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2年注册资产评估师《资产评估》章节

发布时间: 2012-06-24 20:02:40 作者: sxsgeass

  知识点一、机器设备定义

  自然科学中的机器设备指将机械能或非机械能转换为便于人们利用的机械能,以及机械能转换为某种非机械能,或利用机械能来做一定工作的装备或器具。

  《资产评估准则——机器设备》第二条对机器设备定义为:机器设备是指人类利用机械原理以及其他科学原理制造的(自然属性)、特定主题拥有或控制的有形资产(资产属性),包括机器、仪器、器械、装置以及附属的特殊建筑物等资产。

  资产评估中,机器设备不仅包括利用机械原理制造的装置、而且包括利用电子、电工、光学等各种科学原理制造的装置。

  知识点二、机器设备的分类

  (一)固定资产管理中使用的国家分类标准《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

  1.该标准适用范围广: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政机关、军队和武警部队以及各级有关管理部门的规定资产管理、清查、登记、统计等工作。

  2.类别:按照资产的属性将资产分为10个门类,其中7个为设备。

  3.编码:该标准采用等长度6位数字层次代码结构,共分为4层(大、中、小、细类),其中大类和细类为两位阿拉伯数字。

  4.这种分类方法是资产评估中使用最基本的分类方法。

  (二)会计核算中使用的分类

  标准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制度,机器设备按其使用性质分为六类:

  1.生产用机器设备

  2.非生产机器设备

  3.未使用机器设备

  4.不需用机器设备

  5.租出机器设备

  6.融资租入机器设备

  (三)按机器设备的组合形式分类

  《资产评估准则——机器设备》中,按照机器设备的组合形式,将机器设备分为单台机器设备和机器设备组合。

  单台机器设备是指以独立形态存在、可以单独发挥作用或者以单台的形式进行销售的机器设备。

  机器设备组合是指为了实现特定功能,由若干机器设备组成的有机整体。

  机器设备组合的价值不必然等于单台机器设备价值的简单相加。

  知识点三、成本法的计算公式

  成本法的计算公式为:

  P=RC-DP-Df-De

  P-评估值;

  RC-重置成本;

  D P-实体性贬值;

  D f-功能性贬值;

  De-经济性贬值。

  成本法是机器设备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

  知识点四、重置成本的计算

  【注意】直接成本与每一台设备有直接对应,间接成本和资金成本有时不能对应到每一台设备上,它们是为整个项目发生的,在计算每一台设备的重置成本时一般按比例摊入。

  重置成本包⑴含必要的、合理的直接成本费用、⑵间接成本费用以及⑶占用资金而发生的资金成本。其中必要的、合理的直接成本费用包含①设备本体的重置成本、②设备的运杂费、③安装费、④基础费及⑤其他合理成本。间接成本费用①管理费用、②设计费、③工程监理费、④保险费等。

  原地需用机器设备,其重置成本包括运杂费、安装费、基础费等,但是移地使用重置成本一般不包含上述费用。

  构成重置成本的费用必须是为购置或构建被评估的机器设备所发生的,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但是一些非必然的费用不应该包括在内。

  (一)设备本体的重置成本 (6种方法)

  设备本体的重置成本不包括运输、安装等费用。

  对于通用设备一般按照现行市场销售价格确定,或者通过其他方法计算设备本体的重置成本。

  自制设备一般按照当前的价格标准计算的建造成本,包括①直接材料费、②燃料动力费、③直接人工费、④制造费用、⑤期间费用分摊、⑥利润、⑦税金以及⑧非标准设备的设计费

  1.直接法

  (1)特点

  根据市场交易数据直接确定设备本体重置成本的方法。

  (2)适用前提

  获得该设备在市场价格资料,对于大部分通用设备比较适合。

  (3)获得市场价格的渠道

  ①市场询价

  根据替代原则,在同等条件下,评估人员应该选择可能获得的最低售价。

  厂家的报价和实际成交价存在较大的差异,评估人员应该谨慎使用厂家报价,应该向近期购买该厂的同类产品的其他客户了解实际成交价格。

  ②使用价格资料

  注意价格资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注意价格的时效性。

  2.物价指数法 (参见教材36页价格指数法部分)

  物价指数法是以设备的历史成本为基础,根据同类设备的价格上涨指数,来确定机器设备本体的重置成本的方法。对于二手设备,历史成本是最初使用者的账面原值,而非当前设备使用者的购置成本。物价指数可分为定基物价指数和环比物价指数。

  (1)定基物价指数

  定基物价指数是以固定时期为基期的指数,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以100%为基础,当物价指数大于100%,表明物价上涨;物价指数在100%以下,表明物价下跌。表4~l为某类设备的定基物价指数。

  表4一1

年份  (定基)物价指数(%) 
1999  100 
2000  103 
2001  106 
2002  108 
2003  110 
2004  112 
2005  115 

  采用定基物价指数计算当前设备本体重置成本的公式为:

  设备本体重置成本=历史成本×(当前年份(定基)指数/基年(定基)指数) (4-2)

  (2)环比物价指数

  环比物价指数是以上期为基期的指数。如果环比期以年为单位,则环比物价指数表示该类产品当年较上年的价格变动幅度(应该是本年相比上年物价的倍数)。该指数通常也用百分比表示。表4~1的定基物价指数用环比物价指数可表示为表4-2.

  用环比物价指数计算设备重置成本的公式为:

  

 

  表4-2

年份  (环比)物价指数(%) 
1999    
2000  103 
2001  102.9 
2002  101.9 
2003  101.9 
2004  101.8 
2005  102.7 

  设备本体重置成本=30 000×(101.9%×101.8%×102.7%)

  =31 961(元)

  在机器设备评估中,对于一些难以获得市场价格的机器设备,经常采用物价指数法。使用时,评估人员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选取的物价指数应与评估对象相配比,一般采用某一类产品的分类物价指数,不可采用综合物价指数。

  ②应注意审查历史成本的真实性。

  因为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其账面价值可能进行了调整,当前的账面价值已不能反映真实的历史成本。

  ③企业账面的设备历史成本一般包括运杂费、安装费、基础费以及其他费用。上述费用的物价指数往往是不同的,应该分别计算。

  ④只能测算复原重置成本。

  ⑤进口设备应使用,进口设备生产国(或者设备的出口国)的分类物价指数。

  3.重置核算法

  (1)特点:

  通过分别测算机器设备的各项成本费用来确定设备本体的重置成本的方法。

  (2)适用对象

  常用于确定非标准、自制设备设备本体的重置成本的计算。

  4.综合估价法

  综合估价法是根据设备的主材费和主要外购件费与设备成本费用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在不考虑税金的情况下,通过确定设备的主材费用和主要外购件费用,计算出设备的完全制造成本,并考虑企业利润和设计费用,确定设备的重置成本。

  计算公式为:

  RC=(M rm÷Km+Mpm)×(1+Kp)×(1+Kd/n) (4-4)

  RC——设备本体重置成本;

  Mrm-主材费;

  Km-成本主材费率;

  Mpm-主要外购件费;

  Kp-成本利润率;

  Kd-非标准设备设计费率;

  n-非标准设备的生产数量。

  公式分析:

  Mrm—-实际被消耗掉的主材费=主材净用量÷主材费利用率(不含增值税)

  Mrm÷Km——本企业生产该设备的成本费用(不包含外购材料费)

  Mrm÷Km+Mpm——该设备使用的全部成本费用(包含外购材料费,不含增值税)

  (1)主材费Mrm(不含增值税成本)

  主要材料是在设备中所占的重量和价值比例大的一种或几种。主材费可按图纸分别计算出各种主材的净消耗量,然后根据各种主材的利用率求了它们的总消耗量,并按材料的市场价格计算每一种主材的材料费用。计算公式为:

  

 

  (2)主要外购件费Mpm(不含增值税成本)

  主要外购件如果价值比重很小,可以综合在成本主材费率 Km中考虑,则不再单列为主要外购件。外购件的价格按不含税市场价格计算,计算公式为:

  

 

  (M rm÷Km+Mpm)×(1+ Kp)—— 生产该设备的正常价格(成本加利润)

  (M rm÷Km+Mpm) ×(1+Kp)×(1+Kd/n)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加上应该承担的专用设备的设计费

  5.重量估价法。(了解,记住公式)

  RC=W×RW×K+P (4-7)

  或RC=W×RW×K(1+rp) (4-8)

  适用范围:材料单一、制造简单、技术含量低的设备

  6.类比估价法——指数估价法

  对于某些特定的设备,如化工设备、石油设备等,同一系列不同生产能力设备的重置成本变化与生产能力变化呈某种指数关系。

  RC=(A1/A2)X×S2 (4-9)

  就是第2章第35和59讲的功能价值类比法的原理。

  不过这里关注一下公式的变形:

  X=ln(RC/S2)/ ln(A1/A2),有可能考运用此公式让大家计算规模指数,国外经验是X取值一般在0.4和1.2之间。

  (二)运杂费

  1.国产设备运杂费。

  指从生产厂家到安装使用地点所发生的有关费用。

  国产设备运费=国产设备原价×国产运杂费率 (4-11)

  2.进口设备的国内运杂费。

  指从出口国运抵我国后,从所到达的港口、车站、机场等地,将设备运至使用的目的地所发生的有关费用,但是不包括运输超限设备时发生的特殊费用。

  进口设备国内运杂费=进口设备到岸价×进口设备国内运杂费率 (4-12)

  (三)设备安装费

  1.国产设备安装费。

  国产设备安装费=设备原价×设备安装费率 (4-13)

  2.设备安装费计算。

  进口设备安装费=相似国产设备原价×国产设备安装费率 (4-14)

  或 进口设备安装费=进口设备到岸价×进口设备安装费率 (4-15)

  (四)基础费

  1.定义:

  为安装设备而建造的特殊构筑物

  2.国产设备基础费。

  国产设备基础费=国产设备原价×国产设备基础费率 (4-16)

  3.进口设备基础费。

  进口设备基础费=相似国产设备原价×国产设备基础费率 (4-17)

  或 进口设备的基础费=进口设备到岸价×进口设备基础费率 (4-18)

  (五)进口设备从属费用

  进口设备的从属费用包括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关税、消费税、增值税、银行手续费、公司代理手续费,对车辆还包括车辆购置附加费等。(简言之,就是设备在国外支付了价款后,从国外运输到我国的海关交完了所有进口的有关费用后可以从海关运走前的全部费用)

  1.国外运费

  海运费=FOB(离岸价)×海运费率 (4-19)

  费率:远洋一般取 5%-8%,近洋一般取3%-4%

  2.国外运输保险费

  国外运输保险费=(FOB+海运费)×保险费率 (4-20)

  CIF= FOB×(1+海运费率)[1+保险费率]

  3.关税

  关税=到岸价(CIF)×关税税率 (4-21)

  4.消费税

  

(4-22)

 

  5.增值税

  增值税=(关税完税价+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率 (4-23)

  

 

  如果减免关税,同时减免增值税

  6.车辆购置费

  车辆购置附加费=(到岸价人民币数+关税+消费税)×费率 (4-26)

  以上到岸价、关税、消费税和车辆购置费的合计为

  =[CIF(1+关税税率)][1+(消费税税率+车辆购置费率)÷(1-消费税税率)]

  7.银行财务费

  银行财务费=FOB×费率 (4-24)

  我国现行银行财务费率一般为 4‰-5‰。

  8.外贸手续费

  外贸手续费=到岸价(CIF)×外贸手续费率 (4-25)

  目前,我国进出口公司的进口费率一般在 1%-1.5%.

  为了方便大家的计算和理解,我们可以将以上的8项外加设备的离岸价(FOB)之和分以下几步计算

  (1)计算到岸价(离岸价加上以上的第1、2项(即国外运费和运输保险非))

  CIF= FOB×(1+海运费率)[1+保险费率]

  (2)到岸价、关税、消费税、车辆购置费之和

  =[CIF(1+关税税率)][1+(消费税税率+车辆购置费率)÷(1-消费税税率)]

  (3)第6项(银行财务费)

  = FOB×银行财务费费率

  (4)第7项,外贸手续费

  = CIF×外贸手续费率

  注意:

  1.FOB价以外币表示,CIF价以人民币表示,按照我以上的计算,一直没将CIF价折算为人民币,所以各个步骤得到的最后答案是外币计价。

  2.将以上的⑵+⑶+⑷,就得到类似与国内设备的“设备本体的重置成本”,在接着需要考虑的是国内运杂费、安装费和基础费,对于进口设备,这三项费用都是按照CIF价为基础计算的 .

  3.通过以上的计算得到了设备的必要的、合理的直接成本费用,还需要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得到设备的间接成本和资金成本,全部合计才能够得到设备的重置成本。

  4.大家通过这个例题要掌握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注意在假设资金在投入当年平均投入的前提下,当年的利息按照半年计算,投入当年以后,利息按照全年计算。同时这里使用的是单利计息,而不是复利。

  知识点五、实体性贬值

  实体性贬值由第种有形磨损和第种有形磨损,前者是使用形成的,后者是自然力作用形成的。

  实体性贬值率是实体性贬值与重置成本的比例。

  αp=DP/RC (4-27)

  αp代表实体性贬值率

  (一)观察法

  对大型设备,可采用德尔菲法和模糊综合判断法。

  (二)使用年限法

  1.原理和第2章讲的内容是一样的。

  αp=L1/L

  公式中:

  L1——已使用寿命;

  L——总使用寿命。

  若设备的残值率为r,则计算公式为:

  αp=L1/L×(1-r) (4-28)

  2.使用寿命不一定都得使用年限表示,可以使用里程、工作小时等表示。

  3.使用年限法在复杂设备评估中的运用。

  复杂设备,各个组成部件的使用寿命是不同的,如果每个部件可以独立更换,整个机器的贬值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αp=ΣKiαpi (4-29)

  公式中:

  Ki——第i个部件所占的(重置)成本权重;

  αpi——第i个部件的实体性损耗率

  (三)修复费用法

  1.使用前提:

  假设设备所发生的实体性损耗是可补偿性的,那么用于补偿(修复)实体性损耗所发生的费用就是设备的实体性贬值。

  2.注意区分可补偿(修复)性损耗和不可补偿(修复)性损耗。

  可补偿(修复)性损耗:是指可以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方法修复的损耗。

  不可补偿(修复)损耗:从经济上来讲是修复不划算或者这种损耗技术上不可修复的损耗。

  3.计算方法

  实体性贬值

  =可补偿(修复)费用+不可补偿(修复)损耗

  =可补偿损耗+(重置成本-可补偿费用)×

 

  即不可补偿部分的实体性损耗采用“使用年限法”来计算

  知识点六、功能性贬值

  功能性贬值(Df)是由于无形磨损而引起资产价值的损失称为机器设备的功能性贬值。设备的功能贬值主要体现在超额投资成本和超额运营成本两方面。

  (一)第Ⅰ种功能性贬值(超额投资成本)

  第Ⅰ种功能贬值反映在超额投资成本上,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之差即为第 I种功能性贬值,也称为超额投资成本。

  (二)第Ⅱ种功能性贬值(运营性功能性贬值)

  计算超额运营成本引起的功能性贬值的步骤如下:

  1.分析比较被评估机器设备的超额运营成本因素;

  2.确定被评估设备的尚可使用寿命,计算每年的超额运营成本;

  3.计算净超额运营成本;

  4.确定折现率,计算超额运营成本的折现值。

  知识点七、经济性贬值

  (一)引起机器设备经济性贬值的因素有:

  1.市场竞争加剧

  产品需求减少,设备开工不足,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而产品价格没有提高。

  2.国家能源、环保等法律

  使得生产成本提高或者强制报废,缩短使用寿命。

  (二)经济性贬值的计算

  1.使用寿命缩短(使用寿命缩短,记住这个例题)

  2.运营费用的提高

  3.市场竞争的加剧(产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知识点八、比较因素

  一般来讲,设备的比较因素可分为四大类,即个别因素、交易因素、地域因素、时间因素四大类。

  (一)个别因素

  设备的个别因素一般指反映设备在结构、形状、尺寸、性能、生产能力、安装、质量、经济性等方面差异的因素。不同的设备,差异因素也不同。在评估中,常用于描述机器设备的指标一般包括:

  1.名称;

  2.型号规格;

  3.生产能力;

  4.制造厂家;

  5.技术指标;

  6.附件;

  7.设备的出厂日期;

  8.役龄;

  9.安装方式;

  10.实体状态。

  (二)交易因素

  设备的交易因素是指交易的动机、背景对价格的影响,不同的交易动机和交易背景都会对设备的出售价格产生影响。

  交易数量也是影响设备售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大批的购买价格一般要低于单台购买。

  (三)时间因素

  不同交易时间的市场供求关系、物价水平等都会不同,评估人员应选择与评估基准日最接近的交易案例,并对参照物的时间影响因素做出调整。

  (四)地域因素

  由于不同地区市场供求条件等因素的同,设备的交易价格也受到影响,评估参照物应尽可能与评估对象在同一地区。如评估对象与参照物存在地区差异,则需要做出调整。

  知识点九、运用市场法评估机器设备的具体方法

  (一)直接匹配法

  使用前提:

  评估对象与市场参照物基本相同,需要调整项目相对较少,差异不大,且差异对价值的影响可以直接确定。

  公式:

  V=V′±△i (4-30)

  公式中:V——评估值;

  V′——参照物的市场价值;

  △i——差异调整。

  (二)因素调整法(相当于第二章39页的市场售价类比法)

  (三)成本比率调整法

  该方法是通过对大量市场交易数据的统计分析,掌握相似的市场参照物的交易价格与全新设备售价的比率关系,用此比率作为确定被评估机器设备价值的依据。比如评估师在评估 A公生产的6米直径的双柱立式车床,但是市场上没有相同的或相似的参照物,只有其他厂家生产的8米和12米直径的产式车床。统计数所表明,与评估对象使用年限相同的设备的售价都是重置成本的55%-60%,那么可以认为,评估对象的售价也应该是其重置成本的55%-60%。

  知识点十、收益法评估适用对象

  大部分单项机器设备,一般不具有独立获利能力。因此,单项设备通常不采用收益法评估。对于生产线、成套化工设备等具有独立获利能力的机器设备可以使用收益法评估。

  知识点十一、收益法评估计算公式

  1.对于租赁的设备,其租金收入就是收益,如果租金收入和折现率不变的,则设备的评估值为:

  P= A×[1-1/(1+r)n]/r= A×(P/A,i,n)= A×[1-(1+r)-n]/r (4-31)

  公式中:

  P——评估值;

  A——收益年金;

  n——收益年限;

  r——本金化率。

  2.投资回收系数与年金现值系数

  公式中, r/[1-1/(1+r)n]称为投资回收系数,用rA表示,他是年金现值系数(P/A.i,n)的倒数。因此式,(4-31)可以表示为:

  P= A×(P/A,i,n)=A/rA (4-32)

  rA=A/P (4-33)

  3.折现率的获取方法-参照物折现率平均法。

读书人网 >辅导资料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