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性审计程序主要是通过比较收集的证据与内部审计师确认的预期证据,从而获得审计结果的。
这种比较既可以是货币金额的比较,也可以是实物数量的比较,更可以为比率或百分比的比较。具体的分析性审计程序包括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回归分析、合理性测试及比较分析等,这里仅介绍比较分析,其他的相关内容,在本书E.4部分作重点介绍。
5.2.1 多期比较(period-to-period comparing),是非常常见的分析性审计程序,包括本年证据与上年证据、本期证据与上期证据及本期证据与上年同期证据等进行比较。多期比较的前提是各期证据是可比的。
5.2.2 预算与实际比较(budget-to-actual comparisons),是在预算得到认真编制的前提下,一种很有效的分析性审计程序。这样的比较分析常用于成本核算分析。通常,内部审计师首先要审查预算的合理性,然后进行比较,确认和分析存在的差异,最后决定是否扩大审计范围。
5.2.3 账户间内部关系分析(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accounts),是利用复式记账原理来比较各个账户的勾稽关系,从而发现账务处理上的错误。
5.2.4 证据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研究,例如,记录的利息费用变动与有关债务余额变化的比较。
5.2.5 与行业证据比较(comparisons to industry data),是将本组织证据与所在行业的类似证据进行比较,从而借助外部标准来评价本组织某些比率和趋势的合理性,因此,分析结果要比那些与组织内部证据进行比较所取得的结果更加有用和可靠。但是,由于本组织所处的环境与行业中的其他企业旧有差异的,所以,在进行比较前,需要内部审计师很好地理解和说明行业证据,增强可操作性。
5.2.6 与经营证据的比较(comparisons to operating data),是将来源于生产经营部门的证据与财务报告的证据进行比较。例如,存货、销售成本、销售量应该与零部件产量、运输量、采购量等相匹配。
5.2.7 与经济证据的比较(comparisons to economic data),是将组织经营方面的证据与市场经济证据(例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利率的变动等)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解释和评价组织的经营业绩。
5.2.8 与非财务证据的比较(comparisons to nonfinancial data),也是很有价值的,有助于解释财务证据。非财务证据可以是人口年龄、国内政治事件、国际危机等。
5.3 当使用分析性审计程序发现了一些非预期的成果或关系时,内部审计师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一些技术方法来检查和评估这些结果或关系。
如询问管理层、采用其他审计程序等,直到对有关解释感到满意为止。对于没有得到充分解释的结果或关系,则预示着可能存在着重要情况,如潜在错误、违规或违法行为等,内部审计师应该向适当的管理层通报,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采取适当措施的建议。
【典型试题】
利用下列信息回答1.2题:
内部审计师在检查一个分公司的经营情况时发现:
销售量保持不变
客户量没发生变化
库存明显增加
毛利明显增加
1.下列哪一项陈述,如果是真实的,可以解释毛利的变化?
I.公司开发了一种新的、更有效率的生产流程。
II.单位销售价格提高了。
III.存货被高估。
a.只有I
b.I和Ⅱ
c.只有Ⅱ
d.I、II和III
答案:d
解题思路:
这些都是对毛利增加的可能解释。
I.正确。提高生产效率,可以降低单位成本,增加了销售利润,从而使毛利增加
II.正确。销售价格上涨,导致毛利增加。
III.正确。存货被高估,说明结转的销售成本减少,从而增加了销售利润,进而增加了毛利2.假定该分公司管理人员声明毛利的增加是由于生产经营效率提高所致。内部审计师希望通过调查证实这种说法,下列哪种审计程序与这种说法是最相关的?
a.取得存货的实物盘点数
b.取得一产品样本,对比今年和去年的单位成本,检查成本的增长,并分析与标准成本的差异
c.取得设备的实际库存数,确定有无显著变化
d.取一完工产品库存的样本,从原材料成本追踪到原材料购买价格,以确定记录的原材料价格是否准确
答案:b
解题思路:
a.不正确。内部审计师取得存货实物盘点数是为了确定毛利增加的原因是否为高估存货,这与效率无关。
b.正确。分析经营成本与确定效率是否提高是相关的。效率越高,带动生产率提高,则单位成本降低,各项成本因素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c.不正确。设备的变化可以说明效率是否提高,但对成本进行分析更加直观。
d.不正确。这种对比与原材料采购的正确性相关,与经营的效率性无关。
3.某内部审计师将部门员工水平与行业标准相比可得出关于以下哪一项的结论?
a.薪酬处理控制的充分性
b.部门现有的绩效水平
c.职员雇用控制的充分性
d.人力资源政策的遵守程度
答案:b
解题思路:
a.不正确。这种比较不能确定薪酬处理过程控制是否充分。只有对处理过程进行测试,才能得出控制制度是否充分的结论。
b.正确。这种比较能够评价部门目前的业绩水平,并且,通过分析存在的差异,可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c.不正确。将部门员工水平与行业标准进行比较不能决定雇员招聘工作控制制度的充分性。只有对制度进行测试,才能得出有关充分性的结论。
d.不正确。内部审计师在进行合规性测试时更多关注的是政策的执行情况,而不是执行程度。
4.在经营审计业务中,内部审计师将子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与行业公认标准相比较,目的是:
a.评价内部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b.测试旨在保护资产的控制制度
c.确定是否遵守关于存货水平的公司制度
d.评价业绩并显示哪里需要额外的审计工作
答案:d
解题思路:
a.不正确。与行业标准的比较不能测试内部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b.不正确。与行业标准的比较不能测试为保证存货资产安全制定的控制制度。
c.不正确。与行业标准的比较不能测试政策遵循性。
d.正确。这种分析性程序可以为子公司存货管理的效果和效率提供评价说明,从而指导审计师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例5:某公司将富余的流动现金投资于可转让证券。对这些证券价值的可靠性测试是():
A.成本证据与目前市场行情的比较
B.对经纪人持有的证券进行函证
C.运用权益法重新计算投资的账面价值
D.计算溢价或折价的摊销
答案:A
解题思路:
A.正确。将成本证据与现时市场行情比较可以提供有关证券评估价值的可靠信息。
B.不正确。这个程序不能提供有关证券价值可靠性的审计证据,只是提供有关其存在性的审计证据。
C.不正确。对可转换的短期证券投资不适宜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D.不正确。一般不对短期证券投资的溢价或折价进行摊销,只摊销以长期投资为目的的证券和其他债务人投资的溢价或折价。例6:分析性程序:
A.被认为是评估结论的直接证据
B.涉及像应收账款函证这样的测试
C.可以为完整性结论提供最有用的审计证据
D.依靠其自身支持管理部门声明是不充分的
答案:C
解题思路:
A.不正确。尽管具有相关性,但分析性证据不是直接证据,不是通过直接测试某交易来收集证据。
B.不正确。分析性程序涉及的是对证据间相关关系的研究,而函证完全属于详细测试。
C.正确。分析性程序通常包括解释和比较证据以发现变化趋势和其他重要关系,使用的方法既可以是金额的简单对比,也可以是先进的统计和模拟技术。使用分析性程序需要作出各种判断,重点集中在所有记录金额的合理性方面。这样一来,分析性程序就可以为应该记录的所有交易和账户是否都包括在内提供证据,即为完整性提供最有用的证据。
D.不正确。一般认为,利用分析性程序获得的证据可以充分支持管理部门声明。
例7:某内部审计师正在检查汽车库的经营情况,并运用分析性审计技术,观察主要载重车辆检查费用的发展趋势,该趋势显示出上一年度与下列项目相关的费用比率大大增加:(1)车辆的使用数量;(2)车辆的行驶里程;(3)设备的年限;(4)环境条件。内部审计师的调查显示,两份新的维修费用支出项目是完整的,然而却存在异常的工程结算单据;被维修车辆与相应的维修报告上的车辆不相符。内部审计师可能采取的审计方法包括():
1.与维修主管讨论该事项,并要求其进行解释。
2.编制已经发生的维修项目时间表,并与制造商的维修指南进行比较。
3.对车辆的行驶里程票据进行分析,以确定车辆是否有需要注意的情况。
4.检查最后期限报告以确定车辆在维修时并未参加运输服务。
5.检查分派时间表以确定车辆是否在报告中列示的维修期内被分派出去搞运输工作。
6.与工厂安全部门讨论上述情况。
上述行动中哪几个是优先的?
A.1、6和4
B.4、5和6
C.6、5和4
D.2、3和4
答案:B
解题思路:
A.不正确。如果维修主管参与了该项有问题活动,则与其讨论可能泄露这次调查行动目的,从而降低了调查效果和效率。
B.正确。分析性审计程序一般包括比例、趋势和回归分析、合理性测试、多期比较以及与预算、外部经济信息的比较等。分析性审计程序有助于内部审计师确认是否需要开展进一步审计。题中说明维修费用比率大幅增长,这预示着可能存在问题从而需要扩大调查范围,因此,首先进行第4和5项活动,了解有关车辆状况的信息,为确认是否存在问题提供证据。如果发现缺陷,应该采取第6项活动,向组织中适当的权威人士咨询。
C.不正确。如果工厂安全部门参与了该项有问题活动或将情况告诉了别人,则与其讨论就不能达到本次调查的目的。
D.不正确。尽管活动2和3潜在地预示了存在舞弊,但不能提供结论性证据。例8:在对存货控制有效性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内部审计师在工作底稿中记录了大多数设备数量的周期性调整都涉及机械设备部门的业务。与上年度其他部门相比,机械设备部门确实作了一些额外的周期性调整,内部审计师应该()。
A.与部门经理面谈,并实施其他审计程序以确定机械设备部门内部的业务控制和处理程序是否适当
B.不用再做更进一步的工作,因为在审计方案中设计的分析性程序没有对关心的事项进行确认
C.向内部审计部门管理层通报怀疑有舞弊行为
D.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加上批注,以备在复核时进行详细检查
答案:A
解题思路:
A.正确。当分析性审计程序确认存在意外的结果或关系时,内部审计师应检查和评估这样的结果或关系,包括询问管理部门、应用其他审计程序来验证审计证据等,直到内部审计师获得满意、充分的解释为止。未被解释的结果或关系可能预示着存在某一重要风险,如潜在的错误、违规和不法行为,对此,审计师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应该将情况向有关管理层报告,并根据具体情况建议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B.不正确。审计方案是一个工作指南,并不能限制内部审计师获取在方案编制时所未知的信息。
C.不正确。在发现有舞弊迹象时,应进一步开展相关审计程序以确定是否确实存在舞弊行为。
D.不正确。一旦发现存货存在重大误报的风险,应立即解决。
例9:分析性程序最好归类于下列哪一项?
A.实质性测试
B.控制测试
C.定性检查
D.预算比较
答案:A
解题思路:
A.正确。分析性审计程序是内部审计师确认和评价审计业务过程中所收集证据的一种有效手段。评估结果来自于将证据与内部审计师设定的期望值所作的比较。分析性审计程序在确认意外差异、期望出现而没有出现的差异、潜在的错误、潜在的违规或违法行为以及其他异常或非常规交易事项时,是非常有用的。因此,分析性审计程序是一种实质性测试。
B.不正确。控制测试被用于评估控制制度的设计、完成情况和有效性。
C.不正确。即使分析的是非财务信息,分析性程序也是一种量化比较方法,而不是定性检查方法。
D.不正确。预算比较只是多种分析性程序中的一种。
编者推荐:
更多国际注册内审师信息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
国际注册内审师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n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