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3年注册安全工程师《生产管理知识》

发布时间: 2013-04-26 09:08:37 作者: reply

  1.事故后果是指事故中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备、物资等的财产损失,不考虑(  )。

  A.动物死亡

  B.植物死亡

  C.生态破坏

  D.停工损失

  答案: D

  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验收之日起(  )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A.10

  B.20

  C.25

  D.30

  答案: D

  3.(  )引起的职业性白内障已列入职业病名单。

  A.红外线

  B.紫外线

  C.激光

  D.β粒子

  答案: A

  4.涉及危险物品单位、矿山、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

  A.48,24

  B.48,16

  C.32,16

  D.36,18

  答案: B

  5.安全管理必须要有强大的动力,并且正确地应用动力,从而激发人们保障自身和集体安全的意识,自觉积极地搞好安全工作。这种管理原则是人本原理中的(  )原则。

  A.激励

  B.保障

  C.动力

  D.监督

  答案: A

  6.国外重大事故预防的经验证明:为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必须建立有效的(  )。

  A.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

  B.重大事故预防系统

  C.重大危险源辨识系统

  D.重大危险源评价系统

  答案: A

  7.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中二级文件指(  )。

  A.预案

  B.程序

  C.指导书

  D.应急行动的记录

  答案: B

  8.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贮存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问不得少于(  )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

  A.48,24

  B.24,16

  C.48,16

  D.24,8

  答案: C

  9.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  )的潜在危险源。

  A.可能发生事故

  B.一定发生事故

  C.一定不发生事故

  D.发生重大事故

  答案: A

  10.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现状进行的(  )。

  A.专项评价

  B.特殊评价

  C.全面评价

  D.充分评价

  答案: C

  1.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  )。

  A.意外事件

  B.工作疏忽

  C.潜在危害

  D.可能性

  2.(  )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A.本质安全

  B.生产安全

  C.安全功能

  D.安全预防

  3.(  )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A.劳动保护

  B.安全生产管理

  C.安全生产

  D.安全管理

  4.劳动保护是站在(  )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

  A.劳动者

  B.政府

  C.企业

  D.社会

  5.劳动保护的对象是(  )。

  A.从事生产的劳动者

  B.从事管理的人员

  C.职业病人

  D.工伤人员

  6.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  )。

  A.环境

  B.信息

  C.设施

  D.员工

  7.20世纪50年代,以(  )为核心的现代安全管理方式、模式、思想、理论基本形成。

  A.研究劳动安全卫生

  B.劳动安全卫生法规

  C.系统安全理论

  D.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8.到(  ),很多国家设立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政府机构,发布了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了较完善的安全教育、管理、技术体系,呈现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雏形。

  A.18世纪中叶

  B.20世纪初期

  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9.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方法、模式是在(  )进入我国的。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末期

  D.20世纪初期

  10.(  )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

  A.系统原理

  B.系统原则

  C.人本原理

  D.预防原理

  1.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  )。

  A.人本原理

  B.强制原理

  C.动力原则

  D.激励原则

  2.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  )。

  A.激励原则

  B.动力原则

  C.能级原则

  D.监督原则

  3.利用(  )原则,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A.动力

  B.能级

  C.激励

  D.鼓动

  4.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  )原则。

  A.激励

  B.动力

  C.能级

  D.因果关系

  5.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就是(  )。

  A.强制原理

  B.预防原理

  C.人本原理

  D.动力相关性原理

  6.在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坏和环境破坏的场合,事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这是(  )的体现。

  A.人本原理

  B.强制原理

  C.预防原理

  D.动力相关性原理

  7.(  )原则告诉我们,无论事故损失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A.预防

  B.强制

  C.3E

  D.偶然损失

  8.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  )。

  A.偶然性

  B.必然性

  C.相关性

  D.因果关系

  9.只要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迟或早而已,这就是(  )原则。

  A.偶然损失

  B.必然损失

  C.因果关系

  D.本质安全化

  10.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这就是(  )。

  A.安全第一原理

  B.监督原理

  C.强制原理

  D.人本原理

编辑推荐

《安全生产技术》临考查漏真题汇总

安全工程师最新《安全生产法》自我检测题汇总

《管理知识》临考查漏补缺真题汇总

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最新自我检测题汇总

欢迎光临该注册安全工程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anquan/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

读书人网 >考试试题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