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注册安全工程师》最新强化模拟自测题

发布时间: 2013-04-26 10:43:44 作者: reply

  案例52某化工厂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演习策划

  某化工厂位于某市开发区,占地3.3万平方米。厂区东面1 km是国道,东面1.5 km是条河流;南面0.5 km是大片农田;西面0.5 km和1 km处分别有2家化工厂;北面紧邻一条公路,1 km处是一个城镇,3 km处是一条高速公路。该厂主要生产各种黏合剂,现场储存有大量的危险化学品和大量待运成品,其中丙烯腈是一种重要原料。

  该厂准备开展一次应急响应的通信功能演习。策划的演习方案如下:

  演习时间为当年3月31日。估计演习当天的天气情况是:晴,最高气温17℃,最低气温6℃,风向北风,风力3~5级。事故应急指挥中心设在办公楼内。演习地点设在办公楼北面的一片空地,空地的北面和东南面分别有2个出口。演习计划将盛有丙烯腈的储罐运到这片空地,但是为了防止演习发生意外事故,储罐只剩余约1/5体积的丙烯腈。

  演习导演人员将储罐阀门打开,让丙烯腈流出并聚集在储罐的围堤内,与空气接触后,迅速产生刺激性蒸气。储罐附近有3名工作人员因吸人有毒蒸气而昏倒在地,不省人事,另1名工作人员在昏倒前成功报警。工厂其他工人闻到刺激性气味后,立即纷纷从东南出口自行逃离工厂。启动应急预案后,厂长立即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环境保护局两个主管部门报警。

  为增强演习的效果,演习前开展了培训,重新复习工厂的应急预案,让所有人员了解在紧急情况下自身的责任,并且知道自己在演习过程中应该向谁汇报、对谁负责。此外还就演习的程序、内容和场景开展全员培训。

  请指出上述演习计划中4处不正确的做法。

  参考答案

  (1)在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事故指挥中心不应该设在事故现场的下风向。

  (2)演习泄漏时不应该采用真正的有毒化学品。

  (3)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启动应急预案后,用人单位应立即报告当地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和公安、环境保护、质检部门,而本演习只汇报了两个部门。

  (4)开展演习响应行动人员培训时不应该介绍演习的场景。

  案例53某小区建筑施工重大伤亡事故

  一、工程概况

  某小区建筑面积为8 000 ,工程总造价为8 000万元。由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分包室内外装饰、外脚手架及升降机拆除等工程。该工程于2000年12月25日开工,2001年12月31日主体工程完工,2002年9月2日装饰工程完工,2002年9月9日开始拆除外脚手架及升降机。

  二、设备情况

  升降机是某机械工具有限公司制造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以下简称升降机),该升降机经技术鉴定后,于2001年7月取得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特种设备制造安全认可证,价值300万元。根据其产品说明书,该升降机的拆卸程序为:

  (1)将吊笼提升到高处,停放在顶部向下数第三排的横杆上,并用脚手架钢管加固。

  (2)拆除曳引机和对重笼围栏。

  (2)拆卸对重箱。

  (3)拆卸曳引钢丝绳、吊笼、安全钢丝绳及安全绳坠重。

  (4)切断主电源,拆除电控箱的电源线和控制线等。

  (5)拆卸中间滑轮、对重滑轮和上下滑轮。

  (6)卸天梁、顶横梁、横杆、斜杆、吊笼导轨和对重导轨、立角钢、附墙装置、井架门。

  (7)拆卸曳引机。

  该升降机吊笼防坠装置共有4种:悬停系统,防坠安全器,应急防坠和防松装置,断绳保护装置。这4种安全防护装置最终都将通过安全钢丝绳发挥作用。

  三、事故经过

  9月9日14时30分左右,机修班组负责人王一带领王二、王三、王四进入施工现场,对升降机进行降层拆卸工作(从17层降至15层)0王一在一层看护,其余3人对升降机顶进行拆卸工作。首先拆去了用于防止吊笼坠落的安全钢丝绳。15时30分,在执行上述拆卸程序4的时候,曳引机卷筒钢丝绳突然在卷筒处断裂,吊笼坠落至15层,撞到垫设的2根钢管。垫设在15层上的2根钢管由于无法承受吊笼的冲击而弯曲,与吊笼一起坠落至楼底。吊笼内3人经医院抢救无效,先后死亡。3人在医院的抢救费5万元,每人抚恤费10万元;公司停工1个月,损失300万元;升降机修复费用100万元。

  1. 确定该事故的事故类别。

  参考答案

  起重伤害。

  2.确定该事故的起因物、致害物。

  参考答案

  起因物为曳引机卷筒钢丝绳(或起重机械),致害物为吊笼(或起重机械)。

  3.确定该事故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

  参考答案

  不安全状态是钢丝绳有缺陷(或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不安全行为是违规先拆除了安全钢丝绳(或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案例54某造纸厂中毒事故

  一、企业概况

  某市造纸厂建于1971年6月,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注册资金71.3万元,厂长、法人代表孙某。企业现有净资产325余万元,职工103人。主要生产设备有:2400型、1760型造纸机各1台,锅炉(4 t)2台,变压器(630XVA)2台。主要产品有瓦楞纸、箱板纸、茶板纸,年生产能力为13 000t.

  二、事故经过

  事故发生在2400型造纸机生产箱板纸时用的面浆池。浆池(椭圆形,高2.5 m)的容积约为28.8 m3,四周密闭,仅池顶部开1个0.24 (0.4 m X 0.6 m)的观察口,池内设有搅拌机、抽浆泵。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在生产箱板纸过程中需加入硫酸铝、松香胶等化工原料。

  2003年6月20日13时左右,该厂磨浆车间当班职工周某、胡某、郝某在工作中发现抽浆速度太慢,怀疑抽浆泵堵塞,欲下池检修。当时在场的厂长助理谢某表示,若要下去,应有2人在场,并且要系好绳子,带上氧气瓶。此后谢某找厂长反映情况,未找到。随即回到车间,发现周某、胡某2人不见了,并发现纸浆池口放着梯子,知道出事了,边喊边跑到办公室,向厂长妻子洪某反映情况。洪某即拨打110报警。与此同时,杜某、戚某、俞某先后下池救人,都没有上来。随后厂长孙某赶到,亲自组织指挥抢救工作。指挥黄某下池救人,下池后也没有上来。在场的其他职工都不愿再下去,孙某就叫别人给自己系上绳子下去救人,下池后即刻昏迷,被人拉上来,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立即赶赴现场,从浆池中抢救出周某、胡某、戚某、杜某、俞某、黄某6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三、事故原因

  经调查组调查,确定该事故的原因是:

  (1)周某、胡某不听领导劝告,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冒险作业,擅自进入硫化氢浓度严重超标的浆池而导致中毒死亡事故的发生。

  (2)厂长孙某盲目指挥职工下池救人,致使下池职工中毒死亡,造成事故后果的进一步扩大。

  (3)企业安全管理混乱。该厂没有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不到位;没有建立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制定必要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以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也没有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职工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救援知识。

  (4)有关政府部门对该厂安全生产监管不力,没有实施有效的安全综合治理,安全检查不到位,对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未能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防范措施。

  1.确定该事故的事故类别。

  参考答案

  中毒和窒息。

  2.若由你来调查该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你应该收集哪些方面的情况?

  参考答案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中的有关规定,应调查、收集以下情况:

  (1)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

  (2)使用的材料,必要时进行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实验与分析。

  (3)有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

  (4)关于工作环境方面的状况,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通风、声响、色彩度、道路、工作面状况,工作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取样分析记录及监测情况。

  (5)个人防护措施状况,注意它的有效性、质量、使用范围。

  (6)出事前受害人或肇事者的健康状况。

  (7)企业对职工的安全培训情况。

  (8)其他可能与事故致因有关的细节或因素。

  3.事故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请确定上述事故原因中哪些是直接原因,哪些是间接原因。

  参考答案

  事故原因中的(1)和(2)为直接原因,(3)和(4)为间接原因。

  案例55某造船有限公司事故调查组职责

  一、企业概况

  某造船有限公司是1998年改制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公司占地1.9万平方米,拥有员工600多人。生产的主导产品是450HP钢质拖网渔船。

  二、事故经过

  2001年4月28日,该公司在厂区内安装一台80 t的龙门起重机。安装工作在一个月前就开始着手准备,首先制定了详细的安装方案,并就安装方案的可行性与某起重设备厂进行了多次探讨、协商。根据某起重设备厂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该公司对方案进行了修订,并制定了预案。为确保万无一失,公司在安装前还进行了模拟实验,并取得成功。

  28日准备工作就绪,13时正式开始安装作业。安装方案为:先为位于支腿东面的40t门座起重机主吊钩起吊支腿,当支腿起吊至与地面呈55.时,门座起重机主吊钩自动脱钩,然后用位于支腿西面的卷扬机带动20根直径为15.5 mm的钢丝绳,从西面施力,将支腿继续拉升至与地面呈800,再通过两边的钢丝绳平衡用力,逐步将支腿直立起来。

  在施工过程中,当支腿升至与地面呈55°时,门座起重机主吊钩与支腿连接挤压在一起,且门座起重机副吊钩也钩到了支腿上沿,导致吊钩无法按预定设想自动脱钩。此时公司钣金车间副主任任某提出派人上去人工摘钩。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鞠某和副总经理曲某、袁某、赵某等人进行了协商,认为此时吊钩作用力太大,人工摘钩有一定的危险,决定待支腿升至与地面呈800,吊钩钢丝绳有所松弛,作用力相对减小时,再实施人工摘钩。17:30,作业至支腿与地面呈800时,鞠某派杨某(电焊工)和李某(电工)上去摘钩,结果没摘开。鞠某、曲某、袁某、任某等在现场讨论进一步的摘钩措施,普遍倾向于割断挤压的钢丝绳,拟派刘某(钣金工)、洪某(钣金工)上去送气割机,准备实施切割作业。在他们尚未讨论出具体的焊割方案时,电焊工杨某就将主吊钩钢丝绳割断,又用铁棍将副吊钩撬开,结果副吊钩刚撬开,支腿就迅速向西倒下。4人随支腿从高空坠落到地面,当场死亡3人,刘某受重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1.确定该事故的事故类别。

  参考答案

  起重伤害。

  2.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的计算,在国家标准中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按照受伤者的部位和受伤程度就可以查出受伤者的损失工作日。请回答损失工作日的计量单位是什么死亡一个人的损失工作日是多少这起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是多少

  参考答案

  工作日(或天);6 000个工作日;24 000个工作日。

  3.企业事故发生后,要按照的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调查组的职责是什么

  参考答案

  调查组的职责是:

  (1)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2)确定事故责任者。

  (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

  (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编辑推荐

《注册安全工程师》精选强化训练题库——安全生产技术

《注册安全工程师》精选强化训练题库——生产管理知识

《注册安全工程师》精选强化训练题库——安全生产法

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最新自我检测题汇总

欢迎光临该注册安全工程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anquan/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

读书人网 >事故案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