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章节重点:第五章

发布时间: 2013-01-16 19:25:02 作者: maylh

  薪酬管理

  第一节 薪酬制度的设计 第一单元 薪酬管理制度制定依据

  一薪酬的概念:指员工获得的一切形式的报酬

  二影响员工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员工个薪酬水平的因素(年龄与工龄、工作条件、技术和培训水平、岗位、劳动绩效)

  (二)影响企业整体薪酬水平的因素(企业的薪酬策略、工会、产品的需求弹性、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地区和行业的工资水平、企业工资支付能力、生活费用与物价水平)

  四.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是指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管理制度的设计与完善,薪酬激励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薪酬形式如工资、奖金和福利等的激励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一)企业员工薪酬管理的基本目标

  1.保证薪酬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竞争性,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

  2.对各类员工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使员工即时得到相应的回报

  3.合理控制企业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4.通过薪酬激励机制的确立,将企业与员工长期、中短期经济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公司与员工结成利益关系的共同体,谋求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二)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

  1.对外具有竞争力原则2对内具有公正性原则

  3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原则4对成本具有控制性原则

  (三)企业薪酬管理的内容

  1.企业员工工资总额管理

  工资总额=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2.企业员工薪酬水平的控制

  3.企业薪酬制度设计与完善

  4.日常薪酬管理工作

  日常薪酬管理工作包括:(1)开展薪酬的市场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写出调查分析的报告;(2)制定年度员工薪酬激励计划,对薪酬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3)深入调查;(4)对报告期内人工成本进行核算,检查人工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5)根据公司薪酬制度的要求,结合各部门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对员工的薪酬进行必要调整。


  五.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

  应当充分考虑以下7个方面的基本要求:(1)体现保障、激励和调节三大职能;(2)体现劳动的三种形态:潜在形态、流动形态和凝固形态;(3)体现岗位的差别:技能、责任、强度和条件(环境);(4)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决定机制;(5)合理确定薪资水平,处理好工资关系;(6)确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结构,对人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7)构建相应的支持系统,如机动灵动的用工系统,严格有效的绩效考核系统,学以致用的技能开发系统,动静结合的晋升调配系统。

  [能力要求]

  制定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

  1.薪酬调查2岗位分析与评价3明确掌握企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关系

  4明确掌握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状况5明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和要求

  6明确企业的使命、价值观和经营理念7掌握企业的财力状况 8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员工特点

读书人网 >助理管理师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