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3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课后习题

发布时间: 2013-04-27 13:41:04 作者: liulinlin


  第七章 税务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税务管理作为企业理财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围绕资金运动展开的,目的是( )。

  A.使缴纳所得税费用最低

  B.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C.使社会效益最大化

  D.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2.下列各项,不属于企业税务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合理性原则

  B.服从企业财务管理总体目标原则

  C.成本效益原则

  D.事先筹划原则

  3.公司实施税务管理要求所能增加的收益超过税务管理成本,这体现的原则是( )。

  A.税务风险最小化原则

  B.依法纳税原则

  C.税务支出最小化原则

  D.成本效益原则

  4.以下企业筹资方式中,其用资费用不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是( )。

  A.银行借款

  B.发行股票

  C.发行债券

  D.同业拆借

  5.下列权益筹资方式中,属于可以避免收益向外分配时存在的双重纳税问题,在特定税收条件下减少投资者税负的方式是( )。

  A.发行普通股

  B.发行优先股

  C.吸收直接投资

  D.利用留存收益

  6.某企业目前有1000万元的闲置资金,打算近期进行为期半年的短期投资。拟选择投资购买国债,国债年利率3%,每半年付息一次,企业所得税税率25%,则该企业购买国债投资的税后收益为( )万元。

  A.30

  B.22.5

  C.17.5

  D.15

  7.根据税法规定,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 )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A.36

  B.12

  C.18

  D.24

  8.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必须自专用发票开具之日起( )日内到税务机关认证,否则不予抵扣。

  A.180

  B.30

  C.60

  D.45

  9.以下促销方式中,发生的支出或减少的收入能够起到降低税负作用的是( )。

  A.委托代销

  B.赠送现金

  C.赠送商品

  D.折扣销售

  10.某百货商店销售一台热水器,价格为4000元,并上门为顾客安装,需另加安装费500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销售热水器的收入缴纳增值税,安装费缴纳营业税

  B.销售热水器的收入和安装费一并缴纳营业税

  C.销售热水器的收入和安装费一并缴纳增值税

  D.销售热水器的收入缴纳增值税,安装费既不缴纳营业税也不缴纳增值税

  11.某企业2011年预计可实现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利润总额)1000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11年企业通过国家机关向灾区群众捐赠2000万元,则捐赠支出可以在税前扣除的金额为( )万元。

  A.2000

  B.1200

  C.800

  D.0

  12.某企业2012年预计取得销售(营业)收入100000万元,则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该企业业务招待费扣除的最高限额为( )万元。

  A.无法确定

  B.1000

  C.500

  D.833.33

  13.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准在税前扣除的项目是( )。

  A.企业直接向灾区的捐赠支出

  B.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C.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以内的业务招待费

  D.按照规定企业发生的通过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灾区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

  14.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法准予税前一次扣除的是( )。

  A.纳税人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回扣

  B.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

  C.企业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资产发生的租金

  D.企业按照规定计提的管理用固定资产的折旧

  15.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但弥补亏损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年,期间不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作为实际弥补年限计算。

  A.5

  B.3

  C.8

  D.10

  16.某公司目前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10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市价25元。假设现有3500万元的留存收益可供分配,公司拟发放10%的股票股利,同时按发放股票股利前的股数发放现金股利2500万元,每股股利0.25元,若某个人股东持有该上市公司10000股,则该投资人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元。

  A.250

  B.350

  C.700

  D.2750

  17.某公司目前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20000万股,每股市价30元。假设现有6000万元的留存收益可供分配,公司拟发放股票股利,每10股发放1股,股票面值1元,共2000万股,另外按分配之前的股数派发现金股利每股0.2元,若某个股东原持有该上市公司5%的股份,则该投资人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万元。

  A.10

  B.20

  C.30

  D.40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税务管理内容的有( )。

  A.税务信息管理

  B.税务计划管理

  C.税务风险管理

  D.税务征收管理

  2.以下筹资方式中,其融资成本能够使企业获得税收减免的有( )。

  A.融资租赁

  B.发行债券

  C.吸收直接投资

  D.直接借款

  3.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B.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的计入当期损益,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

  C.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D.企业由于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形成企业年度亏损部分作为纳税调减项目处理

  4.以下关于直接投资的税务管理说法正确的有( )。

  A.对于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B.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对投资地点的税收待遇进行考虑,充分利用优惠政策

  C.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如果不具有法人资格,则需由总机构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D.税法规定,对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5.被投资企业需要投资企业的一处房产,如果投资企业以该房屋直接投资入股,参与利润分配,承担投资风险,按国家相关税收政策规定( )。

  A.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但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B.不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营业税

  C.不需要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D.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以及印花税

  6.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下列属于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间接投资项目收益有( )。

  A.国债利息收益

  B.企业债券利息收益

  C.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6个月取得的股利收益

  D.销售产品收益

  7.下列有关企业营运税务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购进免税产品的运费不能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而购进原材料的运费可以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

  B.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工资薪金支出,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时,受计税工资或功效挂钩扣除限额的限制

  C.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工资薪金支出,可以全额据实在税前扣除

  D.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

  8.以下销售方式中,可能起到延缓纳税作用的有( )。

  A.现销

  B.委托代销

  C.分期收款

  D.委托收款

  9.一般情况下,以下( )交易中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

  A.一般纳税人从小规模纳税人采购的货物

  B.购进免税产品的运费

  C.购进原材料的运费

  D.购进原材料的装卸费

  10.对于存货的计价与当期利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期末存货计价过低,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

  B.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

  C.期初存货计价过低,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

  D.期初存货计价过高,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

  11.在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时,能够起到延期纳税作用的有( )。

  A.直线折旧法

  B.双倍余额递减法

  C.年数总和法

  D.缩短折旧年限法

  12.企业在不能及时收到货款的情况下,可以采用( )方式达到延缓纳税的作用。

  A.委托代销

  B.托收承付

  C.委托收款

  D.分期收款

  13.企业实现的所得应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准予扣除项目-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B.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免税收入-各项准予扣除项目-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C.应交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D.应交企业所得税=企业利润总额×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14.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免税项目的有( )。

  A.国债利息收入

  B.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C.接受捐赠的收入

  D.销售货物的收入

  15.某企业2005年度发生年度亏损100万元,假设该企业2005~2011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年度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应纳税所得额-100201020201060


  则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下列所得可以全部用来弥补2005年度亏损的有( )。

  A.2011年60万元

  B.2010年10万元

  C.2009年20万元

  D.2008年20万元

  16.以下属于税务风险管理主要目标的有( )。

  A.税收筹划应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并符合税法规定

  B.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应考虑税收因素的影响,符合税法规定

  C.对税务事项的会计处理应符合相关会计制度或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D.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应符合税法规定



  三、判断题

  1.由于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定的,企业只需要按照规定缴税,所以税务管理会给企业带来违反税法的风险。 ( )

  2.企业在进行银行借款的税务管理时,应将不同还本付息方式下现金流出的时间和数额作为首要判断标准。同时以不同还本付息方式下的应纳税所得额作为辅助选择标准,应纳税所得额最小的优先考虑。 ( )

  3.企业债券的付息方式有定期还本付息和分期付息两种方式,企业应优先选择分期付息方式。 ( )

  4.企业间拆借资金在利息计算及资金回收方面要遵循国家的有关规定,税收筹划空间较小。( )

  5.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承租人可以按照租赁期限在企业所得税前均匀扣除。 ( )

  6.发行股票所支付的股息不能直接在税前扣除,而吸收直接投资支付的红利可以在税前扣除。 ( )

  7.企业由于已立项批准的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形成的企业年度亏损部分作为纳税调减项目处理。 ( )

  8.企业的分支机构应独立申报企业所得税。 ( )

  9.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

  10.由于增值税采用购进扣税法,因此,当预计销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时,越提前购货越能获得推迟纳税的好处。 ( )

  11.按照我国增值税实施条例规定,购进免税产品的运费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 )

  12.企业可以采用直线折旧法或加速折旧法进行固定资产后续计量,折旧方法的不同不会影响当期费用和产品成本。 ( )

  13.购买100元商品享受八折优惠,购买100元商品送20元实物或送20元现金这三种不同促销方式对于消费者和企业而言都没有区别。 ( )

  14.赠送行为视同销售,应计算销项税额,缴纳增值税,视同销售的销项税由商场承担,所赠送商品的成本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 )

  15.纳税人进行捐赠发生的捐赠支出可以在税前扣除。 ( )

  16.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是为避免企业多缴税所采取的管理对策和措施,应由财务部门做出决策并负责督导。 ( )



  四、计算分析题

  1.某企业投资总额1000万元,当年息税前利润15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投资总额由以下四种方案获得:(1)投资总额全部由投资者投入;(2)投资总额由投资者投入500万元,银行借款投入500万元,借款年利率10%;(3)投资总额由投资者投入800万元,银行借款投入200万元,借款年利率8%;(4)投资总额由投资者投入300万元,银行借款投入700万元,借款年利率12%。站在税务角度,在不考虑其他限制因素时,哪种方案能实现的收益最高?

  2.某企业现有一项目需投资450万元,项目寿命期为3年,预期每年可获得息税前利润25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项目所需资金通过银行取得,借款年利率10%。目前有四种计息方式可以选择,请问站在税务角度哪种方式更适合?

  方案1:复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方案2:复利年金法,每年等额偿还本金和利息180.95万元;

  方案3:每年等额还本150万元,并且每年支付剩余借款的利息;

  方案4:每年付息,到期还本。

  3.某大型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适用税率25%。假定每销售100元(含税价,下同)的商品其成本为50元(含税价),购进货物有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促销拟采用以下三种方案中的一种:

  方案1:商品8.5折销售(折扣销售,并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

  方案2:购物满100元,赠送15元的商品购物券(成本7.5元,含税价);

  方案3:对购物满100元的消费者返还15元现金。

  假定企业单笔销售了100元的商品。

  要求:计算三种方案的纳税情况和利润情况(由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对结果影响较少,因此计算时不予考虑)。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税务管理作为企业理财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围绕资金运动展开的,目的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开展税务管理有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规范经营行为和防范税务风险,最终形成企业竞争优势。

  2.

  【答案】A

  【解析】选项B、C、D均是企业税务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除此以外,还包括合法性原则。不包括合理性原则。

  3.

  【答案】D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知识点是税务管理的原则。成本效益原则要求企业进行税务管理时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减轻,针对各税种和企业的现实情况综合考虑,力争使通过税务管理实现的收益增加超过税务管理的成本。

  4.

  【答案】B

  【解析】企业因发行股票筹资而支付的股利,属于税后利润分配的范畴,不能税前扣除。

  5.

  【答案】D

  【解析】在公司制企业下,留存收益筹资可以避免收益向外分配时存在的双重纳税问题。因此,留存收益筹资在特定税收条件下是一种减少投资者税负的手段。

  6.

  【答案】D

  【解析】投资收益=1000×3%×1/2=15(万元),根据税法规定国债的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所以税后收益为15万元。

  7.

  【答案】B

  【解析】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8.

  【答案】A

  【解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抵扣进项税额的时间,必须自专用发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到税务机关认证,否则不予抵扣进项税额。

  9.

  【答案】D

  【解析】赠送的现金和商品的成本,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且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还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故选项B、C无法起到降低税负的作用;委托代销可以起到延缓纳税的作用,但无法起到降低税务的作用。

  10.

  【答案】C

  【解析】按税法规定,销售热水器属于增值税的范围,取得的安装费属于营业税中建筑业税目的纳税范围,即该项销售行为涉及增值税和营业税两个税种。但该项销售行为所销售的热水器和收取的安装费又是因同一项销售业务而发生的。因此,该百货商店的这种销售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混合销售行为。由于该商店是从事货物批发、零售的企业,该店取得的500元安装费收入应并入热水器的价款一并缴纳增值税,不再缴纳营业税。

  11.

  【答案】B

  【解析】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不能扣除。企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捐赠支出的金额为:10000×12%=1200(万元)。

  12.

  【答案】D

  【解析】纳税人可以根据企业当年的销售计划,按照销售额的1/120确定当年的业务招待费的最高限额,因此该企业业务招待费扣除的最高限额=100000/120=833.33(万元)。

  13.

  【答案】A

  【解析】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直接向灾区的捐赠支出,不属于公益性的捐赠,不得在税前扣除。

  14.

  【答案】D

  【解析】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回扣,税前不得扣除;企业发生的有些借款费用需要计入资产成本,分期扣除;企业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的资产要计提折旧,分期扣除。

  15.

  【答案】A

  【解析】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但弥补亏损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五年内不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作为实际弥补年限计算。

  16.

  【答案】B

  【解析】现金股利应交所得税=10000×0.25×50%×20%=250(元)

  股票股利应交所得税=10000×10%×1×50%×20%=100(元)

  该投资人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250+100=350(元)

  17.

  【答案】C

  【解析】该股东可以分得的股票股利=20000×5%×10%=100(万股)

  该股东可以分得的现金股利=20000×5%×0.2=200(万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100×1×50%×20%+200×50%×20%=30(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ABC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知识点是税务管理的内容。企业税务管理的内容主要有:(1)税务信息管理;(2)税务计划管理;(3)涉税业务的税务管理;(4)纳税实务管理;(5)税务行政管理。此外,企业在做好税务管理工作时,还要加强税务风险管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C。

  2.

  【答案】ABD

  【解析】目前,我国企业债务筹资方式多种多样,从单一的向银行贷款逐渐发展到向其他企业借款、发行债券、租赁等多种形式。企业通过吸收直接投资筹集到的资金属于权益资金,其支付的红利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不能获得税收减免的优势。

  3.

  【答案】ABCD

  【解析】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具体办法是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的计入当期损益,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同时根据国税函[2009]98号文件,对于企业由于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形成企业年度亏损部分作为纳税调减项目处理。

  4.

  【答案】ABCD

  【解析】根据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可知,以上说法均正确。

  5.

  【答案】BC

  【解析】被投资企业需要投资企业的一处房产,如投资企业全部采取货币资金出资,然后由被投资企业向投资企业购入此房产,则投资企业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但如果投资企业以该房屋直接投资入股,参与利润分配,承担投资风险,按国家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则可免予负担上述税收,但需要缴纳印花税。

  6.

  【答案】BC

  【解析】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益免交企业所得税,而购买企业债券取得的收益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也应缴纳企业所得税。选项D不属于间接投资所获得的收益。间接投资又称证券投资,是企业用资金购买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而不直接参与其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种投资活动。

  7.

  【答案】BD

  【解析】按照我国增值税管理规定,购进免税产品的运费不能抵扣增值税额,而购进原材料的运费则可以抵扣。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工资薪金支出,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时,不再受计税工资或工效挂钩扣除限额的限制,可以全额据实扣除。期末存货计价过高,本期销货成本降低,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

  8.

  【答案】BC

  【解析】企业在不能及时收到货款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委托代销、分期收款等销售方式,等收到货款时再开具发票、承担纳税义务,就可以起到延缓纳税的作用,避免采用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方式赊销货物,防止垫付税款。

  9.

  【答案】ABD

  【解析】一般纳税人从小规模纳税人采购的货物,由于小规模纳税人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不能抵扣(由税务机关代开的除外)。按照我国增值税管理规定,购进免税产品的运费不能抵扣增值税额,而购进原材料的运费则可以抵扣。企业采购时应注意区分免税产品和应税产品,同时注意对于随运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杂费不能抵扣增值税额。

  10.

  【答案】ABCD

  【解析】期末存货的大小与销售成本成反比,从而会影响到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期末存货计价过低,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2)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3)期初存货计价过低,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4)期初存货如果计价过高,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

  11.

  【答案】BCD

  【解析】采用直线法,企业各期税负均衡;采用加速折旧法,企业生产经营前期利润较少、从而纳税较少,生产经营后期利润较多、从而纳税较多,加速折旧法起到了延期纳税的作用。选项B、C、D均可以起到延期纳税的作用。

  12.

  【答案】AD

  【解析】企业在不能及时收到货款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委托代销、分期收款等销售方式,等收到货款时再开具发票、承担纳税义务,就可以起到延缓纳税的作用,避免采用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方式赊销货物,防止垫付税款。

  13.

  【答案】AC

  【解析】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准予扣除项目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准予扣除项目-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应交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14.

  【答案】AB

  【解析】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等免征企业所得税。

  15.

  【答案】BCD

  【解析】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关于亏损弥补的规定,该企业2005年的100万元亏损,可分别用2006~2010年的20万元、10万元、2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来弥补,由于2006年到2010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共计80万元,低于2005年的亏损,这样从2005年到2010年,该企业都不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剩下的20万元未弥补的亏损只能用税后利润弥补。

  16.

  【答案】ABCD

  【解析】税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税收筹划应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应考虑税收因素的影响;对税务事项的会计处理应符合相关会计制度或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应符合税法规定;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税务档案管理以及税务资料的准备和报备等涉税事项应符合税法规定。所以选项A、B、C、D都正确。



  三、判断题

  1.

  【答案】×

  【解析】税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纳税意识和财务管理水平不断增强的表现,随着税务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价值的体现,它应受到更多关注,企业应努力把握国家税收制度变化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动,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着眼于总体的管理决策,结合自身具体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税务管理方案,并保证有效执行和实施,才能真正充分利用好国家税收政策和法规、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2.

  【答案】×

  【解析】银行借款的资金成本主要是利息,利息可以税前扣除,所以具有抵税作用,企业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还本付息方式来减轻税负,以不同还本付息方式下的应纳税所得额为主要选择标准,应纳税所得额最小的优先考虑,同时将不同还本付息方式下现金流出的时间和数额作为辅助判断标准。

  3.

  【答案】×

  【解析】企业选择定期还本付息时,在债券有效期内享受债券利息税前扣除收益,同时不需要实际付息,因此企业可以优先考虑选择该方式。

  4.

  【答案】×

  【解析】企业间拆借资金在利息计算及资金回收方面与银行贷款相比有较大弹性和回旋余地。此种方式对于设有财务公司或财务中心(结算中心)的集团企业来说,税收利益尤为明显。

  5.

  【答案】√

  【解析】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承租人可以按照租赁期限在企业所得税前均匀扣除;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承租人可以按照规定对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提取折旧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分期扣除。

  6.

  【答案】×

  【解析】吸收直接投资支付的红利不能在税前扣除,不能获得税收收益。

  7.

  【答案】√

  【解析】根据国税函[2009]98号文件,对于企业由于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形成企业年度亏损部分作为纳税调减项目处理。

  8.

  【答案】×

  【解析】企业的分支机构如果具有法人资格,则独立申报企业所得税,如果不具有法人资格,则需由总机构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9.

  【答案】×

  【解析】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10.

  【答案】×

  【解析】由于增值税采用购进扣税法,因此当预计销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时,适当提前购货可以推迟纳税。但商业企业以货款的支付作为抵扣进项税额的前提,因此,应综合权衡由于推迟纳税所获得的时间价值与提前购货付款所失去的时间价值。

  11.

  【答案】×

  【解析】按照我国增值税实施条例规定,购进免税产品的运费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12.

  【答案】×

  【解析】企业可以采用直线折旧法或加速折旧法进行固定资产后续计量,不同的折旧方法影响当期费用和产品成本。如果采用直线法,企业各期税负均衡;如果采用加速折旧法,企业生产经营前期利润较少、从而纳税较少,生产经营后期利润较多、从而纳税较多,加速折旧法起到了延期纳税的作用。

  13.

  【答案】×

  【解析】对企业来讲,三种不同促销方式的税收负担不相同,因而最终对净利润的影响也不同。

  14.

  【答案】×

  【解析】赠送行为视同销售,应计算销项税额,缴纳增值税。视同销售的销项税由商场承担,赠送商品成本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15.

  【答案】×

  【解析】纳税人对外捐赠应当符合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条件才能税前扣除。

  16.

  【答案】×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税务风险管理的含义。税务风险管理是防止和避免企业偷税、漏税行为所采取的管理对策和措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由董事会负责督导并参与决策。因此本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四、计算分析题

  1.

  【答案】

  方案1:若投资全部为权益资本,不存在纳税调整项。则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50万元,应交所得税=150×25%=37.5(万元),则权益资本收益率(税前)=150÷1000=15%,权益资本收益率(税后)=150×(1-25%)÷1000=11.25%。

  方案2:若企业投资总额1000万元,其中权益资本500万元,另外500万元为负债融资,借款年利率10%,因此增加利息支出50万元,则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应交企业所得税=100×25%=25(万元),则权益资本收益率(税前)=100÷500=20%,权益资本收益率(税后)=100×(1-25%)÷500=15%。

  方案3:若企业投资总额1000万元,其中权益资本800万元,另外200万元为负债融资,借款年利率8%,因此增加利息支出16万元,则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34万元,应交企业所得税=134×25%=33.5(万元),则权益资本收益率(税前)=134÷800=16.75%,权益资本收益率(税后)=134×(1-25%)÷800=12.56%。

  方案4:若企业投资总额1000万元,其中权益资本300万元,另外700万元为负债融资,借款年利率12%,因此增加利息支出84万元,则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66万元,应交企业所得税=66×25%=16.5(万元),则权益资本收益率(税前)=66÷300=22%,权益资本收益率(税后)=66×(1-25%)÷300=16.5%。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站在税务角度,在不考虑其他限制因素时,方案4能实现收益最高。企业由于利用了债务融资,资本收益率反而提高,充分体现出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但是,企业在使用债务融资时还应该考虑财务风险承受能力。

  2.

  【答案】

  方案1:复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表1 单位:万元


①年数②年初所欠金额③当年利息=②×10%④当年所还金额⑤当年所欠金额=②+③-④⑥当年投资收益⑦当年税前利润=⑥-③⑧当年应交所得税=⑦×25%
145045049525020551.25
249549.50544.5250200.550.13
3544.554.45598.950250195.5548.89
合计-148.95---601.05150.27


  方案2:复利年金法。

  表2 单位:万元


①年数②年初所欠金额③当年利息=②×10%④当年所还金额⑤当年所欠金额=②+③-④⑥当年投资收益⑦当年税前利润=⑥-③⑧当年应交所得税=⑦×25%
145045180.95314.0525020551.25
2314.0531.41180.95164.51250218.5954.65
3164.5116.45180.960250233.5558.39
合计-92.86---657.14164.29


  方案3:每年等额还本150万元,并且每年支付剩余借款的利息。

  表3 单位:万元


①年数②年初所欠金额③当年利息=②×10%④当年所还金额⑤当年所欠金额=②+③-④⑥当年投资收益⑦当年税前利润=⑥-③⑧当年应交所得税=⑦×25%
14504519530025020551.25
23003018015025022055
315015165025023558.75
合计-90---660165


  方案4:每年付息,到期还本。

  表4 单位:万元


①年数②年初所欠金额③当年利息=②×10%④当年所还金额⑤当年所欠金额=②+③-④⑥当年投资收益⑦当年税前利润=⑥-③⑧当年应交所得税=⑦×25%
1450454545025020551.25
2450454545025020551.25
345045495025020551.25
合计-135---615153.75



  由以上计算可知,从节税角度看,方案1税负最轻,其次是方案4,然后是方案2、方案3。


  3.

  【答案】

  方案1:商品8.5折销售。

  这种方式下,企业销售价格100元的商品由于折扣销售只收取85元,所以销售收入为85元(含税价),其成本为50元(含税价)。

  增值税情况:

  应纳增值税税额=85/(1+17%)×17%-50/(1+17%)×17%=5.09(元)

  企业所得税情况:

  销售利润=85/(1+17%)-50/(1+17%)=29.91(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29.91×25%=7.48(元)

  税后净利润=29.91-7.48=22.43(元)

  方案2:购物满100元,赠送15元商品。

  根据税法规定,赠送行为视同销售,应计算销项税额,缴纳增值税。视同销售的销项税由商场承担,赠送商品成本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按照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规定,企业还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其纳税及盈利情况如下:

  增值税情况:

  应纳企业增值税税额=100/(1+17%)×17%-50/(1+17%)×17%=7.26(元)

  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赠送15元商品应该视同销售,其增值税的计算如下:

  应纳增值税税额=15/(1+17%)×17%-7.5/(1+17%)×17%=1.09(元)

  合计应纳增值税税额=7.26+1.09=8.35(元)

  个人所得税情况: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为其他单位和部门的有关人员发放现金、实物等应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单位代扣代缴。为保证让利顾客15元,商场赠送的价值15元的商品为不含个人所得税额的金额,该税应由商场承担。

  商场需代顾客缴纳偶然所得的个人所得税额=15/(1-20%)×20%=3.75(元)

  企业所得税情况:

  赠送商品成本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同时代顾客交纳的个人所得税款也不允许税前扣除,因此:

  企业利润总额=100/(1+17%)-50/(1+17%)-7.5/(1+17%)-3.75=32.57(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额=[100/(1+17%)-50/(1+17%)]×25%=10.68(元)

  税后净利润=32.57-10.68=21.89(元)

  方案3:购物满100元,返还现金15元。

  在这种方式下,返还的现金属于赠送行为,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且按照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规定,企业还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为保证让顾客得到15元的实惠,商场赠送的15元现金应不含个人所得税,是税后净收益,该税应由商场承担。因此,和方案2一样,赠送现金的商场在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同时还需为消费者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增值税情况:

  应纳增值税税额=100/(1+17%)×17%-50/(1+17%)×17%=7.26(元)

  个人所得税情况:

  应代顾客缴纳个人所得税3.75元(计算方法同方案2)

  企业所得税情况:

  企业利润总额=(100-50)/(1+17%)-15-3.75=23.99(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额=(100-50)/(1+17%)×25%=10.68(元)

  税后利润=23.99-10.68=13.31(元)

  从以上计算可以得出各方案综合税收负担比较如下表所示:

  各方案税收负担综合比较表 单位:元


方案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后净利润
15.097.48-22.43
28.3510.683.7521.89
37.2610.683.7513.31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从税收负担角度看,方案1最优,方案2次之,方案3即采取返还现金方式销售的方案最不可取。

编者推荐:

历年真题精选: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汇总

2013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课后练习题汇总

2013会计职称《中级经济法》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13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强化提高知识点与例题解析汇总

更多会计职称考试信息敬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

会计职称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kjzc)


读书人网 >财务管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