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 关于铁路编组列车的列车长度正确的是( )
A.到发线的有效长要预留30M附加制动距离要求
B.电气集中控制情况及线路长度
C.技术作业条件以及线路长度
D.线路的长度并预留30M的制动距离
【答案】A
(二)机务安全知识提示几个点:
1.电力机车须装设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其中客运机车还应加装轴温报警装置;牵引特快旅客列车的机车,应分别向车辆的空气制动装置和空气弹簧等其他装置提供风源;
2.监控装置记录的运行信息,实行退勤、日常两级分析和运行干部辅助分析。退勤分析由退勤调度员,对乘务员趟车文件中所记录的非常信息进行核对并作好记录;日常分析是对列车操纵、行车安全、作业标准化等问题进行分析;运行干部的辅助分析,由车队、车间和段技术管理等干部,实行逐级复检、抽查的检索分析。
3.运行机车上必须安装机车信号、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简称“三项设备”)。在去年就考过这样的题目
[例题]铁路运行机车上必须安装的“三项设备”是指( )。
A.照明设备、机车信号、报警信号
B.列车无线调度电话、通风设备、机车信号
C.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通风设备、照明设备
D.机车信号、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
【答案】D
4.担当夜间乘务工作并一次连续工作时间超过6h的乘务员,必须实行班前待乘休息制度。乘务员待乘卧床休息时间不得少于4h
(三)工务安全知识中,需要了解:
1.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
2.线路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直线轨距标准规定为1435mm.曲线线路轨距加宽限度为300m≤半径≤350m,加宽5mm;半径≤300m,加宽15mm.曲线地段外轨最大超高,双线地段不得超过150 mm,单线地段不得超过125mm.
3.机车车辆无论空、重状态,均不得超出机车车辆限界,其上部高度自钢轨顶面的距离不得超过4800mm;其两侧最大宽度不得超过3400mm.
4.铁路线间距为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标准距离,线间最小距离的基本规定为:线路允许速度不超过140km/h的区段,区间双线为4000mm,站内正线、到发线和与其相邻线间为5000mm;线路允许速度140km/h以上至160km/h的区段,区间双线为4200mm,站内正线与相邻到发线间为5000mm,牵出线与其相邻线为6500mm.
[例题] 机车车辆无论空、重状态,均不得超出机车车辆界限,其上部最高处至()的距离不得超过4800mm,其两侧宽度最大不得超过3400mm.
【答案】钢轨顶面的距离
【解析】一般人都会认为这个地方肯定考4800和3400,但其实考得是这个距离的确定方法。
(四)电务安全知识中强调几个地方:
1.信号机按类型分为色灯信号机、臂板信号机和机车信号机。信号机按用途分为进站、出站、通过、进路、预告、遮断、驼峰、驼峰辅助、复示、调车信号机。
2.连锁设备的基本类型分为集中连锁和非集中连锁。
3.各种信号机及表示器在正常情况下的显示距离:进站、通过、遮断信号机,不得少于1000m;高柱出站、高柱进路信号机,不得少于800m;预告、驼峰、驼峰辅助信号机,不得少于400m;调车、矮型出站、矮型进路、复示信号机,不得少于200m.
4.集中连锁设备应保证:当进路建立后,该进路上的道岔不可能转换;当道岔区段有车占用时,该区段的道岔不可能转换;列车进路向占用线路上开通时,有关信号机不可能开放(引导信号除外)。同时,集中连锁设备,在控制台上应能监督线路与道岔区段是否占用,进路开通及锁闭,复示有关信号机的显示。
5.道口自动信号应在列车接近道口时,向公路方向显示停止通行信号,并发出音响通知;如附有自动栏杆(门),栏杆(门)应自动关闭。在列车全部通过道口前,道口信号应始终保持停止通行状态,自动栏杆(门)应始终保持关闭状态。
(五)车辆安全知识,
1.车辆按用途分为客车、货车及特种用途车(如试验车、发电车、轨道检查车、检衡车、除雪车等)。
2.车辆轮对内侧距离为(1353±3)mm;车轮轮厚度客车≥25mm,货车≥23mm;车轮轮缘厚度≥23mm;车轮轮缘垂直磨耗高度≤15mm;车轮踏面圆周磨耗深度≤8mm.
3.编入货物列车的关门车数不得超过现车总辆数的6%,超过时要计算每百吨列车重量换算闸瓦压力,不得低于280kN.列车中关门车不得挂于机车后部3辆之内,在列车中连续连挂不得超过2辆,旅客列车不准编挂关门车。
4.在干线上,应设红外线轴温探测网,轴温探测站的间距一般按30km设置。
(六)牵引供电安全知识,需要注意一些数字:
1.接触网最高工作电压为27.5kV,瞬时最大值为29kV;最低工作电压为20kV,非正常情况下,不得低于19kV.
2.接触网接触线最大弛度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6500mm;在区间和中间站,不少于5700mm;编组站和区段站,不少于6200mm;客运专线为5300~5500mm.
3.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少于300mm;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少于350mm;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少于500mm.
4.在电气化铁路上,道口通路两面应设限界架,其通过高度不得超过4.5m.道口两侧不应设置接触网锚柱。
5.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少于2000mm.
[例题]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了专业人员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的物件)与铁路牵引供电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 ) m.
A.1 B.2
C.5 D.9
【答案】B
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包括人员影响因素和设备影响因素两大类。
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人员包括运输系统内人员和运输系统外人员。
运输系统内人员主要指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安监、客运、货运等部门的各级领导人员、专职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他们是保证运输安全的最关键因素。
运输系统外人员主要指旅客、货主以及铁路沿线居民、机动车驾驶人员等。他们对运输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包括旅客携带“三品”上车而酿成事故;货主托运危险品而不如实申报导致事故;在铁路一公路平交道口,车辆行人强行过道导致事故;铁路沿线人员拆卸铁路设备以及在线路上放置障碍物威胁铁路运输安全。
铁路运输设备是影响运输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影响运输安全的铁路运输设备包括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安全技术设备两类。
运输基础设备有线路(路基、桥隧建筑物、轨道)、车站、信号设备、机车、车辆、通信设备等;
运输安全技术设备包括安全监控设备、检测设备、自然灾害预报与防治设备、事故救援设备等。
[例题] 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人员因素中,铁路运输系统外人员主要包括( ABD )。
A.旅客
B.机动车驾驶人员
C.安监管理人员
D.货主
E.工务人员
【答案】ABD
注:运输系统内人员主要指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安监、客运、货运等部门的各级领导人员、专职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他们是保证运输安全的最关键因素。运输系统外人员主要指旅客、货主以及铁路沿线居民、机动车驾驶人员等。小心这些关键词:最关键因素。
典型的铁路运输事故有机车车辆冲突脱轨事故、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电气化铁路触电伤害事故,以及营业线施工事故等。
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隐患主要是车务机务两方面:车务方面主要是作业人员向占用线接入列车,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停留车辆未采取防溜措施导致车辆溜逸,违章调车作业等;机务方面主要是机车乘务员运行中擅自关闭“三项设备”盲目行车,作业中不认真确认信号盲目行车,区间非正常停车后再开时不按规定行车,停留机车不采取防溜措施。
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有:机车车辆配件脱落,机车车辆走行部构件、轮对等限度超标,线路及道岔限度超标,线路断轨胀轨,车辆装载货物超限或坠落,线路上有异物侵限等。
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有:作业人员安全思想不牢,违章抢道,走道心、钻车底;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跳车、爬车,以车代步,盲目图快,避让不及,下道不及时;作业防护不到位,作业中不加保护措施,线路上作业不设防护或防护不到位等。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有:电化区段作业安全意识不牢,作业中违章上车顶或超出安全距离接近带电部位;接触网网下作业带电违章作业;接触网检修作业中安全防护不到位,不按规定加装地线,或作业防护、绝缘工具失效;电力机车错误进入停电检修作业区等。
营业线施工事故的主要隐患有:施工组织缺乏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施工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施工人员缺乏资质;施工前准备工作滞后,施工中安全防护不到位,施工后线路开通条件不具备,盲目放行列车;施工监理不严格,施工质量把关不严,施工监护不落实等。
[例题]机车车辆配件脱落,机车车辆走行部构件、轮对等限度超标.线路及道岔限度超标,线路断轨胀轨,线路上有异物侵限等,容易导致机车车辆发生( )事故。
A.冲突 B.脱轨
C.伤害 D.追尾
【答案】B
铁路运输安全技术措施包括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技术、铁路运输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铁路运输事故救援技术3大类。
常用的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技术方法有强化运输设备的安全性、隔离、闭锁等等。
铁路运输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有铁路列车检测、铁路列车超速防护、铁路车辆探测系统等。
[例题] 铁路列车超速防护是对列车实际运行速度与( )进行比较。
A.列车理论速度
B.列车旅行速度
C.列车技术速度
D.列车最大安全速度。
【答案】D
编辑推荐
欢迎光临该注册安全工程师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anquan/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