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一级注册建筑师《场地设计》必须掌握考

发布时间: 2013-04-25 09:29:34 作者: reply

  1. /夏至日的赤纬角为23°27′;冬至日为-23°27′

  2. /场地设计一般需要取得的气温资料有:

  常年绝对最高气温和常年绝对最低气温

  历年最热月、最冷月的月平均气温

  3. /总平面布置时必须满足规划要点有:

  用地红线范围的建筑高度限制;退让距离;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

  4. /新建10层以上建筑必须做深基础,可利用地下空间,建‘满堂红’人防地下室

  5. /规划确定的新建居住区、统建住宅和大型公共建筑应建人防地下室

  6. /市区新建9层以下、非深基础的民用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7000M2者应修建人防地下室

  7. /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宜设置在主干道两侧

  8. /地震设防的城市,干路两侧的高层建筑应由道路红线向后退让5--8M

  9. /次干道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并可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等设施

  10. /市区建筑容积率大于4的地区(城市规模≤200万人口的城市),其道路支路的密度应在6--8公里/公里2

  11. 建筑物一级耐久年限 100年以上

  建筑物二级耐久年限 50--100年

  建筑物三级耐久年限 25--50年

  建筑物四级耐久年限 15年以下

  12. 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中总建筑密度为第二位、绿地率位第三位

  13. /建筑物和建筑突出物均不得向道路上空排泄雨水

  14. 综合医院设计规范要求在门诊、急诊入口附近均应设车辆停放场地

  15. /改扩建步行商业街的红线宽度不宜小于10M(不按人流量确定)

  /新建步行商业街,应留出不小于5M的宽度供消防车通行

  /步行商业街如设有上空顶盖时,净高不宜小于5.5M

  /步行商业街长度不宜大于500M

  /步行商业街的各个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停车场地

  16. /商业步行区的道路宽度可采用10-15M

  紧急疏散出口的间距为160米

  /距城市次干道距离不宜大于200米,距公交站不宜大于100米

  步行区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17. 村镇道路是规划范围内的宽3.5M以上道路的总称。

  分四级:一级14--20M,二级10--14M,三级6--7M,四级3.5M

  18. 山地南低北高,依山势平行建住宅群,可在满足日照要求条件下,缩小建筑间距,对提高建筑密度有利

  19. 夏季主导风向应朝向长的建筑吹,并引导风穿堂过

  20. /居住区级公建服务半径800-1000M;

  小区级公建服务半径400-500M;

  组团级公建服务半径150-200M;

  21. /居住区级道路按红线宽度计算20M,道路车道宽为9米

  小区路按路面宽度计算5-8M

  组团路按路面宽度计算3-5M

  宅间小路也应计入道路用地面积2.5M

  22. /道路旁设骑楼,柱外缘距道路红线大于0.45;骑楼底层外墙到道路红线3.5米;净高3.6米;骑楼地面应于人行道地面相平,无人行道时高出路边界0.1-0.2

  23. 小区路设人行便道时,人行便道不计算

  24. 配建停车场属于公建用地,居民小汽车停方场属道路用地

  25. /居住区规划的总用地分别为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二类

  26. /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为1.5M2/人

  27. /居住区的室外儿童游戏场的适用坡度应为0.3-2.5%

  28.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29. 公共汽车站停车场停车总数不超过50辆时可设一个出入口

  客车进出口应用文字和灯光分别标明进站口和出站口

  /每组停车数量不宜超过50辆

  站场停车超过50辆,应按组设汽车水箱供水点

  30.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主体部分与建筑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汽车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0米

  31. /广场地面坡度,一般满足排水0.3%--3%,尤以0.5%--2%为宜

  32. 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

  消防车道净高不宜小于4M

  建筑的沿街部分超过160M时,应设穿过建筑物的消防通道

  33. /易受积水雨水影响的楼地面应比同层相邻使用空间部分低20-50,以免溢水

  34. /居住区住宅建筑应避免视线干扰,窗对窗及阳台视线干扰距离不宜小于18米

  35. 建筑周围应设环形消防通道,可利用交通道路

  36. 汽车坡道出入口与平地相衔接按坡度1/2 i‰计

  37. /残疾人非机动车道最小宽度不得小于2.5M,横向坡度2.5%

  38. /当建筑设有进车道时,室内地坪应尽可能接近室外平整地标高,一般室内外高差为0.15M

  39. 考虑地下水位、地质条件,地下水低的地段,可考虑挖方,减少建筑基础埋深,地下水位高的地段不宜挖方

  40. /居住区干道有纵坡控制要求应大于0.3%坡,宜平缓,稍低于附近居住区用地的标高

  41. /建筑物坡道,汽车一般最大8%,手推车不大于6%,电瓶车不大于4%,自行车可不大于3%

  42. 顺风坡区,风向平行等高线,建筑斜交等高线布置,通风良好

  迎风坡区,风向垂直等高线,建筑顺等高线或斜交等高线布置,通风良好

  43. 山地高压风区,风压较大,不宜建高楼以免背面涡风区产生更大涡流

  44. 背风区,可能产生绕风或窝风,布置居住建筑,通风不好

  45. 山地建房时,为防山洪危害,要靠修建排洪沟,拦洪坝

  46. /面积较大,地势较平坦的地段,多用暗沟排水

  场地排水方式,建构筑物比较分散的场地多用明沟排水

  建构筑物标高变化比较多的地段,多用明沟

  道路标高高于建筑物标高的地段,多用明沟

  47. 室外管线亚热带地区不需要专门规范及标准设计

  48. /供水管材一般不用工程塑料管

  49. /膨胀土地区管线布置应避免埋深、依据山势布置、采用管沟敷设是应避开暗流地带、建筑物四周不应作明沟排水

  50. /蒸汽管或热水管可架空敷设,地沟敷设,不可与煤气管共架敷设,不应直埋

  51. /直埋电缆与建筑关系不允许埋入散水,且距建筑物散水0.5M净距

  52. /地下电缆可与道路交叉布置,但电缆中心线至路面最小垂直净距应为1M

  53. /污水在下,给水次之,煤气在上,电力、电讯依次靠近建筑,彼此错开

  54. /公园游人集中场所范围内不宜选用大规格的苗木

  55. /绿地率指居住区内公共绿地、专用绿地、宅旁绿地和道路绿地四种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等人工绿地

  56. 土方工程系统图,‘+’表示填方,‘-’表示挖方,中间无符号表示不需工程挖填土方量,属施工待整平区

  57. 表示道路横拱排水应在路面之上画箭头

  58. 对车流量较多基地出入口距城市道路交叉口红线大于70M

  /距人行道、引桥道、地铁出入口大于5M

  /距公交站台大于10M

  /距中小学、公园、残疾建筑大于20M

  当基地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

  59. /在大城市车辆较多的主干道,靠近交叉路口附近设置公交中途站,一般应设在交叉路口100米以外处

  60. /不允许突入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台阶、平台、窗台、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管线以外的其他地下管线

  61. /有人行道的

  2米以上窗扇、窗罩,0.4米

  2.5米以上活动遮阳,人行道减1米,≤3米

  3.5米以上阳台、凸形封闭窗、雨蓬、挑檐≤1米

  5.0米以上雨蓬、挑檐,人行道减1米,≤3米

  62. /无人行道的

  2.5米以上窗扇、窗罩,0.4米

  5.0米以上雨蓬、挑檐,≤1米

  63. /地下建筑物距离用地红线应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的0.7倍,不得小于5米

  64. 场地雨水暗沟的坡度大于0.4%;明沟的坡度大于0.2%

  65. 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洪水位标高0.5-1.0米,否则应采取防洪措施

  66. 市区中心的临街建筑,应根据面临道路的宽度控制建筑高度

  67. /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无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米

  /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有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0米

  /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有出入口并通汽车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不应小于6-8米

  /各类管道支架和围墙时为1.0米

  68. 居住区道路边缘到建筑物的距离

  /无出入口居住区道路高层5米 ,多层3米;小区路3米;组团、宅间2米

  /有出入口居住区道路高层5米 ,多层5米;小区路5米;组团、宅间2.5米

  /距山墙高层4米 ,多层2米;小区路2米;组团、宅间1.5米

  /距围墙均为1.5米

  69. /基地地面坡度不应小于0.3%;地面坡度大于8.0%时应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土墙或护坡

  70. 基地车行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3%,亦不应大于8.0%

  /在个别路段可不大于11.0%,但其长度不应超过80米,路面应有防滑措施

  /5-6%(800)、6-7%(500)、7-8%(300)、8-9%(150)、9-10%(100)、10-11%(80)

  /横坡宜为1.5-2.5%

  71. 基地人行道的纵坡不应大于8.0%

  /大于8.0%时宜设踏步或局部坡度可不大于15.0%的坡道,路面应有防滑措施;横坡宜为1.5-2.5%

  72. 建筑物底层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至少0.15米

  73. 当场地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再衔接城市干道

  74. /人行道>1.0M;横坡1-2%;距建筑物1.5M

  75. /道路的转弯半径小车6M;货车9M

  76. /停车场通道的最大纵坡度小型车为直线15%;曲线12%

  77. /在竖向设计中,计算土石方平衡时,对于非粘性土壤使用的松散系数为1.5-2.5

  78. /当道路的纵坡为1%时,雨水井的设置间距宜为60-80米

  79. /当场地的汇水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时,应设至少2个雨水井

  80. 道路交叉口的视距>21M

  81. 一般小型汽车场25-30M2/辆;小型汽车库30-40M2辆

  82. 停车场直线通道的最大纵坡可以做到15%

  停车场曲线通道的最大纵坡可以做到12%

  83. /倒车进,顺车出的行驶方式进入停车场可使得通道宽度最小

  84. 停车场的场内车行道的宽度最小为6米

  85. /地面停车场内,小汽车与小汽车之间的横向净距应保证有1.0米

  86. /停车场出入口,50辆以上2个,500辆以上3个;出入口之间大于15M

  87. /地下停车库100辆以上2个出入口

  88. /多层车库<100辆,可设一个双车道出入口;出入口宽度>7M;单车宽+0.8(1.0);双车宽+1.8(2.2)

  89. /自行车单台停车尺寸为2*0.6,自行车坡道净宽不应小于1.8M;纵坡一般在2.5-4%范围

  90. 环境保护三同时为主体工程与环保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91. /建筑造价的相关因素:建筑场地购置费用;建筑设计费用;建筑施工费用;建筑施工监理;不可遇见费用

  92. /建筑法规的相关因素:建筑各项法规的约束;建筑规范的要求;地区民族、传统、信仰的传统要求

  93. 区域性地形图常用1/5000至1/10000;总图常用1/500至1/1000的地形图

  94. /图例中有地物符号、地形符号、标记符号三类

  95. 纵向X轴南北坐标,横向Y轴东西坐标。城市地域一般用方格独力坐标网绘地图。

  96. 我国地图等高线是以青岛平均海平面作零点高程,以米为单位计

  97. 九度地震设计烈度地区不宜建设;八度以下地震区要注意高度、密度、防火、防爆、疏散等措施

  98. /停车场出入口处视线避免遮挡,出入口后退2M的道中线上两侧各60°角范围无障碍物

  99. /地面设计小于3%自然坡一般选择平坡式

  /大于3%一般拟定台阶式;场地长度超过500M,坡度小于3%,也可用台阶式

  /中坡地与陡坡地的分界线为25%

  100. /场地建筑至道路的排水坡度最好1-3%。一般允许0.5-6%

编辑推荐

一级注册建筑师试题精编汇总:临考冲刺摸底

一级注册建筑师试题特选汇总:最新模拟检测(分版块)

一级注册建筑师精选试题汇总:最新模拟检测(分版块)

注册建筑师二级精选试题汇总:最新模拟检测(分版块)

欢迎光临该注册建筑师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jzs/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

读书人网 >复习指导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