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年)下列预算编制方法中,可能导致无效费用开支项目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是( )。
A.增量预算
B.弹性预算
C.滚动预算
D.零基预算
【答案】A
【解析】增量预算是指以基期成本费用水平为基础,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降低成本的措施,通过调整有关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方法。增量预算编制方法的缺陷是可能导致无效费用开支项目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因为不加分析地保留或接受原有的成本费用项目,可能使原来不合理的费用继续开支而得不到控制,形成不必要开支合理化,造成预算上的浪费。所以本题选A。
2.(2011年)运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需要逐项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费用项目是( )。
A.可避免费用
B.不可避免费用
C.可延续费用
D.不可延续费用
【答案】A
【解析】零基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划分不可避免费用项目和可避免费用项目。在编制预算时,对不可避免费用项目必须保证资金供应;对可避免费用项目,则需要逐项进行成本与效益分析,尽量控制不可避免项目纳入预算当中。所以本题选A。
3.(2011年)某公司预算年度计划新增留存收益为150万元,目标股利分配额为6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则目标利润总额是( )。
A.337.5万元
B.562.5万元
C.750万元
D.1000万元
【答案】D
【解析】目标利润总额=净利润/(1-所得税率)=(本年新增留存收益+股利分配额)/(1-所得税税率)=(150+600)/(1-25%)=1000(万元)。所以本题选D。
4.(2011年)下列各项中,不会对预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金额产生影响的是( )。
A.生产预算
B.材料采购预算
C.销售费用预算
D.单位产品成本预算
【答案】C
【解析】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只是影响利润表中数额。对存货项目没有影响。所以本题选C。5.(2010年)下列各项中,可能会使预算期间与会计期间相分离的预算方法是( )。
A.增量预算法
B.弹性预算法
C.滚动预算法
D.零基预算法
【答案】C
【解析】滚动预算又称连续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期间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地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为一个固定长度(一般为12个月)的一种预算方法。所以选项C正确。
6.(2010年)下列各项中,综合性较强的预算是( )。
A.销售预算
B.材料采购预算
C.现会预算
D.资本支出预算
【答案】C
【解析】现金预算是以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为依据编写的、专门反映预算期内预计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以及为满足理想现金余额而进行投融资的预算。
7.(2010年)某产品预计单位售价12元,单位变动成本8元,固定成本总额120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要实现750万元的净利润,企业完成的销售量至少应为( )万件。
A.105
B.157.5
C.217.5
D.280
【答案】D
【解析】[销售量×(12-8)-120]×(1-25%)=750,解得销售最=280(万件)。
8.(2009年)根据全面预算体系的分类,下列预算中,属于财务预算的是( )。
A.销售预算
B.现金预算
C.直接材料预算
D.直接人工预算
【答案】B
【解析】财务预算具体包括现金预算和预计财务报表。其中,预计财务报表又包括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
二、多项选择题
1.(2011年)运用公式“y=a+bx”编制弹性预算,字母X所代表的业务量可能有( )。
A.生产量
B.销售量
C.库存量
D.材料消耗量
【答案】ABD
【解析】弹性预算编制的公式法是假设成本和业务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中,X是业务量,包括生产量、销售量、机器工时、材料消耗量和直接人工工时等。
2.(2010年)采用比例预算法测算目标利润时,常用的方法有( )。
A.资产周转率法
B.销售收入利润率法
C.成本利润率法
D.投资资本回报率法
【答案】BCD
【解析】比例预算法是利用利润指标与其他经济指标之间存在的内在比例关系,来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1)销售收入利润率法;(2)成本利润率法;(3)投资资本回报率法;(4)利润增长百分比法。所以,本题的答案为选项B、C、D。
3.(2009年)在编制现金预算时,计算某期现金余缺必须考虑的因素有( )。
A.期初现金余额
B.期末现金余额
C.当期现金支出
D.当期现金收入
【答案】ACD
【解析】某期现金余缺=期初现金余额+当期现金收入-当期现金支出,所以本题的答案为选项A、C、D。
三、判断题
1.(2011年)财务预算能够综合反映各项业务预算和各项专门决策预算,因此称为总预算。( )
【答案】√
【解析】财务预算作为全面预算体系的最后环节,它是从价值方面总括地反映企业业务预算与专门决策预算的结果,也就是说,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中的资料都可以用货币金额反映在财务预算内,这样一来,财务预算就成为各项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的整体计划,故亦称为总预算,其他预算则相应称为辅助预算或分预算。
2.(2010年)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负责企业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和考核工作,并对预算执行结果承担直接责任。( )
【答案】×
【解析】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具体负责企业预算的跟踪管理,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及原因,提出改进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企业内部生产、投资、物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业务涉及的预算编制、执行、分析等工作,并配合预算委员会或财务管理部门做好企业总预算的综合平衡、协调、分析、控制与考核等工作。其主要负责人参与企业预算委员会的工作,并对本部门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3.(2009年)零基预算是为克服固定预算的缺点而设计的一种先进预算方法。( )
【答案】×
【解析】零基预算是在编制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一切以零为出发点,从实际需要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方法,它克服了增量预算的缺点。
四、计算分析题
(2009年)C公司为一般纳税人,购销业务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只生产一种产品。相关预算资料如下:
资料一:预计每个季度实现的销售收入(含增值税)均以赊销方式售出,其中60%在本季度内收到现金,其余40%要到下一季度收讫,假定不考虑坏账因素。部分与销售预算有关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金额单位:元
季度 |
1 |
2 |
3 |
4 |
预计销售收入 |
* |
100000 |
110000 |
* |
增值税销项税额 |
* |
17000 |
(D) |
* |
预计含税销售收入 |
117000 |
(B) |
* |
128700 |
期初应收账款 |
20800 |
* |
* |
* |
第一季度销售当期收现额 |
(A) |
  |
  |
  |
第二季度销售当期收现额 |
  |
(C) |
  |
  |
第三季度销售当期收现额 |
  |
  |
* |
  |
第四季度销售当期收现额 |
* |
  |
  |
(E) |
经营现金收入合计 |
  |
117000 |
124020 |
128700 |
说明:上表中“*”表示省略的数据
资料二:预计每个季度所需要的直接材料(含增值税)均以赊购方式采购,其中50%于本季度内支付现金,其余50%需要到下个季度付讫,假定不存在应付账款到期现金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部分与直接材料采购预算有关的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金额单位:元
季度 |
1 |
2 |
3 |
4 |
预计材料采购成本 |
60000 |
* |
65000 |
* |
增值税进项税额 |
* |
(G) |
11050 |
* |
预计含税采购金额合计 |
(F) |
70200 |
76050 |
77220 |
期初应付账款 |
10000 |
35100 |
(H) |
* |
第一季度采购当期支出额 |
* |
  |
  |
  |
第二季度采购当期支出额 |
  |
* |
  |
  |
第三季度采购当期支出额 |
  |
  |
38025 |
  |
第四季度采购当期支出辍 |
  |
  |
  |
* |
材料采购现金支出合计 |
45100 |
* |
* |
* |
说明:上表中“*”表示省略的数据。
要求:
(1)根据资料一确定表1中用字母表示的数值(不需要列示计算过程);
(2)根据资料二确定表2中用字母表示的数值(不需要列示计算过程);
(3)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计算预算年度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年末余额。
【答案】
(1)A=70200(元),B=117000(元),C=70200(元),D=18700(元),E=77220(元)
(2)F=70200(元),G=10200(元),H=35100(元)
(3)应收账款年末余额=128700×40%=51480(元)
应付账款年末余额=77220×50%=38610(元)
注:
(1)A=117000×60%=70200(元),B=100000+17000=117000(元),C=117000×60%=70200(元),D=110000×17%=18700(元);E=128700×60%=77220(元)
(2)F=60000+60000×17%=70200(元)
G=[70200/(1+17%)]×17%=10200(元)
H=70200×50%=35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