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均曰:“又不”,河上、王弼作“而不”。
之案:御五十八引“善”字,“”作“万”。“又不”,敦煌、遂州、御注、正、司光、曹道、思、李、室町本皆如此。、范本作“而不”,王本同。
又案古代道家言,往往以水喻道。管子水地篇曰:“地者,物之本原,生之根基也。水者,地之血,如筋之通流也。”又“ 水者,何也?物之本原也,生之宗室也”。其可老子相。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柔弱於水,然而大不可,深不可,修於,於涯,息耗益,通於不訾。上天雨露,下地,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所私,及而不求,富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薛君采淮南之推“善利物”之,信矣。
人□所,故於道。
之案:“人”下各本有“之”字,碑本泐。德明曰:“,一本作居。”案河、王本作“”,傅、范本作“居”,敦煌本此石同。室町本“道”下有“矣”字。
大田睛曰:“”,平,近也。上曰:“乾坤或乎息矣。”曰:“知於矣。”
注:“,近也。”子父篇曰:“於不免矣。”氏春秋大篇曰:“於知之矣。”注:“,近也。”道者形,而水有形,故水之利物生,其可也,未能若道之形施也,故曰於道矣。近世解者“”之,妄矣。淮南原道曰:“夫形者,物之大祖也;音者,之大宗也。其子光,其水,皆生於形乎!”夫光可而不可握,水可循而不可,故有像之,莫尊於水,是此章“於道”之注。
居善地,心善,善人,
可均曰:“善人”,各本作“善仁”,古字通。
之案:王羲之本亦作“人”。又子在宥篇“其居也而”,郭注:“之可使如。”又燕燕“其心塞”,:“,深也。”太玄“中心也”,注:“,深也。”“”有而深之,“心善”,以言其心而莫,所“良深藏若”。
言善信,政善治,
可均曰:“政善”,河上作“正善”。 昀曰:永大典作“政”,古通用。 沅曰:永大典作“政”,作“正”者非。
之案:作“政”是也。老子中“正”“政”二字互。五十八章“其政,其政察察”,此均用“政”。“治”字,名言:“治,值也,物皆值其所也。”
事善能,善。夫唯不,故尤。
之案:“尤”下傅本有“矣”字。河上、王弼、范元本同此石。
【音】此章江氏:、信(真部,,一均反,信,平)。治、能、尤(之部,能,奴其反,尤音怡)。姚文田:、仁、信,治、能、、尤。廷同。曰:“‘能’,古音在之、部。‘尤’,古若怡,以子、思、之。”
江有曰:“‘信’,息切。按古惟平,至人乃去,真部收。老子易性篇‘善’‘信’‘’‘信’。心篇‘其中有信’‘真’。”(唐四正二十一震)
右景碑本五十字,敦煌本河、王、范本同,傅奕本五十二字。河上“易性第八”,王弼“八章”,范元“上善若水章第八”。
国学经典 | 经 史 子 集 蒙
【经部】
[尔雅] [公羊传] [梁传] [论语] [礼记] [诗经] [孝经] [仪礼][周礼] [周易] [左传] [孟子] [尚书] [四书章句] [韩诗外传]
【史部】
[史记]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北齐书]
[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新五代史][元史][明史] [清史稿][汉书][后汉书][新元史][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战国策][贞观政要][荆楚岁时记][逸周书] [古列女传][徐霞客游记][大唐西域记]
[唐才子传] [通典] [东观汉记] [前汉纪][后汉纪][华阳国志][洛阳伽蓝记] [唐会要][唐律疏议] [吴越春秋] [越绝书][竹书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