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汇率与国际收支
一、外汇与汇率
(一)外汇
1.概念: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于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的支付手段。外汇有广义
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外汇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直接用于国际债权债务关系清算的支付手段,主要是指在国外银行的外币存款和外币票据。广义的外汇是指可清偿对外债务的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或债权。包括:(1)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2)外币支付凭证或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4)特别提款权;(5)其他外汇资产。这里使用的是广义的外汇概念。
2.外汇的分类:外汇按照买卖的交割期限可以分为即期外汇与远期外汇。即期外汇又称为现汇,是指在外汇成交后于当日或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远期外汇又称期汇,是指按协定的汇率签订买卖合同,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间进行交割的外汇。
3.特征:
外汇一般指自由外汇,但并不是所有外国货币都是自由外汇。一种货币成为外汇必须具备三个特征(外汇三性):①外币性;②可兑换性;③普遍接受性。
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1)必须是自由外汇;(2)发行国必须有强大的经济金融实力,该货币币值稳定。
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是主要的国际货币。
【例题多选题】外汇的特征有( )。
A.外币性
B.纸币性
C.可兑换性
D.普遍接受性
E.可支付性
【答案】ACD
【解析】ACD三个选项内容即为外汇三性。
(二)汇率
定义:汇率是指不同货币相互兑换的比率,即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汇价)。
1.汇率的标价方法
两种标价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1)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取直接标价法,人民币汇率采取的就是直接标价法。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值升降与本币升贬值反向。如果汇率值上升,则说明外汇升值,本币贬值。
(2)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目前只有美国、英国和其他英联邦国家采取间接标价法。与直接标价法相反,汇率值升降与本币升贬值同向。如果汇率值上升,则说明外汇贬值,本币升值。
【例题1单选题】(2008年)人民币汇率使用的标价方法是( )。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C.美元标价法
D.点数标价法
【答案】A
【解析】人民币汇率使用的是直接标价法。
【例题2单选题】在直接标价法下,如果汇率值上升,说明本币( )。
A.升值
B.贬值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直接标价法下汇率值升降与本币升贬值反向。
【例题3单选题】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标价方法被称为( )。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C.美元标价法
D.双向标价法
【答案】B
【解析】题干所述为间接标价法。
2.汇率的报价方法
汇率变动的最小单位被称为基点。对于大多数货币,1点通常是0.0001货币单位。
银行的汇率报价通常采取双向报价制,即同时报出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是从报价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说的。买入汇率又称买入价、出口汇率。卖出汇率又称卖出价、进口汇率。
银行贱买贵卖,也就是说银行的买入价低于卖出价。因此在直接标价法下,前者是买入汇率,后者是卖出汇率。在间接标价法下,前者是卖出汇率,后者是买入汇率。
中间汇率又称中间价,是指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汇率分析中常用的是中间汇率。
在银行外汇牌价中,还有一种现钞汇率。现钞汇率是银行买卖外币现钞的汇率。现钞的买卖价差要大于现汇。一般说来,银行的现钞买入价低于现汇买入价,而现钞卖出价与现汇卖出价相同。
【例题1单选题】(2007年)银行挂出的外汇牌价是:GBP1=USD2.1000/2.1010,客户买入100万英磅需要支付( )万美元。
A.47.5964
B.47.619
C.210
D.210.1
【答案】D
【解析】客户买入使用的是银行的卖出价,所以客户需支付2.1010×100=210.10(万美元)。
【例题2单选题】(2010年)某银行报出的美元对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为USD1=CNY6.8300/6.8312。该银行从客户手中买入l00万美元需要支付( )万元人民币。
A.671.00
B.683.06
C.683.00
D.683.12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汇率的报价。买入汇率又称为买入价,是银行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题干中是银行买入外汇,所以利用买入价计算,即100×6.8300=683.00(万元)。
【例题3单选题】银行的汇率报价通常采取( )。
A.直接报价法
B.间接报价法
C.美元报价法
D.双向报价制
【答案】D
【解析】银行的汇率报价通常采取双向报价制。
3.汇率的种类
(1)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
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常常不一致。如果货币的期汇比现汇贵,则称该货币远期升水;如果期汇比现汇便宜,则称该货币远期贴水;如果两者相等,则称为平价。
【例题单选题】(2007年)银行挂出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率是:USD1=CNY7.5865;3个月远期汇率是:USD1=CNY7.4992。这表明人民币远期( )。
A.升水
B.贴水
C.升值
D.贬值
【答案】A
【解析】直接标价法下汇率值升降与本币升贬值反向,本题中汇率值变小,所以人民币远期升水。
(2)基本汇率与套算汇率
基本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对关键货币的汇率。大多数国家选择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作为基本汇率。套算汇率又称交叉汇率,是指对其他外国货币的汇率。
4.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1)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逆差,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国际收支顺差,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2)相对通货膨胀率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国内外通货膨胀差异是决定汇率长期趋势的主导因素。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则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趋于贬值;反之则升值。
(3)相对利率
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尤其在短期极为明显。高利率可使货币升值。
(4)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时,本币一般呈贬值趋势。
(5)市场预期
如果市场预期本币贬值,则最终将导致本币的实际贬值。
【例题1单选题】在短期,对汇率变动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是( )。
A.利率
B.通货膨胀率
C.国际收支
D.总供求
【答案】A
【解析】利率在短期对汇率的影响极为明显。
【例题2多选题】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
A.国际收支
B.相对通货膨胀率
C.商品价格
D.市场预期
E.总需求与总供给
【答案】ABDE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例题3单选题】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决定汇率长期趋势的主导因素是( )。
A.国际收支
B.国内外通货膨胀率差异
C.利率
D.总供给与总需求
【答案】B
【解析】国内外通货膨胀率差异是决定汇率长期趋势的主导因素。
5.汇率决定理论
(1)购买力平价理论(掌握)
购买力平价是指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货币的购买力与一般物价水平成反比,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
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于1922年提出购买力平价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汇率的变动也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变化引起的。购买力平价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①绝对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明的是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即汇率等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用e表示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Pd和Pf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一般物价的绝对水平,则其公式为:
e=Pd /Pf
②相对购买力平价
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明的是某一时期汇率的变动,即两个时点的汇率之比等于两国一般物价指数之比。用e0、et 分别表示基期汇率和报告期汇率,PId和PIf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一般物价指数,则其公式为:
et /e0 = PId / PIf
相对购买力平价和绝对购买力平价之间的关系:如果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反过来,如果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
【例题1多选题】绝对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关系是( )。
A.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
B.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
C.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
D.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
E.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是等价关系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绝对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关系。
【例题2单选题】假设A国的通货膨胀率为8%,B国的通货膨胀率为5%,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A国货币汇率在外汇市场上趋于( )。
A.升值
B.贬值
C.升水
D.贴水
【答案】B
【解析】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则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趋于贬值;反之则升值。
【例题3多选题】(2010年)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汇率的变动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变化引起的
B.决定汇率的基础是各国经济政策
C.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
D.绝对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是等价的
E.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
【答案】AE
【解析】本题考查购买力平价理论。决定汇率的基础是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所以B项错误;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反过来,如果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所以CD项错误。
(2)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从国际资本流动角度探讨汇率,考察利率对汇率的影响,特别是对短期汇率变动的影响。利率平价理论分为抛补利率平价和未抛补利率平价。
抛补利率平价理论讨论的是远期汇率的决定。抛补利率理论表明远期汇率由即期汇率和国内外利差决定,高利率货币远期贴水(相应地外汇升水),低利率货币远期升水(相应的外汇贴水),年升贴水率等于两国利差。
【例题1单选题】(2009年)假设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的利率为2%,欧元的利率为3%,根据抛补利率平价理论,则美元对欧元( )。
A.升值
B.贬值
C.升水
D.贴水
【答案】C
【解析】高利率货币远期贴水,低利率货币远期升水。美元的利率2%<欧元的利率3%,所以美元对欧元升水。
【例题2多选题】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远期汇率的大小取决于( )。
A.国内外通货膨胀差异
B.国内外物价水平差异
C.国内外利差
D.汇率预期升贬值率
E.即期汇率
【答案】CE
【解析】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远期汇率的大小取决于即期汇率和国内外利差。
【例题3单选题】(2011年) 某银行挂出的即期汇率是USD1=CNY6.3530,6个月远期汇率是USD1=CNY6.2895,则远期美元( )。
A.贴水
B.升值
C.贬值
D.升水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汇率的升贴水。此题中美元的期汇比现汇便宜,所以美元远期贴水。
二、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各种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根据经济分析的需要,将国际收支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和特定账户分类编制出来的一种统计报表。它集中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结构和总体状况。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分为: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两大账户。
1.经常账户
记录实际资源的流动。包括货物和服务、收益、经常转移等三项。
(1)货物和服务。货物进出口均采用离岸价格计价。
(2)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两类。
(3)经常转移。主要包括侨汇、无偿捐赠和赔偿等,包括实物和资金形式。
2.资本与金融账户
记录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1)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
(2)金融账户记录的是一经济体对外资产负债变更的交易,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等四类。
3.净误差与遗漏:国际收支不平衡时,会计上设置的用以抵消统计偏差的项目。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基础上编制而成的,主要不同的是将储备资产单独列项,因此该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与遗漏等四大项。
【例题1多选题】(2009年)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应列入金融账户的有( )。
A.直接投资
B.债务减免
C.证券投资
D.收益
E.其他投资
【答案】ACE
【解析】债务减免属于资本账户;收益属于经常账户。
【例题2单选题】本国居民在国外工作(一年以下)而得到并汇回的收入,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账户的( )。
A.收益
B.经常转移
C.直接投资
D.资本转移
【答案】A
【解析】题干所述为职工收益。
【例题3多选题】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经常账户的项目包括( )。
A.货物和服务
B.直接投资
C.净误差与遗漏
D.经常转移
E.收益
【答案】ADE
【解析】本题考查经常账户的项目。
(二)国际收支差额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平衡只是账面平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收支平衡。贷方余额表明顺差,借方余额表明逆差。
1.贸易差额
即货物进出口差额。反映了一国产业结构、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2.经常差额
经常差额代表经常账户的收支状况,反映了实际资源的跨国转移状况。经常账户顺差说明实际资源从国内向国外净转移,反之表明实际资源从国外向国内净转移。
3.综合差额
考察除储备资产以外所有项目的状况。该差额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综合情况,可以衡量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的压力。它会导致官方储备反向变动。
【例题1单选题】(2009年)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反映一国国际收支综合状况,衡量国际收支对该国储备压力的是( )。
A.经常差额
B.资本差额
C.基本差额
D.综合差额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差额。
【例题2单选题】在用于衡量国际收支状况的局部差额中,反映实际资源跨国转移状况的是( )。
A.贸易差额
B.经常差额
C.基本差额
D.综合差额
【答案】B
【解析】经常差额反映实际资源跨国转移状况。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1.外汇缓冲政策
通过外汇储备的变动或临时向外借款抵消超额外汇供求以调节国际收支。逆差时,货币当局减少外汇储备或临时向外借款,在外汇市场抛售外汇;顺差时,货币当局增加外汇储备,在外汇市场购进外汇。
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逆差时,紧缩的货币财政政策。顺差时,扩张的货币财政政策。
紧缩的货币政策: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
3.汇率政策
政府运用汇率的变动来调节国际收支。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政策表现为对本国货币实行法定升值或法定贬值;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或明或暗地干预外汇市场,使本国货币升值或贬值。
逆差时,采取使本币贬值的措施;顺差时,采取使本币升值的措施。
4.直接管制措施
直接管制措施是指政府直接干预国际经济交易的政策措施,包括贸易管制和外汇管制。
国际收支调节的基本原则是,正确使用并搭配各种调节政策,以最小的经济和社会代价恢复国际收支均衡。
【例题1多选题】(2009年)为了调节国际收支顺差,一国可以采取的政策有( )。
A.在外汇市场上抛售外汇
B.在外汇市场上购进外汇
C.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
D.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
E.本币升值
【答案】BCE
【解析】本题考查调节国际收支顺差的政策。
【例题2单选题】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宜采取的调节政策是( )。
A.扩张的货币政策
B.扩张的财政政策
C.增加外汇储备
D.本币贬值
【答案】D
【解析】ABC说法正好相反,所以本题答案为D。
相关推荐:
更多经济师资格考试信息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
经济师资格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j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