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性粉尘来源十分广泛,以下不属于生产性粉尘的是 .
A.煤炭燃烧时所产生的烟尘
B.熔炼黄铜时产生的烟尘
C.皮物、棉织物的处理时产生的粉尘
D.清扫道路时的杨尘
答案:D
解析:生产性粉尘来源十分广泛,如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全属的研磨、切削矿石的粉碎、筛分、配料或岩石的钻孔,爆破和破碎等;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和陶瓷等工业中原料加工;皮毛、纺织物-等原料处理;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加工处理,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
2.高温作业分级标准是按照工作地点WBGT指数和高温作业时间将其分为 级,级别越高表示热强度越大。
A.4
B.5
C.6
D.8
答案:A
解析:高温作业分级标准是按照工作地点WBGT指数和高温作业时间特其分为四级。级别越高表示热强度越大。凡工作地点定向辐射热强度千均值大于或等于2 kw/m3的高温作业,应在分级基础上再提高一个等级,但最高不能超过IV级。
3.凡工作地点定向辐射热强度平均值大于或等于 kw/m3的高温作业.应在高温作业分级标准的基础上再提高一个等级,但最高不能超过IV级。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上题。
4.确定净化方案的原则有( )。
A.设计前必须确定有害物质的成分、含量、和毒性等理化指标
B.确定有害物质的净化目标和综合利用方向,应符合卫生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
C.净化设备的工艺特性,必须与有害介质的特性相一致
D.落实防火、防爆的特殊要求
E.根据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确定方案
答案:E
解析:确定排出气体的净化方案的原别是:①设计前必须确定有害物质的成分、含量和毒性等理化指籽;②确定有害物质的净化目标和综合利用方向,应符合卫生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③净化设备的工艺特性,必须与有害介质的特性相一致;④落实防火、防爆的特殊要求,
5.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是( )。
A.改革工艺、采用新技术
B.湿式作业
C.密闭尘源,生产过程管道化、机械化、自动化
D.通风除尘
答案:A
解析:改革工艺、采用新技术、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即在工艺改革中。应首先考虑污染预防,即采取使生产过程不产生粉尘的治本措施。其次,才是在粉尘产生后通过治理措施减少其危害的治标措施。
6.电磁辐射的量子能量水平达到( )eV以上时,会对生物体产生电离作用,称为电离辐射。
A.8
B.10
C.12
D.15
答案:C
解析:波长短、频率高,辐射的量子能量大,生物学作用强。量子能量水平达到12eV以上时,对生物体有电离作用,可导致机体损伤,这类电磁辐射称为电离辐射。量子能量小于12eV的电磁辐射不足以引起生物体电离,称为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均属于电磁辐射。
7.非电离辐射可分为( )。
A.高频电磁场、红外辐射、紫外辐射、激光
B.微波、红外辐射、紫外辐射
C.射频辐射、红外辐射、紫外辐射、激光
D.微波、红外辐射、紫外辐射、激光
答案:C
解析:非电离辐射包括射频辐射、红外辐射、紫外辐射和激光,其中射频辐射包括高频电磁场和微波。
8.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作业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 )℃的作业。
A.20
B.25
C.30
D.32
答案:B
解析: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作业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
9.根据《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将接触粉尘作业的危害程度分为( )级。
A.6
B.5
C.4
D.3
答案:B.
解析:《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是根据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以及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三项指标,将接触粉尘作业的危害程度分为五级危害,即:O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危害。
1.铁路列车应按照《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进行编组,列车长度应根据运行区段内务站( )确定。
A.到发线的有效长度并预留30 m的附加制动距离
B.电气集中控制情况及线路长度
C.技术作业条件以及线路长度
D.线路的长度井预留30 m的制动距离
答案:A
解析:列车重量应根据机车牵引力、区段内线路状况及其设备扣件确定;列车长度应根据运行区段内各站到发线的有效长,并须预留30 m的附加制动距离确定,
2.线路遭到破坏,则对事故地点前后各( )线路质量进行测量,对事故关系人员分别调查。检查有关技术文件的编制.填写情况,根据调查情况初步确定事故原因和责任。
A.50 m
B.100 m
C.150 m
D.200 m
答案:B
解析:发生事故后,要根据事故性质组成相应的事故调查处理机构,迅速赶赴现场,组织调查。安监部门负责勘察现场和事故调查,工务部门绘制现场示意田,公安部门维护现场秩序、勘察现场、调查取证。例如,线路遭到破坏,则对事故地,屯前后各100 m线路质量进行测量,对事故关系人员分别调查,检查有关技术文件的编制、填写情况,根据调查情况初步确定事故原因和责任。
3.引导接车时,列车以不超过( )km/h的速度进站,并做好随时停车的准备。由引导人员接车时,应在引导人员接车地点标处,显示引导手信号接车,列车头部越过引导信号,即可关闭信号或收回引导手信号。
A.10
B.20
C.30
D.40
答案:B
解析:引导接车时,列车以不超过20 km/h速度进站,并做好随时停车的准备。由引导人员接车时,应在引导员接车地点标处,显示引导乎信号接卑。列车头部越过引导信号,即可关闭信号或收回引导平信号。
4.路侧护栏最小设置长度为( )m.
A.50
B.70
C.90
D.100
答案:B
解析:路侧护栏能防止失控车辆冲出路外,碰撞路边障碍物或其他设施,它的设置主要以路侧事故严重度为依据,间断布近,具体布设地点为:路堤填土高度大于3 m的路段;路侧有河流、池塘等危险路段;互通立交进出,三角地带及小半径匝道外侧;路侧有需要提供保护的结构物(桥墩、大型杯志柱、紧急电话等);路侧护栏最小设置长度为70 m.
5.保护现场时,在来车方向距事故现场( )处树立警告标志,防止其他车辆进入现场。
A.50 m
B.100 m
C.150 m
D.200 m
答案:B
解析:保护事故现场。在来车方向距事故现场100 m处树立警告标志,防止其他车辆 进入事故现场。尽快将事故车辆固定下来,在车轮前后放上砖石块或将车轮放气,以保证车轮在救援过程中不能移动.
6.《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肇事车辆已参加机动车( )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枪救费用。
A.第一者
B.第二者
C.第三者
D.第四者
答案:C
解析: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使交通事故的人身伤亡得到及时补偿,《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肇事车辆已参加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却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表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史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7.按我国规定,远洋运输中,凡单件质量超过5t或长度超过9m的货物,在沿海运输中,单件质量超过3t或长度超过( )的货物,均属重大件货物。
A.10 m
B.11 m
C.12 m
D.13m
答案:C
解析:重大件货物是指质量、体积过大或尺寸超长的货物。按我国规定,远洋运输中.凡单件质量超过5t或长度超过9m的货物;在沿海运输中,单件质量赶过3 t或长度超过12 m的货物,均属重大件货物。按国际标准规定,凡单件质量超过40 t,或长度超过12 m,或高度、宽度超过3 m的超高或超宽货物。
8. IMO是( )的简称.
A.国际海事组织
B.国际劳厂组织
C.港门国检查
D.挪威船级杜
答案:A
解析:IMO是国际海事组织;ILO是国际劳工组织。
9.接触网量高工作电压为27.5 kv,瞬时最大值为29 kV;最低工作电压为( ) kV,非正常情况下,不得低于10 kV.
A.20
B.24
C.25
D.27
答案:A
解析:接触网工作电压的限度值如下:接触网最高工作电压为27.5 kV.瞬时最大值为29 kV;最低工作电压为20 kV,非正常情况下,不得低于19 kW.
10.按照标准《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4-1990)的规定,危险货物包装分为三类,当( )时应采用第Ⅱ类包装。
A.货物具有较大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高
D.货物具有较大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较高
C.货物具有中等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高
D.货物具有中等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较高
答案:D
解析:根据危险程度通用包装分为I、II、III类。1类包装。适用于高危险性货物.包装强度要求高;Ⅱ类包装,适用于中度危险货物,包装强度要求较高;Ⅲ类包装.适用于低危险性货物。
1.我国铁路运用机车分为( )、内燃机车、蒸汽机车。
A.电力机车
B.燃气轮机车
C.动车组
D.核动力机车
答案:A
解析:我国运用机车的基本类型分为电力机车、内燃机车、蒸汽机车。
2.旅客列车运行途中临时故障,准许 辆为制动故障关门车,但( )不得为制动故障关门车。
A.机车后第-辆
B.列车中部一辆
C.列车最后-辆
D.机车后第二辆
答案:C
解析:根据列车中关门车的限制规定,在列车中连续连挂不得超过2辆;列车最后1辆不得为关门车。
3.铁路行车基本闭塞法有自动闭塞和( )两种。
A.半自动闭塞
D.电气联锁
C.路签闭塞
D.手动闭塞
答案:A
解析:行车基本闭塞法采用自动闭塞和半自动闭塞两种。电话闭塞法,是当基本闭塞设备不能使用时,根据列车调度员的命令所采用的代用闭塞法。
4.按照行车事故的性质、损失及对行车造成影响,铁路行车事故分为( )。
A.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B.特大事故、重大死亡事故、死亡事故、重伤事故和轻伤事故
C.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
D.重大死亡事故、死亡事故、重大伤事故和轻伤事故
答案:C
解析:按照行车事故的性质、损失及对行车造成的影响,行车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
5.根据《机车乘务员一次乘务作业程序标准》铁路行车组织中,担当夜间乘务工作并-次连续工作时间超过( )h的乘务员,必须实行班前待乘休息制度。
A.4
B.6
C.8
D.10
答案:B
解析:担当夜间乘务工作并一次连续工作时间超过6 h的乘务员,必须实行班前持乘休息制度。乘务员待乘卧床休息时间不得少于4 h,待乘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持IC卡到达待乘宝签到,按指定房间休息;段、车间值班干部每天必须检查乘务员待乘休息情况,铁路局应对管内各待乘宣的管理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6.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机车车辆限界上部高度至 的距离不得超过4800mm.
A.钢轨顶面
D.路肩水平面
C.轨枕顶面
D.车辆转向架
答案:A
解析:机车车辆无论空、重状态,均不得超出机车车辆限界,其上部高度至自钢轨项面的距离不得超过4800 mm;其两侧最大宽度不得超过3400 mm.
7.铁路列车重量应根据 ,区段内线路状况及其( )设备条件确定。
A.车辆结构
B.机车牵引力
C.列车运行速度
D.列车编组
答案:B
解析:列车应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及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规定的编挂条件、车组、重量或长度编组。列车重量应根据机车牵引力、区段内线路状况及其设备条件确定;列车长度应根据运行区段内各站到发线的有效长,并须预留20 m的附加制动距离确定。
8.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在空线调车作业时,( )不得超过40km/h
A.溜放速度
B.旅行速度
C.推送速度
D.牵引运行速度
答案:D
解析:调车作业要准确掌握速度,不准超过下列规定:(1)在空线上牵引运行时,40km/h;(2)推进运行时,30 km/h;(3)调动乘坐旅客或装载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超限货物的车辆时,15km/h;(4)接近被连挂的车辆时,5 km/h;遭天气不良等非正常情况,应适当降低速度;(5)在尽头线上调车时,距线路终端应有10 m的安全距离。
9.根据交通部发布的《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在公路上行驶的货车,车货总长 m以上,为超限运输车辆。
A.15
B.20
C.18
D.24
答案:C
解析:超限运输车辆是指在公路上行驶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运输车辆:①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4m以上;②车货总长18m以上;③车货总宽度2.5m以上;④单车、半挂列车、全挂列车车货总质量40 000 kg以上,集装箱半挂列车车货总质量4 6000 kg以上;⑤车辆轴载质量在下列规定值以上。单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6000 kg,单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10 000 kg,双联轴(每侧单轮胎)栽质量10 000 kg,双联轴(每侧各一单轮胎,双轮胎)载质量14000 kg,双联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18 000 kg (每侧单轮胎)栽质量12 000 kg,三联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22000 kg.
编辑推荐
欢迎光临该注册安全工程师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anquan/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