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已于9月15、16日顺利结束,新一轮的考试也将拉开帷幕,为了帮助广大的考生备战2013年岩土考试,网校编辑特地汇总了2013年岩土工程师考试科目《综合知识》辅导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并在此预祝您金榜题名!
喷射混凝土支护
借助于喷射机械,利用压缩空气或其他动力,将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拌合科,通过管道输送,并以高速喷射到受喷面(岩土表面、模板、旧建筑物)上凝结硬化而形成的一种混凝土支护。由其单独受力而成的称素喷混凝土支护。由其他材料或结构共同受力的支护称复合式喷射混凝土支护。
素喷混凝土支护
又称纯喷混凝土支护。将一定配合比的水泥、砂、石的拌合料,通过混凝土喷射机,用压缩空气作动力,将拌合料输送到喷枪出口处,以较高的速度分层喷射到岩土表面迅速凝结而成,起到加固、防渗漏、防掉块作用的支护结构。根据拌合料与水接触的时间和位置不同,可分为干式喷射混凝土和湿式喷射混凝土。
初次喷射混凝土
在分层喷射混凝土施工中,最先喷射的一层混凝土。初凝后才可施工复喷层。一般为40--100毫米厚。喷射前应对岩石表面用高压风、水进行冲洗。
复喷混凝土
在分层喷射混凝土施工中,在初次喷射混凝土层上,再进行后续喷射的混凝土层。每层的厚度一般为40--100毫米。后一层的喷射施工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小时后再进行喷射时,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层表面。
复合式喷射混凝土支护
在素喷混凝土中加入其他材料,或是喷射到受喷面的同时,裹住其他支撑结构而形成的复合支护。比素喷混凝土支护有更好的受力特性,更适用于围岩分类等级低、洞室跨度大的埸合。常见形式有钢纤维喷混凝土支护、钢架喷射混凝土支护、喷(网)混凝土支护、锚喷(网)联合支护等。
喷(网)混凝土支护
喷射混凝土之前或初次喷射混凝土后,在其表面布设钢筋网,使而后喷射到岩土表面的混凝土裹住钢筋网,形成的复合支护结构。钢筋网具有使混凝土应力分布均匀、加强整体工作性能的作用。钢筋网的网格尺寸和与壁面的间距要适当。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被混凝土覆盖后再铺设。
钢纤维喷混凝土支护
将钢纤维加入普通喷射混凝土中,从而形成的强度高、韧性好的复合材料支护结构。喷射工艺参数与素喷混凝土相同,钢纤维的掺量按混凝土体积的百分率计算。其物理力学性能、抗震性、耐磨性都比素喷混凝土支护优越。由于成本较高、施工工艺复杂等原因,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钢架喷射混凝土支护
喷射混凝土与钢架形成一体的复合支护。钢架与壁面之间,必须用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钢架除可缩部位外,被喷射混凝土覆盖;施工时先喷射钢架与壁面之间的混凝土,后喷射钢架之间的混凝土。适用于受到地质构造破坏、断裂严重的地区,或是岩性松软、有膨胀性岩层的地下工程中。
喷(网)混凝土支护
喷射混凝土之前或初次喷射混凝土后,在其表面布设钢筋网,使而后喷射到岩土表面的混凝土裹住钢筋网,形成的复合支护结构。钢筋网具有使混凝土应力分布均匀、加强整体工作性能的作用。钢筋网的网格尺寸和与壁面的间距要适当。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被混凝土覆盖后再铺设。
锚喷(网)联合支护
喷射混凝土与锚杆(或加入钢筋网)形成一体的复合支护。不仅具有喷射混凝土的特点,而且也具有锚杆支护的组合梁作用、悬吊作用和挤压加固作用等特点,大大增强了围岩的整体性和坚固性,提高了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配置金属网还具有使混凝土应力分布均匀、加强整体工作性能的作用。
锚杆悬吊作用
锚杆穿过软弱、松动、不稳定的岩土体,锚固在深尽稳定的岩土体上,提供足够的拉力,克服滑落岩土体的自重和下滑力,防止洞壁滑移、塌落。
挤压加固作用
锚杆受力后,在周围一定范围内形成压缩区。将锚杆片适当的方式排列,使相邻锚杆各自形成的压缩区相互重叠形成压缩带。压缩带内的松动地层通过锚杆加固,整体性增强,承载能力提高。
组合梁(拱)作用
锚杆插入地层内一定深度后,在锚固力作用下的地层间相互挤压,层间摩阻力增大,内应力和挠度大为减小,相当于将简单叠合的数层梁(拱)变成组合梁(拱)。组合梁(拱)的抗弯刚度和强度大为提高,从而增强了地层的承载能力。锚杆提供的锚固力愈大,作用愈明显。
锚杆长度
锚杆按照设计、能有效发挥其作用时所需的总长度。按悬吊作用计算时,是锚固长度、加固长度和外露长度之和。按组合梁(拱)作用计算时,是1.2倍组合梁(拱)的高度和外露长度之和。实际取值时,还应考虑开挖轮廓线不平整而增加的附加长度。
锚固长度
锚杆锚入稳定地层中的长度,可按经验选取或按计算选取。按经验选取时,考虑锚固方式和锚杆直径。按计算选取时,考虑砂浆与锚杆的粘结力和砂浆与孔壁的粘结力。
加固长度
按沿锚杆方向所悬吊的危岩的高度,或围岩荷载高度,也可用声波等测试技术测量的松动圈厚度的方法来确定。
锚杆拉拨试验
检验锚杆施工质量、测定锚杆抗拔力的方法之一。在锚杆未被喷射混凝土覆盖之前,用锚杆拉力计或扭力矩扳手直接进行测定。夹住锚杆后,缓慢均匀加压,直至压力表读数达到与设计值相对应的数值为止,或使锚杆松动为止,一般不做破坏性试验。在锚杆被喷射混凝土覆盖后,用锚杆探测仪探明后,将锚杆刨出再进行测定。检测数量按洞室每长30一50米或每300根锚杆取样一组,每组不得少于3根,应在检查点同一断面内的一排锚杆中均匀选取。
预应力锚索
利用高强度钢丝束作为杆体,施工时对其施加预应力,可提供高达1万的锚固力,最大锚固深度可达100米。具有:承载拱作用--对大跨度地下工程的顶拱提供均匀的压应力区,以形成较大范围的承载圈;悬吊作用--加固可能塌落的不稳定块体,防止被节理、裂隙切割的大体积危岩塌落;对离边墙被切割岩块的软弱面提供附加正应力,以增强其抗滑力。常见形式有涨壳式钢绞线预应力锚索和砂浆粘结式内锚头预应力锚索。
涨壳式钢绞线预应力锚索
主要由机械涨壳式内锚头、锚杆体(钢绞线索)、星形锚具外锚头以及灌注的粘结材料组成。利用涨壳内锚头对钻孔岩壁自行锚固、愈拉愈紧的特性,采用千斤顶对钢绞线提供设计的预拉力,然而锁定外锚头,从而向围岩提供法向预应力。具有施工工序紧凑、安装方便迅速、能立即发挥作用的特点。适用于类围岩,尤其是大跨度、高边墙、高边坡的抢修和加固。
砂浆粘结式内锚头预应力锚索
内锚头采用粘结式水泥砂浆制成,利用第一次灌浆形成的水泥砂浆内锚头与孔壁的粘结力,采用千斤顶对钢绞线提供的设计预拉应力,然后锁定外锚头,从而向围岩提供法向预应力。施工工艺较复杂、工期长,不能立即对围岩产生支护力。
高级住宅的给排水设置(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满足居民对高质的需求,在世纪之交,要求住宅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更多的适应性、灵活性,要求赋予住宅更高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
现在,住宅建设的核心已从单纯满足人们温饱型的居住生存条件转变为提供全方位以人为本、小康型的生活空间这一方面上来。许多房地产商把高级住宅作为开发的重点,大量舒适、高雅、享受型的住宅得以建设。
本文作者根据长期的设计与施工实践,和同行探讨新时期多种型式高级住宅的给排水设置问题。
1给水系统的设置
1.1水表设置
近年来,为保护居民的隐私权利、便于物业管理,在住宅给排水设计时一般都要集中布置水表,避免入户抄表。
集中布置水表分为多楼层集中布置水表和每层楼集中布置水表两种型式。
多楼层集中布置水表时,可以将水表集中设在楼外、楼内(若干层设一个水表间或水表箱)和楼顶,设专用水表箱或水表并。每层楼集中布置水表就是将住宅每一层楼的水表集中设置在一个或几个位置上。
复式住宅可以每两层楼水表集中设置(因为复式住宅两个楼层为一个用户);也可以每隔四层集中设置水表间或水表箱,其中一部分水表供上面两层的复式住宅用户用水,另一部分水表供下面两层的复式住宅用户用水。
多楼层集中布置水表节省空间、方便管理;每层楼集中布置水表可以共用一根给水管,减少管道投资。两种布置方式各有利弊,设计时最好能综合考虑。
在北方冰冻地区布置水表时要充分考虑水表的保暖和防冻措施,防止冻坏水表。
在建设智能化住宅小区时,应该采用远传式水表,做到智能化管理。
1.2给水系统计算
1.2.1用水量计算
高级住宅其单套建筑面积相对比较大,一般设两个或多个卫生间,主人房单独设置卫生间。几乎所有的高级住宅卫生间内均有大便器、洗涤盆、洗衣机位、浴缸(淋浴设备)等卫生器具。高级住宅的用水量相对较多,我们在计算用水量时一般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住宅生活用水定额值,所取的数值比规范规定的数值要大。
本地区住宅生活用水定额经常在300-500L/(人,天)间取值,每套住宅内的人数参考其面积大小按2卫3至4人、3卫4至6人计算。
居住在高级住宅内的居民,其生活起居的时间不象普通住宅内的居民那样统一集中,其用水时间相对比较分散。我们建议确定用水量小时变化系数时数值不要取得太大。
本地区小时变化系数一般选用的取值范围为:2.3-1.8
1.2.2管道水力计算
高级住宅的用户(特别是二次装修的住宅)常常根据自己的喜好配置淋浴器。不同淋浴器的喷头,其所需的流出水头值均不一样。确定住宅淋浴器配水点前所需的流出水头值时,宜选取较大的数值。
有些住户室内给水管道相对较长。此时,最好不要凭经验选取管径,以防止选用的管径过小时,管道产生噪音、用水点处的流出水头不能够满足用水要求这些现象发生。一定要经过详细计算后,再确定管道的管径。
1.2.3住户给水进水管管径的确定
通过总结长期以来的设计经验,结合设计回访的实际,我们认为在本地区住户给水进水管管径可以按以下方式确定:
在住宅只有一个厨房和一个卫生间时,采用管径为DNl5的管道。(住户室内给水管道相对较长时采用管径为DN20的管道。)在住宅有一个厨房、两个卫生问或更多个厨房和卫生间时,采用管径为DN25的管道。
1.3管道设置
1.3.1户内厨房到卫生间或卫生间到厨房之间的管道,应尽可能选取最短的线路布置。
如果将给水管敷设在楼板上;在平面上可以取卫生间和厨房两点间最短的距离敷设管道。若敷设镀锌管,最好敷设的管道长度小于一条整管,即敷设的的管道长度小于12米。
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管道接头、降低管道渗漏发生的机会。
有的设计人员习惯于将给水管沿墙角直线布置,再转一次或几次90度方向敷设至用水点,这使得预埋在楼板内的给水管转弯太多、管道过长、管道水头损失加大、易发生渗漏。我们认为没必要这样做。
1.3.2给水管宜优先选用给水UPVC管、铜管、聚乙烯管、聚丙烯管、聚丁烯管、铝塑复合管和钢塑复合管等管材。应尽量减少或停止使用镀锌钢管,以避免和防止生活用水受到污染。
给水管埋地敷设,管径等于或大于75mm时,建议采用给水球墨铸铁管(带内衬)或给水UPVC管代替普通给水铸铁管。
埋地或敷设在垫层内的镀锌钢管(其镀锌层虽然对管道起防护作用,但不是防腐层),仍需采取防腐蚀措施。这一点有的设计人员和施工单位没有重视,应加以注意。
1.3.3为减少建筑物内的给水噪音,宜在住宅每户进户给水支管上装设一个可曲挠橡胶接头等隔振降噪装置和配件。
2排水系统的设置
2.1排水攒管的设置
2.1.1设计时常采用卫生间地坪下降40cm-50cm的作法(即:下沉式卫生间),在这部分空间内敷设排水横管。这种作法将排水管设置在本户内便于更改和检修管道,尤其适合应用在初装修住宅中。
2.1.2高级住宅的卫生间几乎全部都吊顶。这时,可以按照老式卫生间排水支管的作法,将排水横管敷设在下层卫生间的上部空间,安装带检查口的P型存水弯或S型存水弯。我们认为此种作法不如上一种作法,排水横管检修时影响下层住户。
2.1.3有些住宅(特别是复式住宅)楼上楼下卫生间、厨房不对应,部分厅或房的上部是卫生间或厨房,还有的卫生间或厨房的下面是阳台或露台。
遇到这种情况时,一般不能在下层空间的上部敷设徘水横管,也不能降低卫生间地坪,排水横管的设置需要特殊处理。
我们常用的作法是在卫生间地面上敷设排水横管,装设后出水式(横出水)坐便器、边墙式地漏。这一作法的好处是排水横管只在卫生间内敷设,不影响下层对应空间正常功能的使用。它的缺点是边墙式地漏容易造成排水不畅、污水返溢。(见图3)
另一种作法是在卫生间地面上敷设排水横管、装设后出水式(横出水)坐便器,在卫生间地面上设置地漏。这一作法克服了上一种作法的缺点,但要处理好地漏与排水立管间连接的问题,要尽可能缩小地漏排水支管和排水立管这一管道井的断面尺寸。还有一种作法是抬高卫生间地面,在抬高的地面与原地面间设一个夹层,在夹层内敷设管道。这种作法过去常用,它的缺点是卫生间层高因此被降低,且出入卫生间需要上下楼梯很不方便。我们不提倡这种作法。
编辑推荐
2013年《监理工程师》考前自我检测选择题练习汇总:《合同管理》
欢迎光临该注册岩土工程师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yantu/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