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一、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
(一)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定义:公共物品是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
公共物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例如:国防、公安等。
(1)非竞争性——主要特征
(2)非排他性——派生特征
非排他性是指某个人或集团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或者妨碍其他个人或者集团同时消费该公共产品,也不会减少其他个人或集团消费该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如“灯塔”,“消除空气污染”。
非竞争性:某一个人或者经济组织对公共产品的享用,不排除和妨碍其他人或者组织同时享用,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例如:国防。
思考:环境资源符合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吗?是否是纯粹的公共产品?
(二)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
通过政治机制(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显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通过出价显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
(三)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
公共物品的供给:
(1)资金来源———融资
(2)生产
1.公共物品的融资
(1)政府融资
(2)私人融资
(3)联合融资
2.公共物品的生产
(1)政府生产:雇佣公共雇员
(2)合同外包(私有化):政治家——私人厂商——雇员
还有一种新兴的公共物品提供方式是建设—经营—转让。
(四)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
四方面:
1.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核心。
2.公共物品供给的融资制度
3.公共物品供给的生产制度
4.公共物品的受益分配制度
建立一个多元的、竞争性的、有效率的、均衡发展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
【例题1单选题】公共物品的( )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核心。
A.融资制度
B.生产制度
C.决策制度
D.受益分配制度
【答案】C
【解析】决策问题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的核心。
【例题2多选题】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由以下方面构成( )。
A.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
B.公共物品供给的获利制度
C.公共物品供给的融资制度
D.公共物品供给的生产制度
E.公共物品的受益分配制度
【答案】ACDE
【解析】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1)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2)公共物品供给的融资制度。(3)公共物品供给的生产制度。(4)公共物品的受益分配制度。
二、公共财政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一)公共财政的基本含义
公共财政是一种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财政类型,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
公共财政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以满足公共需要。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具有以下特征:
(1)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共同的需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也不是个人需要的简单加总。
(2)社会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有的需要,一部分社会成员的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的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要通过纳税、付费等形式付出代价,当然这种代价的付出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4)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责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但是市场机制也存在“市场失灵”,因此需要政府致力于弥补这一缺陷,所以需要财政。
(二)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公共财政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弥补市场失效、提供公平服务、非市场营利性和法治化财政。(提示:掌握每个特征的含义,以应对单选题)
1.弥补市场失效
2.提供公平服务:是我国公共财政的重要目标和基本特征。
财政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也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公共财政提供公平服务体现在三个方面:
(1)财政收入结构要体现公平性: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横向公平:经济能力或支付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
纵向公平:经济能力或支付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不同的税收,能力强的人应该多缴纳税收,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
(2)财政支出结构要体现公平性;财政支出要有相对统一和具体的标准。
(3)财政体制的选择要体现公平性。如转移支付制度的设计要考虑区域、城乡差距。
3.非营利性
公共财政追求的是非营利性即社会目标。
从财政收入看,政府主要是依靠非营利性的税收手段取得收入;从财政支出看,政府主要是将财政资金用于具有非营利性质的社会公共需要方面。
4.法治性
以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预算约束政府财政行为。
【例题1多选题】(2009年)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有( )。
A.弥补市场失效
B.优化资源配置
C.提供公平服务
D.非营利性
E.法治性
【答案】ACDE
【解析】公共财政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弥补市场失效、提供公平服务、非市场营利性和法治化财政。
【例题2单选题】(2007年)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依据经国家权力机关批准的政府预算来安排财政支出,这体现了公共财政的( )特征。
A.非盈利性
B.法治性
C.弥补市场失效
D.提供公平服务
【答案】B
【解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依据经国家权力机关批准的政府预算来安排财政支出,这体现了公共财政的法治性特征。
【例题3单选题】政府将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方面,这体现了公共财政的( )。
A.营利性
B.非营利性
C.法治性
D.效益性
【答案】B
【解析】政府将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方面,这体现了公共财政的非营利性。
三、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三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1.概念:通过财政收支,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公共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大小由政府的职能范围来确定,主要是市场配置无效(市场失灵)而又为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
【例题1单选题】通过财政收支,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是指公共财政的( )职能。
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经济稳定
D.经济发展
【答案】A
【解析】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例题2多选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职能包括( )。
A.资源配置
B.经济稳定和发展
C.币值稳定
D.收入分配
E.国际收支平衡
【答案】ABD
【解析】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2.范围:公共财政配置资源范围的大小取决于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配置的范围包括:
(1)满足政府执行职能的需要;
(2)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支出;
(3)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性支出。
3.公共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
(1)根据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公共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正确安排各种支出的比例。
(3)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4)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
(5)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
(二)收入分配职能
1.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实现公平分配
对企业的分配、对个人的分配。
收入差距呈倒U形变化。
2.公共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1)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
(2)加强税收调节。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资源税。
(3)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
(4)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
【例题多选题】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主要是( )。
A.税收
B.转移支付
C.公共支出
D.国债
E.财务管理
【答案】ABC
【解析】公共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1)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2)加强税收调节。(3)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4)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
(三)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1.公共财政经济稳定职能主要包括: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和国际收支平衡。
2.公共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1)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保证物价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2)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
(3)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
(4)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相关推荐:
更多经济师资格考试信息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
经济师资格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j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