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练习题十七

发布时间: 2013-01-21 12:25:21 作者: maylh

  大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业,于20×7年初实现境外上市。20×7年推出以下激励措施:

  (1)20×7年1月1日,大运公司为其250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些人员从20×7年1月1日起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自20×9年12月31日起根据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该增值权应在2×11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完毕。大运公司估计,该增值权在负债结算之前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的公允价值和可行权后的每份增值权现金支出额如下表:

  单位:元

年份

公允价值

支付现金

20×7年

12

 

20×8年

14

 

20×9年

15

16

2×10年

20

18

2×11年

 

22

  20×7年有25名管理人员离开大运公司,大运公司估计三年中还将有20名管理人员离开;20×8年又有15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公司估计还将有15名管理人员离开;20×9年又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有100人行使股票增值权取得了现金,2×10年有75人行使股票增值权取得了现金,2×11年有25人行使股票增值权取得了现金。

  (2)20×7年12月20日,经股东大会批准,大运公司向100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2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根据股份支付协议的规定,这些高管人员自20×8年1月1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3年,即可于2×10年12月31日无偿获得授予的普通股。大运公司普通股20×7年12月20日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2元,20×7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5元。

  20×8年2月8日,大运公司从二级市场以每股10元的价格回购本公司普通股200万股,拟用于高管人员股权激励。

  在等待期内,大运公司没有高管人员离开公司。2×10年12月31日,高管人员全部行权。当日,大运公司普通股市场价格为每股13.5元。

  要求:

  (1)分析、判断资料(1)属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还是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简要说明理由。

  (2)分析、判断资料(2)属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还是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资料(1),大运公司在20×8年确定相关的费用时,应采用哪天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并简要说明理由。

  (4)根据资料(1),说明20×9年和2×10年的会计处理方法。

  (5)根据资料(2),大运公司在确定与上述股份支付相关的费用时,应采用哪天的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并简要说明理由。

  (6)根据资料(2),说明大运公司高管人员行权时的处理方法。【本题15分,建议20.0分钟内完成本题】

  【正确答案】:(1)资料(1)属于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理由:职工行权时可获得现金,说明是以现金进行结算的。

  (2)资料(2)属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理由:高管人员行权时将获得公司的普通股股票,说明是以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

  (3)应采用20×8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

  理由: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确定成本费用。

  (4)20×9年属于等待期,2×10年在可行权日之后。

  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按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确定成本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

  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确认成本费用,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公允价值的变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本题参考分录:

  20×7年1月1日授予日不做处理。

  20×7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和当期费用=(250-25-20)×100×12×1/3=82 000(元)

  借:管理费用    82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82 000

  20×8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余额=(250-25-15-15)×100×14×2/3=182 000(元)

  应确认的当期费用=182 000-82 000=100 000(元)

  借:管理费用  10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00 000

  20×9年12月31日

  应支付的现金=100×100×16=160 000(元)

  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余额=(250-25-15-10-100)×100×15=150 000(元)

  应确认的当期费用=150 000+160 000-182 000=128 000(元)

  借:管理费用   128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28 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60 000

  贷:银行存款           160 000

  2×10年12月31日

  应支付的现金=75×100×18=135 000(元)

  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余额=(250-25-15-10-100-75)×100×20=50 000(元)

  应确认的当期损益=50 000+135 000-150 000=35 000(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5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35 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35 000

  贷:银行存款          135 000

  2×11年12月31日

  应支付的现金=25×100×22=55 000(元)

  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余额=0(元)

  应确认的当期损益=0+55 000-50 000=5 000(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5 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55 000

  贷:银行存款          55 000

  (5)应采用20×7年12月20日的公允价值。

  理由: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中,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应该按照授予日的公允价值确定。

  (6)大运公司高管人员行权时,应按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注销的库存股金额,贷记“库存股”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参考分录:

  回购股票时:

  借:库存股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三年中每年末:

  借:管理费用 8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0

  行权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 400

  贷:库存股 2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00

读书人网 >案例分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