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均曰:“□□”,字。 振玉曰:景、明二本作“□”,敦煌本作“□”,均“”之。
之案:河上、王弼、傅、范作“狗”。文、群治要及遂州本“”作“?”。李文仲字曰:“‘’,文:‘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二屮,即‘草’字也。俗又加‘草’,非。”
培曰:案狗者,古代祭祀所用之物也。淮南俗曰:“ 譬若狗土之始成:文以青,以,以朱,尸祝□,大夫端冕,以送迎之;及其已用之後,壤土草□而已,夫有孰之?”高注:“狗,束狗,以求福。”山云:“人用物,若用朱狗。”又曰:“狗待之以求福。”高注:“待狗之,而得福也。”是古代祭祀,均以狗求福之用。束狗,同,乃始用之物也。老子此旨曰:天地之於物,人之於百姓,均始用而旋,故以狗喻,而斥不仁。
之案:氏春秋公篇高注引老子二句同。又子庚桑楚篇:“至仁。”物:“大仁不仁。”天篇:“夫狗之未也,盛以衍,巾以文,尸祝戒以之;及其已也,行者其首脊,者取而爨之而已。”皆出此。
天地之,其?。
可均曰:“?”,御注作“橐”,河上、王弼末有“乎”字。
之案:王弼注“‘橐’,排橐也。‘’,也。”曰:“案一切音一云:‘□□’,作‘排’,王弼注作‘?’,同皮拜反,所以冶家用,吹火令者也。又十二云:‘排筒’,‘因水作排’,王弼注:‘橐,?囊也。’(玉篇□部云:‘?,吹火囊。’)玄,所王注‘排橐’作‘?囊’,今本及氏文作‘排橐’(文云:‘排,扶拜反。’皮拜音同。‘排橐’,亦淮南子本高注)。‘排’字正同,唐王注固有本乎?”(今本王注不分道、德二,文本。又法琳正引“人法地地法天”章注,今本不同,亦唐王注有本之。)又之,成玄英“,管也”同,而澄之橐。澄曰:“‘橐’,冶所以吹火之器也。函以周罩於外者,橐也;以鼓扇於者,也。天地橐者,橐象太,包含周遍之;象元,流行之用。”。
而不屈,而俞出。
可均曰:王弼、作“不掘”。“俞出”,各本作“愈出”。 之案:傅、范本亦作“俞”。
振玉曰:今本王作“屈”,景、御注、景福三本同。文出“掘”字,知王本作“掘”。文又云:“河上本作屈,作掘。”
之案:作“屈”是也。王注“故而不得屈”,是王注本原作“屈”,范本同。傅本“屈”作“”。健曰:“按文‘屈’尾,引伸凡短之,故有竭。‘’,乃‘伸’本字。掘互,文引云‘竭’者,通假作屈也。傅之作‘ ’,伸,非是。此字作‘屈’,竭,音掘。”
沅曰:“俞”,本作“愈”。案古“愈”字,即用“ 俞”也。本非。
多言,不如守中。
之案:武雄曰:“敦、遂二本中作忠。”知法京所藏河上本敦煌卷作“守忠”,遂州碑同。惟“忠”字,淮南道引上二句作“守中”,是。又“多言”,遂州碑本作“多”,文子道原篇引亦作“多”,本成疏:“多,博也。,多言也。”遂州本而之耳。
又案“守中”之“中”,章炳麟文始七:“中,本之。故春官天府:‘凡官府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司云:‘治中,治簿之要。’秋官小司寇:‘以三刺民之中,令群吏弊,升中於天府。’器:‘因名山,升中於天。’升中登中,民政要之籍也。典‘允厥中’,握籍也。”此章“守中”,同此,司契之。曰:“ 中亦契也。政不在多言,但司法契以天下,所,正此意耳。”
【音】此章江氏:屈、出(脂部),、中(中部)。家同。
孔森五,五上冬引:“天之在躬,允其中,四海困,天永。”老子道:“多言,不如守中。”德:“大盈若,其用不。”子:“吾已往焉,而不知其所,彷徨乎,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管子:“所美,以其所;所,必其所。”大抵所同用者,不越乎“中”“ ”“”三字,以冬之,非可通、者也。
之案:子物“始得其中,以”,亦中、。又老子“中”“”各上一字“”“守”,亦相。此上。本,毛正後序。
右景碑四十四字,不分章,敦煌本字同。河、王、傅、范本四十五字。河上“用第五”,王本“五章”,范本“天地不仁章第五”。
国学经典 | 经 史 子 集 蒙
【经部】
[尔雅] [公羊传] [梁传] [论语] [礼记] [诗经] [孝经] [仪礼][周礼] [周易] [左传] [孟子] [尚书] [四书章句] [韩诗外传]
【史部】
[史记]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北齐书]
[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新五代史][元史][明史] [清史稿][汉书][后汉书][新元史][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战国策][贞观政要][荆楚岁时记][逸周书] [古列女传][徐霞客游记][大唐西域记]
[唐才子传] [通典] [东观汉记] [前汉纪][后汉纪][华阳国志][洛阳伽蓝记] [唐会要][唐律疏议] [吴越春秋] [越绝书][竹书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