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3会计职称《中级经济法》课后习题及

发布时间: 2013-04-27 10:22:16 作者: liulinlin


  第一章 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属于市场规制法的是( )。

  A.预算法

  B.税收体制法

  C.计划调控法

  D.反不正当竞争法

  2. 下列各项中,属于宏观调控法的是( )。

  A.反垄断法

  B.反不正当竞争法

  C.金融法

  D.消费者保护法

  3. 下列法的形式中,属于国家根本大法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 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制定主体的是( )。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

  C.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D.国务院的各部、委、行、署以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

  5. 下列各项,关于经济法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经济法主体只能是组织,不能是个人

  B.经济法主体只能是立法机关或执法机关,不能是各类企业或非营利性组织

  C.同一主体可以因其参加不同的法律关系,成为多个法律领域的主体

  D.外国人不可能成为我国经济法的主体

  6. 下列关于经济法主体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政府不可以成为经济法的主体

  B.经济法主体可以分为宏观调控法主体和市场规制法主体

  C.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是重要的调控主体

  D.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是重要的规制主体

  7. 下列经济法主体的行为中,不属于宏观调控行为的是( )。

  A.金融调控行为

  B.财税调控行为

  C.金融市场规制行为

  D.计划调控行为

  8. 从经济法主体行为效果角度出发,可以将经济法主体的行为分为( )。

  A.单方行为和双方行为

  B.抽象行为和具体行为

  C.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

  D.自为行为和代理行为

  9. 下列各项中,关于经济法主体权利和义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经济法主体的职权可以放弃

  B.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可以放弃

  C.职权和权利都要依法行使

  D.职责和义务都要依法履行

  10. 下列关于经济法主体行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调制行为可以分为宏观调控行为和市场规制行为

  B.对策行为可以分为横向对策行为和纵向对策行为

  C.调制行为有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D.对策行为一定是合法的

  11. 根据追究责任的目的不同,可以将经济法责任分为( )。

  A.赔偿性责任和惩罚性责任

  B.经济性责任和非经济性责任

  C.财产性责任和非财产性责任

  D.调制主体的责任和受调制主体的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征纳法的有( )。

  A.所得税法

  B.财产税法

  C.营业税法

  D.税收征纳程序法

  2. 下列各项中,属于市场规制法的有( )。

  A.反垄断法

  B.银行、证券等领域的监管法律规范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财税调控法

  3. 纵向对策行为是市场主体针对国家的调制行为所实施的博弈行为。下列各项中,属于纵向对策行为的有( )。

  A.不正当竞争行为

  B.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垄断行为

  C.依法纳税行为

  D.逃税、避税行为

  4. 下列各项中,属于部门规章制定主体的有( )。

  A.国务院

  B.中国人民银行

  C.财政部

  D.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5. 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法渊源的有( )。

  A.宪法

  B.法律

  C.地方性法规

  D.法院的生效判决

  6. 下列各项中,属于财政调控权的有( )。

  A.征税权

  B.发债权

  C.预算支出权

  D.转移支付权

  7. 下列各项中,关于调控主体与规制主体职权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宏观调控权可以分为宏观调控立法权和宏观调控执法权

  B.市场规制权可以分为市场规制立法权和市场规制执法权

  C.我国目前在调制立法权方面,实际上实行的是“分享模式”

  D.从享有调制权的主体来看,同一主体只能享有调控权,不能享有规制权

  8. 下列各项中,属于市场规制权的有( )。

  A.金融市场规制权

  B.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权

  C.房地产市场规制权

  D.能源市场规制权

  9. 下列各项中,关于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的主要职责,表述正确的有( )。

  A.贯彻法定原则是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的基本职责

  B.依法调控和规制是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的重要职责

  C.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不得滥用调制权和超越调制权

  D.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可以放弃调制权

  10. 下列各项中,关于经济法责任的特殊性,表述正确的有( )。

  A.经济法责任承担上的双重性

  B.经济法责任的双重性

  C.经济法责任承担上的非单一性

  D.经济法责任的经济性

  11. 下列各项中,属于惩罚性责任的有( )。

  A.信用减等

  B.吊销营业执照

  C.罚款

  D.国家赔偿



  三、判断题

  1. 经济法体系包括两大部分,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 )

  2. 所有经济法渊源没有层次之分,都应该无差别地执行。( )

  3. 政府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企业和个人也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 )

  4. 经济法主体的受控主体和受制主体,完全被动地受控或受制于人。( )

  5. 经济法主体不可能同时具有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职能。( )

  6. 调控主体与受控主体以及规制主体与受制主体,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 )

  7. 对策行为可能合法,也可能非合法;但是调制行为一定合法。( )

  8. 抽象行为是针对不特定对象作出的,具有普遍法律效力的行为。( )

  9. 高层次的调制目标,需要经过一些基础性行为来实施。( )

  10. 法律评价的重心,是对行为的合法性作出判断。( )

  11. 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的宏观调控权和市场规制权,要具体地规定在各类经济法的法律、法规中,这是“职权法定”的具体体现。( )

  12. 市场对策权可以分为平等的市场主体之间的对策权以及市场主体对调制行为的对策权两大类。( )

  13. 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简单相加。( )

  14. 经济法责任既包括“本法责任”,也包括“他法责任”。( )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1)选项ABC:属于宏观调控法

  (2)选项D: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属于市场规制法。

  2.

  [答案]C

  [解析]宏观调控法包括三个部门法,即财税调控法、金融调控法和计划调控法,分别简称财税法、金融法和计划法。

  3.

  [答案]C

  [解析]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经济法的最重要渊源。

  4.

  [答案]B

  [解析]行政法规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依法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5.

  [答案]C

  [解析](1)选项A:经济法主体是指依据经济法而享有权力或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组织或个人

  (2)选项B:作为经济法主体的组织,可能是立法机关或执法机关,也可能是各类企业或非营利组织等

  (3)选项D:经济法主体的个人,可以是本国公民、外国人等。

  6.

  [答案]A

  [解析]政府不仅是行政法的主体,它同样可以成为民法主体,诉讼法主体等,当然也可以宏观调控主体或市场规制主体的身份成为经济法上的主体。

  7.

  [答案]C

  [解析]选项C:属于市场规制行为。

  8.

  [答案]C

  [解析](1)选项AD:是从经济法主体角度作出的分类

  (2)选项B:是从经济法主体行为对象的角度作出的分类。

  9.

  [答案]A

  [解析]依据一般法理,经济法主体的职权,是经济法主体中的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依经济法所享有的调控或规制权力,是必须依法行使且不可放弃的。

  10.

  [答案]D

  [解析]调制行为和对策行为,从合法性的角度来看,既可能合法,也可能非合法。

  11.

  [答案]A

  [解析](1)选项BC:划分依据为责任的性质不同

  (2)选项D:划分依据为承担责任的主体不同。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ABCD

  [解析]税收征纳法可以分为税收征纳实体法(如所得税法、财产税法、营业税法等)与税收征纳程序法等。

  2.

  [答案]ABC

  [解析](1)选项B:银行、证券、保险、能源等领域的监管法律规范,也属于市场规制法,只不过是比一般市场规制法更加严格的特别市场规制法

  (2)选项D:属于宏观调控法。

  3.

  [答案]CD

  [解析]选项AB:属于横向对策行为(发生在市场主体之间)。

  4.

  [答案]BCD

  [解析]选项A:国务院是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

  5.

  [答案]ABC

  [解析]选项D:在我国,法院的生效判决不属于经济法渊源。

  6.

  [答案]ABCD

  [解析]财政调控权可以分为财政收入权和财政支出权,前者包括征税权、发债权等;后者包括预算支出权、转移支付权等。

  7.

  [答案]ABC

  [解析]选项D:从享有调制权的主体来看,同一主体可能既享有调控权,又享有规制权。

  8.

  [答案]ABCD

  9.

  [答案]ABC

  [解析]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不得滥用调制权和超越调制权,必须适当地行使调制权,不能放弃调制权。

  10.

  [答案]ACD

  [解析]选项B:经济法责任承担具有双重性,并不是经济法责任本身具有双重性。

  11.

  [答案]ABC

  [解析](1)选项ABC:经济法上的惩罚性责任,不仅体现为罚款,还体现为信用减等、资格减免等惩罚性措施,吊销营业执照属于资格减免

  (2)选项D:属于赔偿性责任。


  三、判断题

  1.

  [答案]√

  2.

  [答案]×

  [解析]经济法的各种渊源有效力层次之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的效力要高于行政法规的效力,而行政法规的效力要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的效力。因此所有经济法渊源不能无差别地执行,尤其是下位法不能违反上位法,不能与上位法冲突。

  3.

  [答案]√

  [解析]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

  4.

  [答案]×

  [解析]调控主体与规制主体是主导者,但受控主体和受制主体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并非完全被动地受控或受制于人。

  5.

  [答案]×

  [解析]在我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都是重要的调控主体,而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总局等则是重要的规制主体,并且上述的某些部委还同时具有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职能。

  6.

  [答案]×

  [解析]调控主体与受控主体以及规制主体与受制主体,他们的地位是非平等的,各类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是不尽相同的。

  7.

  [答案]×

  [解析]调制行为和对策行为,从合法性角度来看,既可能合法,也可能非合法。

  8.

  [答案]√

  9.

  [答案]√

  10.

  [答案]√

  11.

  [答案]√

  12.

  [答案]√

  13.

  [答案]×

  [解析]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并不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其独立性。

  14.

  [答案]×

  [解析]经济法主体具体承担的法律责任,可能由“本法责任”和“他法责任”构成。其中“本法责任”是经济法主体违反了经济法规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此即经济法责任。


编者推荐:

历年真题精选: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汇总

2013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课后练习题汇总

2013年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考情分析与预习讲义汇总

13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强化提高知识点与例题解析汇总

更多会计职称考试信息敬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

会计职称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kjzc)


读书人网 >中级职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