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若事件A⊂B,则事件A =( )。
A.B
B.A
C.φ
D.Ω
2.10件产品中有2件不合格品,现从中不放回随机抽取2件,则这2件产品全为不合格品的概率为( )。
A.1/5
B.1/25
C.1/45
D.1/90
3.设X为随机变量,且P(|X|1≤2)=0.7,P(X>2)=0.1,则P(X<-2)=( )。
A.0.1
B.0.2
C.0.3
D.0.4
4.10台发动机的失效时间(单位:千小时)分别为:10,11,12,12,12,13,14,18,19,21,则此10台发动机失效时间的中位数是( )。
A.12.0
B.12.5
C.13.0
D. 13.5
5.将两个样本数据在同一张正态概率纸上作图,不仅都呈直线状,且大致平行,则表明这两个样本的总体皆服从正态分布,且( )。
A.均值相等,但标准差不等
B.均值不等,但标准差相等
C.均值相等,标准差也相等
D.均值不等,标准差也不等
6.16个数据的平均值为27.83,现发现其中一个数据19.58被误记为11.58,则纠正后的平均值应为( )。
A.27.33
B.27.83
C.28.33
D.28.83
7.由15对数据(xi,yi),i=1,2,…,15,算得Lxx=355,Lxy=3102,Lxy=-923,则回归方程 =a+bx中回归系数b=( )。
A.1.7
B.-1.7
C.2.6
D.-2.6
8.根据GB/T2828.1,在检验成本较高的场合,适宜选择的检验水平是( )。
A.特殊水平
B.一般水平Ⅲ
C.一般水平II
D.一般水平I
9.从稳定生产的企业采购少数几批产品,验收抽样时适宜使用( )。
A.孤立批计数抽样方案模式B B.孤立批计数抽样方案模式A
C.放宽抽样方案 D.加严抽样方案
10.根据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晶数使用GB/T2828.1来判定是否接收某批产品,AQL值应( )。
A.大于1.0(%)
B.不大于1.0(%)
C.大于10(%)
D.不大于10(%)
21.单值图中的( )表示的是抽取样品质量特性的测量值。
A.下控制限LCL
B.上控制限UCL
C.中心线CL
D.点子的纵坐标
22.体现质量能力和管理能力综合效果的指标是( )。
A.过程能力6σ
B.加工中心μ
C.控制限
D.过程能力指数Cpk
23.过程能力指数反映了过程质量的好坏,提高过程能力指数的方法是( )。
A.减小过程波动
B.减小公差范围
C.减小过程均值
D.加强检验
24.关于数据分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层的层数依赖于数据量的大小
B.分层适当是指分层后,同层内的数据波动小,而层与层之间的差异明显
C.分层适当是指分层越细越好
D.无论是否有分层的相关标志或信息,都可对数据进行分层
25.PDCA循环中的C是指( )。
A.检查
B.策划
C.实施
D.处置
26.欲了解某一零件尺寸的波动情况,适宜采用( )。
A.不合格位置凋查表
B.不合格项调查表
C.工序分布调查表
D.不合格原因调查表
27.排列图的作用是寻找( )。
A.关键的多数
B.关键的少数
C.次要的多数
D.次要的少数
28.下列活动中,不属于QC小组活动内容的是( )。
A.定期向高层领导汇报课题进展
B.向QC小组管理部门登记选题
C.撰写课题报告
D.进行成果发表
29.分析电流强度与镀层厚度是否存在相关关系,适宜采用( )。
A.控制图
B.直方图
C.排列图
D.散布图
30.关于调查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便于使用,所有类型的调查表应统一表格
B.调查表只适用于记录计量值数据
C.调查表往往不能单独使用,需要与因果图、直方图等工具一起使用
D.调查表可以用于统计不合格项、不合格位置、不合格原因等多种场合
41.不合格的分类主要是根据( )对产品的关注程度确定的。
A.操作者
B.消费者
C.采购企业
D.生产企业领导
E.检验员
42.对检验批确定了P0和P1后,不同的抽样方案会使( )不同。
A.OC曲线形状
B.使用方风险
C.生产方风险
D.检验成本
E.批质量水平
43.关于分层抽样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分层抽样误差小,准确性高,
B.分层抽样获得的样本代表性强
C.分层抽样可按等时间间隔从流水线抽样
D.分层抽样是将所有产品统一编号后进行随机抽样
E.分层抽样可按不同生产日期从产品批中抽样
44.描述过程质量或过程质量要求的指标有( )。
A.批量N
B.批次
C.接收质量限AQL
D.极限质量LQ
E.过程平均
45.关于计数调整型抽样中AQL值的说法,正确的有( )。
A.AQL值是一个检索工具
B.AQL值是对生产方长期生产的产品的质量要求
C.AQL值是一个不可接收的质量要求
D.AQL值主要是根据使用方要求确定的
E.AQL值是对单个产品批提出的要求
46.根据GB/T2828.1,AQL=6.5 以表示( )。
A.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不超过6.5
B.不合格品率不大于6.5%
C.不合格品百分数不大于6.5
D.单位产品不合格数小于6.5
E.不合格品百分数大于6.5
47.计数调整型抽样标准GB/T2828.1中的抽样计划包括( )。
A.标准型抽样方案
B.转移规则
C.正常抽样方案
D.加严抽样方案
E.放宽抽样方案
48.关于调整型抽样方案中正常检验、放宽检验与加严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检验一般从正常检验开始
B.放宽检验经济性好
C.加严检验能更好地保护使用方利益
D.放宽检验强制使用
E.加严检验非强制使用
49.一般检验水平Ⅲ对应的抽样方案( )。
A.检验成本最高
B.使用方风险最小
C.判别能力最强
D.多用于破坏性检验
E.样本量最大
50.关于选择控制图控制对象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稳定的过程不必用控制图监控
B.不稳定的过程应用控制图持续监控
C.所控制的特性应为关键的特性
D.所控制的特性应能定量表示
E.若指标之间有因果关系,最好选取“果”作为控制指标
三、综合分析题(共20题,每题2分。由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一)
企业开发了一种新产品,在前期投产过程中,将一部分零部件委托给协作厂加工生产,协作厂根据企业提供的图纸为企业特别制作了这些部件。该企业质量检验部门针对委托加工的零部件产品制定了抽样检验方案,并确定了质量要求。
71.该零部件应作为( )进行抽样检验。
A.连续批
B.孤立批
C.稳定生产批
D.不稳定生产批
72.针对该零部件应选择( )抽样方案。
A.孤立批计数抽样模式A
B.孤立批计数抽样模式B
C.放宽
D.计数调整型
73.用于检索抽样方案的参数是( )。
A.LQ
B.AQL
C.过程平均
D.平均样本量
74.与该批零部件抽样检验方案相对应的质量要求应是( )。
A.单批质量水平指标
B.过程平均质量水平
C.确保较低的使用方风险的质量水平
D.确保较低的生产方风险的质量水平
(二)用户与某生产稳定的企业签订了长期采购合同,合同规定该企业所提供产品的不合格品百分数不能超过2.5(%),在此基础上企业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案。开始检验时规定抽样方案为(80,2),利用该抽样方案连续检验6批产品,样本中不合格品数依次为:1,0,3,1,2,3。
75.企业选择的抽样方案是( )。
A.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
B.孤立批计数抽样方案模式A
C.孤立批计数抽样方案模式B
D.计量调整型抽样方案
76.用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是( )。
A.AQL=2.5(%)
B.LQ=2.5(%)
C.α=2.5%
D.β=2.5%
77.在批量一定的情况下,为检索出合适的抽样方案,还应规定( )。
A.检验水平
B.抽样方案类型
C.检验严格度
D.样本量
78.该企业在开始检验时选择的抽样方案(80,2)是( )。
A.一次正常抽样方案
B.一次加严抽样方案
C.一次放宽抽样方案
D.二次正常抽样方案
79.根据6批产品的检验记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品质量在变坏
B.下批应使用加严检验
C.下批应使用放宽检验
D.产品质量完全满足要求
(三)某产品质量特性的规范要求为16±2,拟利用均值—标准差控制图对其进行控制。根据绘制的分析用控制图知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且X =16.2, =0.5。过程能力分析的结果表明当前过程能够满足顾客要求,故将分析用控制图转化为控制用控制图,继续监控过程。现从生产线上抽取一个样本量n=5的子组,测量值分别为16.0,15.5,16.4,17.0,17.1。已知控制图系数C4=0.94,A3=1.427。
80.该过程标准差的估计方为( )。
A.0.6
B.0.532
C.0.47
D.0.35
81.该过程的过程能力指数Cp为( )。
A.1.33
B.1.25
C.1.0
D.0.67
82.有偏移的过程能力指数Cpk为( )。
A.1.20
B.1.18
C.1.13
D.0.90
83.该组数据在均值图上应描( )个点。
A.1
B.2
C.3
D.5
84.在均值控制图上,该子组的点子( )。
A,落在控制限外
B.落在控制限内
C.形成异常链
D.落在中心线上方
(四)
某食品加工厂8月份生产的罐头产品的不合格记录如下:182瓶固态物含量不足,83瓶色泽不合格,65瓶外形不合格,30瓶肉质不合格,21瓶糖度不足,其他不合格15瓶。质量管理部门针对现有质量问题牵头组织改进。
85.根据排列图的原理,不合格分类中属于A类因素的是( )。
A.固态物含量不足、色泽不合格、外形不合格
B.固态物含量不足、色泽不合格
C.固态物含量不足
D.色泽不合格
86.若要解决固态物含量不足的问题,首先要做的是( )。
A.确定关键的责任人,予以处罚
B.分析固态物含量不足的原因
C.收集数据,了解目前固态物含量的平均值
D.寻找提高固态物含量的对策
87.在寻找固态物含量不足的原因时,可使用( )对原因进行整理。
A.直方图
B.散布图
C.控制图
D.因果图
88.通过召开质量问题原因分析会,初步推测了影响固态物含量的主要原因后,应( )。
A.立即针对主要原因采取措施
B.对主要原因进行进一步验证
C.申请配置所需资源
D.针对改进措施进行人员培训
89.在确认改进效果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改进前后用于比较的图表最好保持一致
B.尽可能将改进成果换算成金额,以引起领导重视
C.应确认在何种程度上做到了防止质量问题的再次发生
D.如果没有达到改进目标,则下一步要解决色泽不合格的问题
90.改进后为了保持成果,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
A.对产品的固态物含量采用放宽检验
B.运用控制图对固态物含量进行监控
C.将措施标准化、程序化
D.增加检验量,严格把关
编辑推荐
2013年注册质量工程师(初级)模拟自测题:《综合知识》汇总
2013年土地估价师查漏补缺:《土地管理基础法规》检测题汇总
欢迎光临该注册质量工程师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zlgc/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