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案:皇侃而疏引作“重根,躁本”,“根”“本”文、亦。
是以君子日行,不重,
可均曰:“是以君子”,河上、王弼作“是以人”
之案:非解老作“君子”,溪、正、高、傅、、王羲之本同。高本本“是以君子”四字。“日行”,遂州本作“行日”。又注、景福二本“”作“□”,云:“乃之。”洪曰:河上注:“,也。人日行道,不其重也。”案文京“日不其重”,薛注:“重,也。”李善注:“楫曰:‘重,有衣之也。'”言人日如衣以,非即也,注失之。
徐曰:按“”“”,古此。……注如此,“,也”之矣。“重”“”、“燕”、“乘之主”等,本是一例。
之案:洪、徐之是也。方日升小引:“文‘,,前衣,後,甾',徐曰:‘所。'字林:‘衣物,前後皆蔽。'左宣十二年正引文云:‘,一名,前後蔽也。'後服志注:‘有衣蔽後者,之。'名:‘,屏也。有邸曰,邸曰。'又光武注:‘名:“,□也。什物□之,以其累重,故重。”'又前安‘重',古曰:‘衣,重重物,故行者之,曰重。'”(卷二)方氏所考甚明,重物之,前後有蔽,物有重,故重。古者吉行乘乘,行乘兵,皆有重在後。此以喻君子日行,皆以重本,而不可妄也。
有,燕超然。
可均曰:“燕”,王弼、傅奕本作“宴”。
之案:今王本作“燕”,注、景福、本亦作“燕”,文出“宴”字:“于反,文云:‘思之所宴居也。'”文天山注引同。
如何乘之主,以身天下?
可均曰:“如何”,各本作“奈何”,“以身”,各本“以”上有“而”字。
焦曰:“奈何”,古本作“如之何”。
之案:傅、范古本作“如之何”,“之”字疑衍。“奈何”乃注文,本成疏“如何奈何也”。可。
失臣,躁失君。
可均曰:“失臣”,王弼作“失本”,大典作“失根”。
之案:此文作“失根,躁失君”,上首句“重根,躁君”相成文。遂州本、傅、本“失臣”均作“失本”。沅曰:“王弼同河上公作‘失臣'。”范元曰:“‘本'字,遵、王弼同古本。河上公作‘失臣',前文不相,宜古本。”曰:“老子本作‘根',‘根'成‘木',後人改‘本'以就。”又永大典王弼本作“失根”,澄、焦、李及德清本同此。俞樾曰:“之。此章首‘重根,躁君',故之曰‘失根,躁失君',言不重根,不君也。”至“君”“臣”立之文,後之尊君者所妄改,非老子本文。
【音】此章江氏:根、君(文部),行、重(、通,重宅王反)。、然(元部,音涓),主、下(侯、通,主音渚)。臣、君(冬、真通)。之案:高本同。行,部,重,部,、通。臣,真部,君,文部,文,真通。惟“失臣”之“臣”,永大典本作“根”,以首句相,“根”“君”。
右景碑本四十六字,本章末注“卅六字”,卅□字之。河、王本四十七字,傅、本四十九字。河上“重德第二十六”,王本“二十六章”,本“重根章第二十六”。
国学经典 | 经 史 子 集 蒙
【经部】
[尔雅] [公羊传] [梁传] [论语] [礼记] [诗经] [孝经] [仪礼][周礼] [周易] [左传] [孟子] [尚书] [四书章句] [韩诗外传]
【史部】
[史记]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北齐书]
[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新五代史][元史][明史] [清史稿][汉书][后汉书][新元史][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战国策][贞观政要][荆楚岁时记][逸周书] [古列女传][徐霞客游记][大唐西域记]
[唐才子传] [通典] [东观汉记] [前汉纪][后汉纪][华阳国志][洛阳伽蓝记] [唐会要][唐律疏议] [吴越春秋] [越绝书][竹书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