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汇(国际汇兑)
动态上的外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用以清偿国际间债务的金融活动。
静态上的外汇:
广义上,各国外汇管理法令所定义的外汇。e.g 中国 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做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a 外国货币(纸币、铸币)
b 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c 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
d 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
e 其他外汇资产
狭义上,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凭证和信用凭证。
a存放在国外银行的外币存款
b在国外能得到偿付的汇票、本票、支票
c外国政府国库券
d长短期证券
外汇的三个要素:
债券凭证(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
自由兑换的货币(在国外市场上兑换)
外汇资财(偿还国际债务)
2 国际收支:统计的范畴-发生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各种经济交易
狭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年、一季或一个月)内,由于各种对外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来自其他国家的外汇收入总额与付给其他国家的外汇支出总额的对比。
(此定义建立在现金基础上,其状况影响一国的外汇供求关系。)
广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年、一季或一个月)内各种对外往来所产生所产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外汇收支、不涉及外汇收支的各种经济交易eg清算支付协定项下的记账贸易和易货贸易等)
3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如一年、半年、一季或一个月)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统计表。反映了该国国际收支的具体构成和全貌。
4 国际收支平衡表
编制原理:复式簿记原理,以借、贷为符号,以“有借必有贷、有贷必有借”为原则
记账方法:每个项目都有贷方和借方,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 减少。
贷方项目(正号项目、收入)基本等同外汇供给项目,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
借方项目(符号项目、支付)引起外汇支出的项目。
登录时间: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所有权变更日期为准。
5 国际收支平衡表组成部分
经常账户(经常项目)--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其净差额用于计量一经济体的储蓄水平,反映一国同其他国家间资源的转移。
货物与服务
货物 一般商品的进出口、用于加工、修理的货物的进出口、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和非货币黄金的进出口。 FOB价格计价
服务 运输服务、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等无形贸易收支。
收入
支付非居民工人的职工报酬
投资收入项下有关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无形资产)的收入和支出
经常转移 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实际资源和金融产品的所有权的变更,但没有涉及经济价值回报。
各级政府的经常转移
其他部门的经常转移
资本和金融账户:反映居民和非居民间资产或金融资产的转移
资本账户 资本转移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
金融账户 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
净误差和遗漏
总差额=经常账户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净误差和遗漏
反映一定时期内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对该国国际储备的影响。表示出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
储备与相关项目-为平衡总差额设立,
总差额为顺差,该国外汇储备增加或官方短期对外债权增加或官方短期对外债务减少,则记录-,
总差额为逆差,该国外汇储备减少或官方短期对外债权减少或官方短期对外债务增加,则记录+
储备资产
用IMF的信贷和贷款
对外官方负债
例外融资6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国际经济交易按性质分为
自主性交易(事前交易):国际经济交易中,经济实体或个人出自某种经济动机和目的,独立自主地进行的交易。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调节性交易(事后交易、弥补交易):国际收支的自主性交易个项目发生缺口是,为弥补这些缺口儿进行的交易。
判断国际经济交易不平衡的依据和标准:若国际收支不能以自主性交易维持平衡的话,即国际收支不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无逆差,又无顺差,不依靠调节性交易,仅以自主性交易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不平衡,必须以调节性交易维持的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
引起本国货币汇率下降,严重时导致本币汇率急剧下跌。
若当局对外汇市场惊醒干预,即抛售外汇、买进本币:
A 消耗外汇储备。甚至造成外汇储备的枯竭,严重削弱其对外支付的能力
B 国内货币紧缩,促使利率水平上升,影响本国经济增长,导致失业增加和国民收入增长率下降
若是贸易收支逆差所致,国内失业增加。
若是资本流出>资本流入所致,国内资金紧张,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
好处:增加外汇储备,加强起对外支付能力
坏处:A 会使本国货币汇率上升,不利于出口贸易的发展,加重国内的失业问题
B 将使本国货币供应量增长,加重通货膨胀
C 将加剧国际摩擦,因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意味着有关国家国际收支发生逆差
D 若由过度出口所致,意味着国内可供资源的减少,不利于本国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