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
国际单位制是米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一贯单位制,其国际通用符号为“SI”。由SI单位(包括SI基本单位、SI导出单位),以及SI单位的倍数单位(包括SI单位的十进倍数和十进分数单位)组成,具有统一性、简明性、实用性、合理性和继承性等特点。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
1、 SI基本单位共7个;
2、 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共21个;
3、 由SI基本单位和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SI导出单位;
4、 SI单位的倍数单位包括SI单位的十进倍数单位和十进分数单位,构成倍数单位的SI词头共20个;
5、 国家选定的作为法定计量单位的非SI单位共16个。
(一)SI基本单位
(二)、SI导出单位(共列出21个)
SI导出单位是用SI基本单位以代数形式表示的单位。这种单位符号中的乘和除采用数学符号。
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另一部分是组合形式的SI导出单位,即用SI基本单位和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含辅助单位)以代数形式表示的单位。
(三)SI的倍数单位
在SI中,用以表示倍数单位的词头,称为SI词头,它们是构词成分,用于附加在SI单位之前构成倍数单位(十进倍数单位和分数单位),而不能单独使用。
书中共列出20个词头,所代表的因数的覆盖范围为10-24~1024。
(四)可与SI单位共用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我国共为11个物理量选定了16个与SI单位并用的非SI单位。
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
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是指其影响测量结果的一些明显特征,其中包括测量范围、偏移、重复性、稳定性、分辨力、鉴别力和示值误差等。
确定测量仪器的特性,并签发关于其法定地位的官方文件,称为测量仪器控制。这些控制可包括对测量仪器的下列运作中的一项、两项或三项:
型式试验:是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做出的承认测量仪器的型式符合法定要求的决定。
检定:是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检定证书。
检验:是对所种测量仪器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其内容包括检查测量仪器的检定标记或检定证书是否有效,保护标记是否损坏,检定后测量仪器是否遭到明显改动,以及其误差是否超过使用中量大允许误差范围等。
测量准确度和精密度
(一)测量准确度(掌握)
通过测量所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称之为测量结果,而真值是与被测量定义一致的值,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测量准确度是一个定性化的概念,不宜将其定量化。测量准确度可以用测量结果对约定真值的偏移来估计。
约定真值是当测量仪器接受高等级的测量标准对其进行检定或校准时,该测量标准器所复现的量值
(二)测量精密度(掌握)
测量精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获得的各个独立观测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三)二者区别(了解)
测量准确度反映分散性,即指随机效应所致的测量结果的不可重复性或不可再现性。
测量精密度是指在随机效应和系统效力的综合作用下,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不一致。
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修正
(一)测量误差(掌握)
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所得的差,称为测量误差,简称误差。
测量结果是人们认识的结果,不仅与量的本身有关,而且与测量程序、测量仪器、测量环境以及测量人员有关。
被测量真值是与被测量的定义一致的某个值,它是量的定义的完整体现,是与给定的特定量的定义完全一致的值,只通过完善的或完善无缺的测量才能获得。实际中使用的是“约定真值”
误差=测量结果-真值=(测量结果-总体均值)+(总体均值-真值)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平均值之差。(导致了重复观测中的分散性)
系统误差: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称为系统误差。(估计值,具有不确定度)
(二)测量结果修正(了解)
未修正结果:对系统误差尚未进行修正的测量结果。
已修正结果:对系统误差进行修正后的测量结果。
修正值等于负的系统误差
真值=测量结果+修正值=测量结果-误差
修正值只能对系统误差进行有限程度的补偿。
编辑推荐
2013年注册质量工程师(初级)模拟自测题:《综合知识》汇总
2013年注册质量工程师(初级)模拟自测题:《理论与实务》二
欢迎光临该注册质量工程师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zlgc/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