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量检验的定义(掌握)
1、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对产品而言,是指根据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观察,适当时进行测量或试验,并把所得到的特性值和规定值作比较,判定出各个物品或成批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二)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掌握)
1、一种产品为满足顾客要求或预期的使用要求和政府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都要对其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及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做出规定,这些规定组成对产品相应质量特性的要求。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质量特性,同一产品的用途不同,其质量特性要求也会不同。
2、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质量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它相关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经对照比较,确定每项检验的特性是否符合标准和文件规定的要求。
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零、部件)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的。因此,不仅要对过程(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合格上岗,对设备能力进行核定,对环境进行监控,明确规定作业(工艺)方法,必要时对作业(工艺)参数进行监控,而且还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判定产品的质量状态。
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它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
5、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工艺)文件或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对比,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从而对单件产品或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
(三)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了解)
(四)产品检验的步骤(掌握)
(五)产品验证及监视
质量检验机构的基本知识
(一)质量检验机构的主要工作范围(熟悉)
产品生产者为确保产品质量,必须对产品及形成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包括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因此要设置评定质量的专门机构或专(兼)职人员,即质量检验机构或专(兼)职检验人员。
(二)检验机构的权限与责任(了解)
1、质量检验机构的权限
为了开展好质量检验工作,实现质量职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生产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赋予质量检验部门必要的权限。
2、质量检验机构的责任
(三)质量检验机构的设置(熟悉)
1、设置质量检验部门的必要性
2、质量检验部门的性质
3、质量检验部门的地位
4、质量检验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
5、 质量检验机构设置示例
检验站的设置
(一)检验站的基本概念(掌握)
检验站是根据生产作业(工艺布置)及检验流程设计确定的作业过程中最小的检验实体,其作用是通过对产品的检测,履行产品检验和监督的职能,防止所辖区域不合格品流入下一作业过程或交付(销售、使用)。
(二)检验站设置的基本原则(熟悉)
(三)检验站设置的分类(了解)
(四)几种主要检验站设置的特点和要求(熟悉)
1、进货检验站
一是在产品实现的本组织检验、一是在供货的单位进行检验。
2、 工序检验站,
分散式:多用于大批量生产的组织;
集中式:多用于在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组织;
3、完工检验站:是指对产品组成部分或成品的完工检验而言,也是指产品在某一作业过程、环节(如某生产线、或作业组织)全部工序完成以后的检验。可能是入库前的检验,也可能是直接放行进入装配前的检验,对于成品可能是交付前的检验,也可能是进行成品库前的检验。
开环分类式检验站:只是把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分开,防止不合格品下流;
开环处理式检验站:对于一次检查后被拒收的不合格品,进行重新审查,决定能使用的例外放行或返修,返修后的重新检验。 闭环处理式检验站:对一次检验后拒收的不合格品,进行原因分析,决定是否可进行返修,分析标准的合理性,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反馈,防止类似不合格的再发生。
不合格的严重性分级
(一)不合格与不合格品(掌握)
不合格:未满足要求,包括产品、过程、体系没有满足要求。不合格包括不合格品及不合格项。
凡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外购件和协作件对照产品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进行检验和试验,被判定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不符合(未满足)规定要求,统称为不合格品。
(二)不合格分极
1、不合格分极的概念
产品及产品形成过程中涉及许多质量特性要求,这此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是各不相同的。
不合格是质量偏离规定要求的表现,而这种偏离因其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不同和偏离规定的程度不同,对产品适用性的影响也就不同。不合格严重性分级,是将产品质量可能出现的不合格,按其对产品适用性影响的不同进行分级,列出具体的分极表,据此实施管理。
不合格分级最早在美国使用。
2、不合格分级的作用
(1) 可能明确检验的重点;
(2) 有利于选择更好的抽样方案;
(3) 便于综合评价产品质量;
(4) 对不合格进行分级并实施管理。
(三)不合格严重性分级的原则(熟悉):
(四)不合格严重性分级的级别(了解)
1、 分为三级不合格
A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极重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B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C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2、分为四级(美国贝尔系统)
A级-非常严重、B级-严重、C级-中等严重、D级-不严重
(五)产品不合格严重性分级表(熟悉)
不合格严重性分级表是根据不合格严重性分级原则(标准),针对具体产品可能出现的质量特性不合格对其严重性分级,分级表应明确列出不合格的项目、状况及严重性级别。是产品检验计划的组成部分。
编辑推荐
2013年注册质量工程师(初级)模拟自测题:《综合知识》汇总
2013年注册质量工程师(初级)模拟自测题:《理论与实务》二
欢迎光临该注册质量工程师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zlgc/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