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投资管理
5.1 投资的意义和分类
一、投资的意义
投资是把资金直接或间接投放于一定对象,以期望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活动,它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投资是企业获得利润的前提
(二)投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三)投资是企业降低风险的重要途径
二、投资的分类
按投资回收期的长短分类 | 短期投资 | 主要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有价证券等投资; |
长期投资 | 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长期投资等。 | |
按投资的方向分类 | 对内投资 | 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投资; |
对外投资 | 包括兴建子公司、分公司或购买股票进行权益性投资和购买其他企业的债券等债权性投资。 | |
按投资的方式分类 | 直接投资 | 是指把资金投放于生产经营(或服务)中; |
间接投资 | 是指把资金投放于证券等金融资产。 | |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按照投资者权益的不同分为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按照投资目的的不同,分为增加收益的投资与扩大股权的投资;按照投资所起的作用不同,分为战略性投资与战术性投资。 |
5.2 流动资产投资管理
一、流动资产的定义与特点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等资产。
流动资产的特征:
(1)周转速度快,循环周期短;
(2)实物形态的多样性与易变性;
(3)流动资产占用量具有波动性。
二、现金的管理
(一)现金管理的目标
1.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
(1)交易性动机。为了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
(2)预防性动机。为了应付企业发生意外可能对现金的需要。
(3)投机性动机。为了抓住各种瞬息即逝的市场机会,获取较大的利益。
2.现金管理的目标
(1)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现金的持有量;
(2)加快现金的周转速度。
(二)现金管理的方法
1.制度管理
2.预算管理
3.收支管理。收支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速收款;二是控制现金支出,在不影响企业信誉的情况下,尽可能推迟款项的支付,利用银行存款的浮游量。
(三)最佳现金余额的确定
考虑两种成本:
1.持有成本。
由于持有现金失去其他投资机会而发生损失,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
持有成本=Q/2×R
其中:Q--现金持有量
R--有价证券的报酬率
2.转换成本。
将有价证券转换成现金发生的手续费等开支,与转换次数成正比,与现金的持有量成反比。
转换成本=T/Q×F
式中:T--全年现金需求总量
F--一次的转换成本
3.持有现金总成本
C(持有现金总成本)=持有成本+转换成本=Q/2×R+T/Q×F
三、应收账款管理
(一)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在适当利用赊销增加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的条件下控制应收账款的余额;加快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
(二)企业的信用政策
企业信用政策是管理和控制应收账款余额的政策,它由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组成。
1.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企业用来衡量客户是否有资格享受商业信用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客户达到了信用标准,享受赊销条件;达不到信用标准,不能享受赊销,必须要支付现金。
2.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是客户可以享受的优惠条件,包括信用期间、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间。
(1)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客户从购买商品到付款的最长时间。
(2)现金折扣。是企业为了吸引客户提前付款而给予的价格上的优惠。
(3)折扣期间。是企业给予客户享受现金折扣的时间,客户只有在这个期间付款才能得到现金折扣。
3.收账政策
收账政策是在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有积极型和消极型两种。
采用积极型收账政策,对超过信用期限的客户通过派人催收等措施加紧收款,必要时行使法律程序。
采用消极型收账政策,对超过信用期限的客户通过发函催收或等待客户主动偿还。
经典例题-5【多选题】下列项目属于信用条件的有( )。
A.信用期间
B.信用标准
C.折扣期间
D.现金折扣
E.收款政策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信用条件是客户可以享受的优惠条件,包括:信用期间、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间,所以选项ACD正确。选项B信用标准和选项E收账政策是信用政策的内容。
(三)信用政策决策
计算公式 |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机会成本率 =日赊销额×平均收账时间×机会成本率 折扣成本=赊销额×享受折扣的客户比率×现金折扣率 坏账成本=赊销额×坏账损失率 管理成本=赊销额×管理成本率 收账成本=赊销额×收账成本率 利润=销售产品的利润-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折扣成本-坏账成本-管理成本-收账成本 |
决策原则 | 选择利润最大的方案 |
四、存货管理
(一)存货管理目标
合理确定存货量,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存货;加强存货的日常控制,加快存货的周转速度。
(二)存货的日常管理
(1)存货的归口分级管理;
(2)存货A、B、C分类管理。
存货ABC分类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企业的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重点管理、一般管理和总额灵活管理的存货管理方法。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金额标准,二是数额标准。
5.3 有价证券投资管理
一、股票投资
(一)股票投资的优缺点
1.优点
(1)投资收益高;
(2)能降低购买力损失;
(3)流动性很强;
(4)能达到控制股份公司的目的。
2.缺点
风险大
(二)股票投资的动机
不同投资者的动机是不相同的。主要动机有:一是短期投资,结合企业管理现金,将暂时闲置的资金投资购买股票以获取短期投资收益;二是长期投资,是以实现参与股份公司的经营管理和控制股份公司为目标。前者目的是为了获利,后者是为了控股。
(三)股票的估价模型
1.基本模型
(1)永远持有的普通股票
二、债券投资
(一)债券投资的优缺点
1.优点
(1)投资收益比较稳定;
(2)投资安全性好。
2.缺点
购买债券不能达到参与和控制发行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目的。
(二)债券估价模型
1.一年付息一次的债券估价模型
特点:每年底债券持有人都会得到当年的利息,在债券到期日收到债券的本金。
P=I×PVAk,n+A×PVk,n
其中:
P-债券价值;
k-使用的贴现率;
A-票面值;
n-债券距到期日的时间。
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估价模型
特点:在未到期日之前不支付利息,当债券到期时,一次支付全部的本金和利息,一般情况下,这种债券的利息是按单利计息。
3.贴现发行债券的估价模型
特点:在债券上没有票面利率,只有面值。在债券发行时,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发行,到期时按面值偿还,面值与发行价格的差额作为债券的利息。
5.4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
1.单项资产投资的数额大;
2.回收时间长;
3.对企业影响长远。
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
(一)项目投资的现金流量
(1)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构成 | 原始投资 | 开始投资时发生的现金流量,主要为现金流出量。一般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其他投资费用以及原有固定资产的变现收入。 |
固定资产使用中的现金流量 | 主要的现金流入量:营业收入。 | |
主要的现金流出量:发生的成本费用。 | ||
注意:虽然折旧在会计核算中作为费用,但是,这部分资金并没有流出企业,所以不能作为现金流出量。 | ||
固定资产清理的现金流量 | 包括收回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回原垫付的流动资金等 | |
(2)投资项目的现金净流量 | 项目投资后每年的现金净流量 =各年现金流入量-各年现金流出量 =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净利润+固定资产的折旧额 付现成本是指不包括折旧的成本。 |
(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常用方法
1.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法 | 定义 | 投资回收期是指收回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期限。 |
计算方法 | ①若各年现金净流量相等: 投资回收期(年)=投资总额÷年现金净流量 ②若各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 | |
评价标准 | 投资回收期一般不能超过固定资产使用期限的一半,多个方案中则以投资回收期最短者为优。 |
2.投资回收率法
投资回收率法
定义 投资回收率是年均现金净流量与投资总额的比率。
计算方法 投资回收率=年均现金净流量÷投资总额
评价标准 通过比较各方案的投资回收率,选择投资回收率最高的方案。
3.净现值法
定义 净现值是指投资项目现金流入量减去现金流出量的净额的现值。
It-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
Ot-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
Nt-第t年的现金净流量;
n-项目预计使用年限;
r-贴现率。
评价标准净现值为正数的方案是可取的,否则是不可取的。
多个方案中,应选择净现值最大的方案投资。
4.现值指数法
5.内涵报酬率法
定义 内含报酬率是使投资方案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相等的贴现率。
评价标准 选择内含报酬率最大的方案。
编者推荐:
更多注册税务师信息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
注册税务师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s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