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得之容,唯道是。
魏稼曰:“孔得”,注“得”作“德”。
可均曰:“是”,大典作“之”。
之案:“唯”字,王本作“惟”,道藏王本作“唯”。孔,甚也。“六府孔修”,史作“甚修”。甚有盛,孔德言盛德,此言盛德之容,惟道之是也。
道之物,唯恍唯忽。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
可均曰:“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此同。注作:“忽兮恍,其中有□;恍兮忽,其中有物。”河上作:“忽兮恍兮,其中有像;兮忽兮,其中有物。”本或二句互倒。王弼河上同,“忽”作“惚”。
之案:道藏王本二“惚兮”皆作“忽”。文出“”字,知王本作“”。陀寺碑文注引老子作“”,王注亦作“”。抱朴子地真篇引“老君曰”河上本同。英本注同。又敦煌本“惟恍”作“惟慌”。雅二:“□,忽也。”神女序“精神惚”,注:“不自知之意。”一切音引字林:“恍惚,心不明也。”二字傅、本均作“芒芴”,古通用。又子至篇:“芒乎芴乎,而出乎?芴乎芒乎,而有象乎?”又“乎芒芴之”。皆出此。褚伯秀云:“‘芒芴',同‘恍惚'。”弘明集一三法琳辨正九箴篇引“芒芴”正作“恍惚”。
俞樾曰:按“惚兮恍兮”二句,在“恍兮惚兮”二句之下。承上“惟恍惟惚”之文,故先言“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上“道之物,惟恍惟惚”四句;下文“惚兮恍兮,其中有象”,乃始也。王弼注曰:“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恍兮惚兮,惚兮恍兮,其中有象也。”注文是全文,而“其中有物”四字,然此可知王氏所本文未倒也。
昌曰:按本成疏引文云:“恍惚中有象,惚恍中有物。”是成本文作“恍惚中有象,惚恍中有物”。道藏河上本作“兮忽兮,其中有物;忽兮兮,其中有像”。正俞合。
□冥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可均曰:“□冥中有精”,此同。注作“□兮冥,其中有精”,河上、王弼作“□兮冥兮,其中有精”。
振玉曰:注本“真”作“□”,乃“真”之字。
之案:淮南道引四句王本同。文沈山注引“□兮冥,中其有精”;正、溪作“杳兮冥,其中有精”;本作“□冥中有精”;傅本作“幽兮冥兮,其中有精”;本作“幽兮冥兮,中有精兮”。案“□”、“幽”、“杳”三字音近,可通用。又“其精甚真”,王羲之作“有精甚真”。此句遂州本。
又案:管子篇:“精,之也;精也者,之精者也。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此章“精”之意相合。“精”古代之素唯物思想,友先秦道家所道之物性一文。又子德充符篇“夫道有情有信,形,可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情”亦“精”,“有情有信”即此“其中有精,其中有信”也。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曰:傅本作“自今及古”,王弼同此石。
范元曰:“自今及古”,遵、王弼同古本。
曰:各本作“自古及今”,非是。古、去、甫。范“王弼同古本”,今弼注中作“自古及今”,後人依本改文,及弼注矣。
昌曰:按道德真集注(唐明皇、河上公、王弼、王注)引王弼曰:“故曰‘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也。”正范王本合,足今本已後人所改,是也。
以甫。吾何以知甫之然?以此。
武雄曰:敦、景、遂三本“”作“”,、古音通。
之案:景本作“”不作“”,此校。本亦作“”。案作“”非。“”字古文“”,大田晴引列子仲尼篇:“弟子四十人同行。”淮南原道:“物之,皆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真:“夫天之所覆,地之所,六合所包,所,雨露所濡,道德所扶,此皆生一父母而一和也。”高注:“,也。”惟大田“甫”即“父”,引子天地篇缺曰:“有族有祖,可以父,而不可以父父。”古文“甫”“父”通。其俞樾同,而甚。案典“甫”皆“大”,甫之孳乳字,典均有“大”。若荀子辱篇“薄”注“大貌”;外常武“‘敷',大也”;文“‘博',大通也”;北山“溥”,毛“大也”;攻“圃”,毛“博也”;文“‘',王德布大酒也”;又“‘',大言也”(戴宗祥甫)。由此可甫即大,域中有四大,“以甫”者,即以四大也。
可均曰:“之然”,注、今河上作“之然哉”,王弼作“之哉”。文:“河上一本直‘吾何也'。”
曰:“吾何以知”,傅本作“奚以知”。
范元曰:“奚”字古本。
【音】此章江氏:容,(部)。物,惚(脂部,惚,呼橘反)。恍,象(部)。忽,物(脂部)。冥,精(耕部)。真,信(真部,信,平)。去,甫(部)。姚文田、廷、奚侗同。高本“自古及今”作“自今及古”,以古、去、甫。又冥、精、真、信句相。魏建功此四句注意其相之可能性,正如“名”之“”,“盈”之“”(古音系研究)。
右景碑本六十一字,敦煌本同,河、王、傅、本七十一字。河上“心第二十一”,王本“二十一章”,本“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
国学经典 | 经 史 子 集 蒙
【经部】
[尔雅] [公羊传] [梁传] [论语] [礼记] [诗经] [孝经] [仪礼][周礼] [周易] [左传] [孟子] [尚书] [四书章句] [韩诗外传]
【史部】
[史记]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北齐书]
[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新五代史][元史][明史] [清史稿][汉书][后汉书][新元史][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战国策][贞观政要][荆楚岁时记][逸周书] [古列女传][徐霞客游记][大唐西域记]
[唐才子传] [通典] [东观汉记] [前汉纪][后汉纪][华阳国志][洛阳伽蓝记] [唐会要][唐律疏议] [吴越春秋] [越绝书][竹书纪年]