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采石场工地作业场所存在白云石粉尘和大理石粉尘。测得两种粉尘的总尘浓度分别是8 mg/m3和10 mg/m3,两种粉尘相应的容许浓度限值均是10mg/m3,则该作业场所( )。(B)
A.总粉尘未超过接触限值
B.总粉尘超过接触限值
C.满足Ⅱ级危害程度
D.具有爆炸危险
2.某港务局针对其码头存放的油品制定了油品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按照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划分,该预案是( )。(C)
A.综合预案
B.现场预案
C.专项预案
D.临时预案
3.职业健康检查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包括岗前、在岗和离岗健康检查以及应急检查等形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 )。(B)
A.合理安排劳动强度
B.筛选职业禁忌症
C.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D.确定是否缴纳工伤保险
4.已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生产经营单位,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在新工艺改变后30日内向原申报机关( )。(C)
A.申报注销职业病危害项目
B.重新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C.申请职业病危害因素变更内容
D.申请监督职业病危害项目
5.用人单位应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从业人员调离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 )。(D)
A.原件
B.职业病津贴证明
C.职业病诊断证明
D.复印件
6.根据《职业病报告办法》制定的职业病报告卡,适用于我国境内一切有职业危害作业的用人单位,但并不适用于所有职业病。下列不属于职业病报告卡报告的职业病是( )。(C)
A.喷洒农药中毒
B.煤工尘肺
C.中暑
D.误喝农药中毒
7.事故应急救援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故应急救援基本任务的是( )。(C)P108
A.立即营救受害人员
B.迅速控制事态发展
C.进行应急能力评估
D.进行事故危害程度评估
8.在事故应急管理过程中,工厂选址的安全规划属于应急管理的( )过程。(A)
A.预防
B.准备
C.响应
D.恢复
9.特别重大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 )个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C)
A.2
B.3
C.4
D.5
10.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急策划是一级要素,危险分析是二级要素。下列不属于危险分析内容的是( )。(C)
A.危险识别
B.脆弱性分析
C.资源分析
D.风险分析
1.安全验收评价涉及到对场所、设施、措施等方面的检查和评价。进行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顼目安全验收评价时,对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仪及变送器的安全评价,属于( )内容。(B)
A.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记录评价
B.强制检测设备设施情况检查
C.易燃易爆场所评价
D.机械伤害防护设施评价
2.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我国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分为( )。(B)
A.市(地)、省(区、市)和国家三级
B.县(市)、市(地)、省(区、市)和国家四级
C.乡镇、县(市)、市(地)和省(区、市)四级
D.县(市)、市(地)和省(区、市)三级
3.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与监测、事故预防、风险控制及( )。(C)
A.环境改善
B.事故调查
C.应急管理
D.持续改进
4.为有效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监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的危险物质,《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给出的分类是 ( )。(C)
A.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使用场所重大危险源
B.储存区重大危险源和经营场所重大危险源
C.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区重大危险源
D.使用场所重大危险源和经营场所重大危险源
5.根据法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一般情况下,对新从业人员要进行(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C)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6.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下列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的是( )。(C)P76-78
A.大型起重机
B.储存3吨的黑火药库(5t)
C.坝高30米的尾矿库(≥30)
D.炼钢炉
7.为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监管,对于新建项目中的重大危险、有害设施,企业应在该项目( )提交重大危险源安全报告。(D)P74
A.设计审查后
B.竣工验收前
C.开工建设前
D.投入运行前
8.在炼铁、炼焦等企业作业场所中,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是( )。(B)
A.一氧化氮
B.一氧化碳
C.甲烷
D.氨气
9.恶劣气象条件、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容易引起各种职业病下列可以造成职业性白内障的物理因素是( )。(A)
A.红外线
B.紫外线
C.激光
D.X射线
10.职业病的发病过程取决于有害因素本身的性质、有害物质作用于人体的( )和劳动者个体易感性三个主要条件。(B)P95-96
A.途径
B.数量
C.方式
D.部位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ILO--OSH2001基本要素"计划与实施"的内容包括( )。(A)P132
A.初始评审、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
B.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改进措施
C.初始评审、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改进措施
D.初始评审、管理方案、运行控制、改进措施
2.一个完整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通常由( )构成。(D)
A.组织体系、运作机制、法制基础、评估体系
B.组织体系、运作机制、应急预案、应急体系
C.组织体系、运作机制、应急预案、评估体系
D.组织体系、运作机制、法制基础、保障系统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工作包括学习与培训、初始评审、体系策划、文件编写、体系试运行与评审完善等步骤。下列各项工作中,不属于体系策划的是( )。(B)P137
A.确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B.对现有作业活动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初始评审)
C.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D.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4.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法定制度,根据责任人员在事故中承担责任的不同,分为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和( )。(B)
A.间接责任者
B.领导责任者
C.次要责任者
D.重要责任者
5.职业健康安金管理体系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一种方式。对于尚未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生产经营单位,( )可作为其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A)P137
A.初始评审
B.体系策划
C.体系培训
D.体系文件编写
6.在高速运转的机械飞轮外部安装防护罩,属于( )安全技术措施。(B)
A.限制能量
B.隔离
C.故障设计
D.设置薄弱环节
7.根据有关事故统计报告的规定,除道路交通、火灾和水上交通事故之外的其他事故,人员失踪超过( )天的,可以按照死亡事故进行统计报告。(D)
A.7
B.10
C.15
D.30
8.事故调查中设立不同调查小组,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查清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查清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负责调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培训等方面工作的小组是( )。(C)
A.综合组
B.技术组
C.管理组
D.善后处理组
9.某生产经营单位由于管理不善,发生了事故,造成2人死亡。按照事故调查分级原则,该事故调查组应由( )的人员组成。(B)
A.本单位安全、生产、技术、工会等部门
B.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
C.市(地)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
D.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
10.为了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必须对事故进行归纳和分类。依照事故的( ),将事故分为伤亡事故和非伤亡事故。(B)
A.责任
B.后果
C.原因
D.性质
编辑推荐
欢迎光临该注册安全工程师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anquan/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