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0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精选讲义

发布时间: 2010-10-19 14:57:35 作者: kind887

[导读]为了提高广大考生的案例分析能力,考试吧整理了以下讲义读书人建筑频道reader8.net/exam/jianzhu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习题辅导第4讲

  第三节 问答题答题方法

  二、案例分析问答题答题方法

  案例分析问答题主要有以下提问方式:

  1.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86),对某场景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所在的工艺单元进行分析。

  2.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16-92),对某场景存在的物理性(或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地点。

  3.找出某场所存在哪些职业病类别,并指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4.试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对某单位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5.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指出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并说明理由。

  6.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是什么?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及时控制住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

  应急工作涉及技术事故、自然灾害(引发)、城市生命线、重大工程、公共活动场所、公共交通、公共卫生和人为突发事件等多个公共安全领域,构成一个复杂巨系统,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复杂性和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放大的特点。

  1.不确定性和突发性;

  2.应急活动的复杂性;

  3.后果易猝变、激化和放大。

  7. 按照应急准备要素的要求,指出某单位在应急准备工作中的不足。

  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尽管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交叉的,但每一阶段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而且每一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因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相互关联,构成了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的循环过程。

  (一)预防

  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如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工厂选址的安全规划、减少危险物品的存量、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从长远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二)准备

  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包括应急体系的建立、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施)与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其目标是保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

  (三)响应

  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求援等。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四)恢复

  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应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要求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事故损失评估、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在短期恢复工作中,应注意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长期恢复包括厂区重建和受影响区域的重新规划和发展。在长期恢复工作中,应汲取事故和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

  8.指出某单位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和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关推荐:2010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经典试题汇总
       2010年安全工程师考试事故案例分析专项练习汇总 读书人建筑频道reader8.net/exam/jianzhu

读书人网 >事故案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