购烟叶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收购金额+烟叶税)×13%,其中,收购金额=收购价款×(1+10%),烟叶税=收购金额×20%
收购烟叶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收购价款×(1+10%)]×(1+20%)×13%
购进免税农产品进项税额总结:
一般农产品:
进项税=买价×13%
采购成本=买价×87%
烟叶:
进项税=买价×1.1×1.2×13%
采购成本=买价×1.1×1.2×87%
4.运输费用进项税额抵扣:
一般纳税人外购货物或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中所支付的运输费用(代垫运费除外),准予按运费结算单据所列运费和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抵扣。
(1)其他规定:
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应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到税务机关办理认证,并在认证通过的次月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抵扣进项税额。
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外购货物和销售应税货物所取得的由自开票纳税人或代开票单位为代开票纳税人开具的货物运输业发票准予抵扣进项税额。
(2)抵扣范围:外购货物、销售货物所支付的运费
(3)运费抵扣的基数:运输单位开具的货票上注明的运费和运费建设基金,不包括装卸、保险等杂费(运用加法或减法计算)。
关于运费的不同处理:

 
(三)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共10项
(四)抵减发生期进项税额的规定-进项税额转出
进项转出方法
1.按原抵扣转出(含原来计算抵扣)
2.现在成本×17%(13%)
3.公式: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
转出方法如下:
1.按原抵扣的进项税额转出:
2.无法准确确定需转出的进项税额时,按当期实际成本(进价+运费+保险费+其他有关费用)乘以征税时该货物或应税劳务适用的税率计算应扣减的进项税额。
即:进项税额转出数额=实际成本×税率
3.公式计算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
三、固定资产处理的相关规定与政策衔接
1.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征免税规定:
销售情形 | 税务处理 | 计税公式 |
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未抵扣进项税额) | 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 增值税=售价÷(1+4%)×4%÷2 |
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 | 按正常销售货物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提示】该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在购进当期已抵扣 |
增值税=售价÷(1+17%)×17% |
2.纳税人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用于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项目的,应在当月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用税率
固定资产净值:是指纳税人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计提折旧后计算的固定资产净值。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从下月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然计提折旧,折旧月份为10个月(从3月到12月)固定资产的折旧额=20÷10÷12×10.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用税率=(20-20÷10÷12×10)×17%。
3.对于纳税人发生固定资产视同销售行为,对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无法确定销售额的,以固定资产净值为销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